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爍璽
【摘要】在高職的英語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當今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能使用英語進行一些簡單的日常交流。但在涉及中國文化知識的表達方面,常常會出現“失語癥”現象。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既要重視西方文化的傳播教學,也要適當地向學生輸入中國文化,使學生學會使用英語簡單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國情。本文試從中國文化的角度,闡釋其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幾點重要意義以及需要采取的一些必要措施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 中國文化
一、引言
長期以來,高職英語教學中文化知識的傳授主要集中在西方文化上面,對于中國文化卻很少涉及。而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即交際能力。筆者認為,在傳授西方文化知識的同時不能忽視中國文化的傳授,這對于我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發展,對于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對于弘揚中華民族文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基本概念
本文中,中國文化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指中國幾千年來古圣先賢傳承下來的智慧和真理,包括學術思想、宗教、教育、文學、藝術、科技、歷史、語言等。二是指中國當今社會的基本國情。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的內容,不能改變英語課程的性質,也不能取代中國文化課程,而是要服務于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和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增長學生的見識。
三、中國文化對于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實現大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標。“課程要求”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的根本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及素質,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由于受死板的傳統教學法和形式結構主義的影響,語言和文化往往是分開來教學的,只注重語言形式,脫離社會文化。很多大學生即使在大學期間通過英語四,六級的考試,畢業以后,在談及中國傳統文化,比如《四書五經》、《孫子兵法》等作品時,不知如何用英文來翻譯。
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學習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跨文化學習包括母語文化和外語文化的學習,研究人員研究發現,母語和母語文化對外語學習和外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忽視中國文化的教學,有可能造成學生自卑、媚外的心理,以致于不能以平等的心態進行交際,造成跨文化交際的心理障礙,從而影響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在英語文化教學中重視母語文化的教學。把中國文化滲透到英語教學中,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提高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自覺地根據文化要求調整自己的語言行為。
3.有助于提高對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特別是注重聽說方面的能力,而口語表達能力的關鍵首先在于講話者本身要有文墨,才能言之有物。許國璋先生曾經說過:“光有幾句干巴巴的英文是不行。語音好,語調也好,打招呼也像樣,可是談完天氣之后,再也沒有話了,既沒有知識,也沒有看法。這樣是學不好語言的。”這也是當今學生的普遍特點“嘴巴快、耳朵尖、思維空、文化淺”。在英語教學中進行中國文化的滲透,使學生學會使用英語去表達中國文化,可以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4.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文化鑒別能力。大學時期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在英語教學中如果能夠善加引導,加以中國文化的學習,能更好地幫助他們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提高文化鑒別力,辯證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差異,樹立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信心,增強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 如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重視中國文化的輸入
1.教師需加強中國文化領域的學術研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如何選擇適合學生學習能力水平的文化,繼而在課堂上傳授給他們呢?以何種方式傳授給他們呢?這需要教師自身不斷加深中國文化的學習,摸清學生的底細,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有取舍地傳授給學生。在傳授的過程中還需結合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翻譯特點,做到準確性,專業性,嚴密性的統一。
2.重視教材的編寫、教學的技巧。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在教材編寫的過程中,適當地加入一些與中國文化知識,在練習題的設計中也可考慮加入一些有關中國文化知識的題目,使學生能更好地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此外,把中國文化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之中,通過多種途徑輸入中國文化,在教學中善于運用學生樂于并易于接受的方法,及時監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能在學習外語的同時接受中國文化的熏陶。
3.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提高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的興趣。影響學習效果的關鍵在于學生是否具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良好的社會環境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也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求知的欲望重要途徑。
五、結束語
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中國文化的繼承者與傳承者,他們有必要了解,學習中國文化,并向全世界傳播中國文化。而作為他們的老師,我們有責任給他們提供更高的平臺,讓他們能多渠道,多方面地獲取中國文化的知識。需要注意的是在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輸入要適度,防止極端化。
參考文獻:
[1]黃秋暢.國內英語教育中“中國文化失語”研究現狀評述[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1(2).
[2]劉潤清,許國璋教授與英語教育[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1).
[3]楊紅英.注重中國文化導入與滲透,提升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J].當代教育論壇,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