段鵬瑤
摘 要:電工電子實訓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提升學生操作效果,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發展具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對電工電子實訓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其體系構建已經得到本質上的轉變。該文就我國電工電子實訓構建狀況著手,對電工電子實訓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完善措施。
關鍵詞:電工電子實訓 構建 問題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a)-0213-01
1 電工電子實訓體系構建
電工電子實訓作為高校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可以明顯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效果,提升學生各項能力培養效益,對學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電工電子實訓體系在構建的過程中主要依照電工、電子技術專業實訓教材,由高校教育目標、教育大綱及教學材料形成對應實訓內容,保證實訓與課堂知識相統一,從而改善學生課堂知識的把握狀況,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遷移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電工電子實訓體系在構建的過程中主要由院校自主對時間、內容等進行決定。院校可以依照自身課程體系狀況自由安排各項教學內容,由教學體系出發形成對應結構,從而保證最大限度提升電工電子實訓效益,改善各項實訓指標落實效果。
常規電工電子實訓內容主要包括安全用電實訓、電子器具實訓、照明電路安裝實訓、變頻控制實訓等。系統實訓內容體系非常豐富。內容構建的過程中需要依照教學課程核心進行合理選取,由學生專業學習內容進行對應構建,從而保證實踐效益的最大化。而在實訓環節構建的過程中,院校要對教學中的實踐操作課程時間進行合理控制,要依照課程標準合理劃定實踐學分,對學生進行激勵。院校需要依照教學內容設定專業實踐體系,通過綜合訓練基地、實驗室、開放訓練基地等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空間,提升實踐環節構建的有效性和規范性。教學過程構建的過程中主要由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實訓,由教師對實訓中的內容進行細化,從而形成規范體系。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完成實踐內容后要對實踐進行總結,通過實訓報告對實訓中的問題進行反思,從而保證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實訓中存在的問題。評價環節構建的過程中院校可以依照自身教學狀況自由規定。常規院校在評價過程中常與學分制評價內容一致,通過考試成績及日常實訓表現定性對成績進行確定。
2 電工電子實訓體系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
教學內容局限性是造成電工電子實訓體系效益低下的關鍵。在該教學的過程中部分院校沒有對學生專業進行全方面分析,沒有依照學生專業需求合理設定電工電子實訓內容,直接造成學生實訓與自身專業發展脫軌,嚴重限制了教學效益。而部分院校雖然對自身內容進行了設置,但是并沒有對教材項目實施梳理,沒有將實訓重點突出,導致實訓本末導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實訓效益。
2.2 教學方法選取不合理
電工電子實訓體系在構建的過程中教師常通過多媒體教學完成各項內容設計,教學方式非常單一,教學過程中師生交流互動較差,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到嚴重限制。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無法真實看到教學實物,只能夠通過視頻、圖片等對實訓內容進行了解,理解難度加大。這種方式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對實訓知識的理解,影響了學生動手實踐效益。
2.3 教學設施構建不合理
當前電工電子實訓體系教學設施較為陳舊,教學設備涉及面較窄,缺乏高效、系統的教學設備。實訓過程中試驗臺、儀表等設備在很大程度上都無法及時更新,各項設備體系內容無法達到學生教學需求,學生在這種陳舊的設備中無法及時了解對應控制操作,各項控制的有效性無法全面提升,教學效益受到嚴重限制。除此之外,部分設備沒有人員進行定期維修,在使用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故障,造成教學效益受到影響。
3 實訓體系優化措施
3.1 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實訓知識面
電工電子實訓體系在構建的過程中需要對各部分內容進行深化,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保證教學內容與學生專業需求一致,從學生專業內容出發形成對應體系結構。教師要對實踐教學實際進行全面分析,依照實訓標準及要求形成現場模擬操作,從而達到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教師要在教學允許的范圍內對實訓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將重點內容進行重點實訓,加大實訓量,確保學生能夠在實訓中提升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師要盡量實施實訓基地開放性管理,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課余實訓時間,提升日常實訓培養效益。
3.2 豐富教學方法,拓展實訓途徑
教師在教學方法構建的過程中需要對教學體系要求上形成對應方法內容,從而保證教學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教師在方法選取的過程中要盡量保證方法的開發性,要鼓勵學生進行創新,鼓勵學生進行研究,鼓勵學生交流合作,從而提升技術培養效益。教師可以在多媒體教學的基礎上實施板書教學或實物教學,通過板書或實物加深學生對電工電子實訓的印象,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要從實際教學出發,對教學角度進行轉變,依照學生能力發展狀況進行合理劃分,對學生統籌能力、合作能力進行提升,從而改善學生學習效益。
3.3 豐富教學資源,拓展實訓效益
教學資源在豐富的過程中可以從技術、設備、人員等多方面實現。在技術豐富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各項教學操作體系進行完善,可以適當引入動畫內容、器件內容等提升線路設置的合理性。例如:教師可以豐富LABVIEW教學體系,依照該教學結構構建新型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體系。在設備豐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引入教學模型,通過教學模型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生動化,從而改善電工電子實訓效益,提升電工電子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適當對元器件模型進行構建,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模型,加深學生對知識體系的印象,提升操作效益。在人員資源豐富的過程中院校需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投入,提升教師教學指標效益,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
4 結語
隨著電子電工內容的不斷豐富,各項教學內容已經得到了本質上的轉變,教學體系已經得到本質上的提升。教師在該過程中要把握好體系內容的構建,要做好各項設備資源的運用,提升教學體系構建的有效性。教師要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對應處理,依照現代化教學要求對內容不斷完善,從本質上加速電工電子實訓效益,提升電工電子實訓質量。
參考文獻
[1] 曹海平,管圖華.基于CDIO理念的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1):140-142.
[2] 楊特育,王俊,趙明卓,李亞蘭.應用型本科院校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5):127-129.
[3] 邢迎春.提高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效果的思考與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12(7):69-71.
[4] 楊文生.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電工電子實訓教學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8(18):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