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宏
3月17日至1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深入同心、鹽池,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全國兩會精神,加快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的扶貧開發工作進行深入調研。
在同心縣丁塘鎮新華村,李建華走進蘋果園,詳細了解產量、技術服務、市場銷售等情況。村支書馬占文說,過去這個村叫老鼠溝,自然條件很差,在縣委、縣政府的引導下,村上積極調整種養結構,發展蘋果和肉牛養殖,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200元,比全縣平均水平還高出1000元。李建華聽后說,要因地制宜,以水定產業,因水調結構,靠科技致富,發展高效節水農業。
在同心縣河西鎮菊花臺移民項目區和同德移民村,李建華調研了生態移民后續產業發展情況。在一望無垠的枸杞地里,李建華和正在參加枸杞剪枝培訓的移民群眾拉家常,聊起搬遷以來生產生活發生的變化。當地干部說,這個地方叫旱天嶺,以前幾乎寸草不生,現在枸杞產業發展起來了,每畝枸杞每年的采摘費為6000元至8000元,僅此一項就可以為當地群眾增加勞務收入8000萬元。李建華希望企業負責人在品牌和市場上下功夫,把企業做大做強,帶動移民群眾增收致富。
在2014年教育實踐活動中,同心縣豫海鎮興隆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就是希望發展肉羊產業。村上立說立行,建設標準化圈舍350座,目前已有140戶入園搞養殖,養殖育肥羊2.4萬只。李建華來到回族老人顧應孝家的圈舍旁,詢問在養殖中還存在什么困難。顧應孝不假思索地說:“希望能再多貸點款,擴大養殖規模。”李建華要求自治區有關部門和市縣領導同志,想辦法擴大互助資金、婦女創業貸款等支農資金的規模,為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同心縣王團鎮溝南村去年獲得了全國文明村的稱號,李建華詳細了解該村通過土地流轉方式種植油用牡丹情況,并來到村民楊自虎家的院子里,與村民代表一起座談、親切交流。聽了大家的發言后,李建華對隨行的有關部門和市縣負責人說,要引入新技術,完善上下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發展鄉村旅游,建設美麗鄉村,讓鄉親們既找到致富門路,又提高生活質量。
鹽池縣花馬池鎮曹泥洼村距離鹽池縣城8公里,村民們利用近城靠路的便利,發展起了農家樂。趙培洲經營的農家樂年收入十幾萬元,他自豪地向李建華介紹:“我這兒的羊都是自己養,絕不喂飼料。菜都是自己種,用的全是農家肥。不論是浙江人、四川人,吃過的都說好!”李建華聽了笑著說:“一家富,不算富,你要把村里其他人也帶動起來,讓大家共同富裕。”李建華還走進村民陳建福家的客廳、廚房,了解農家樂的接待規模和衛生狀況,看到屋里窗明幾凈、院落整齊有序,李建華放心地說,這兒靠城近,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可以延伸對接,真正形成庭院休閑、觀光餐飲為一體的美麗村莊。
李建華指出,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推進老區扶貧開發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同心、鹽池是革命老區,為我們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犧牲和貢獻。讓老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區精神,搶抓機遇、創新思路、精準發力,讓老區人民同全國全區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各地各部門要大力支持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的扶貧開發。要把扶貧開發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統籌謀劃、倒排工期,舉全區之力打好扶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