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素蘭
【摘要】本文從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并結合新課標的理念入手,要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盡量把日常生活中的交際形式搬上課堂,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課堂上所學的英語創造條件,同時在閱讀課中滲透聽說練習,在情景中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關鍵詞】情景設置 課堂教學 日常生活 結合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能通過筆頭測試,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使用這一語言進行口頭交際,教會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皮亞杰認為,教學的目標不僅是兒童接受成人世界現成的知識,而且還要通過他們自身的創造性努力與實踐活動,并借助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獲得新知識,他認為通過教學一個方面培養掌握現成知識的人,另一方面使學生具有主動探究、不斷創新的精神與能力。怎樣把教學活動和以英語進行交際緊密地聯系起來,始終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活動為主,使英語課堂教學交際化,在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的同時,使基礎知識轉化為言語技能,并發展成學生自主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這是我們英語教師時刻注意和認真考慮的問題。
一、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盡量把日常生活中的交際形式搬上課堂,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熟練使用課堂上所學的英語創造條件
1.合理的引導學生說英語,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習者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及基于這些經驗基礎之上的一系列的認知結構,對一些問題都有自己的看法,因而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不是被動地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接收、加工和儲存知識,而是根據自己的知識背景,對信息進行主動的選擇和加工,在他人協助下,形成自己的信息加工過程,建構自己的意義學習。
2.注重教學中生活情景設置,加強操練的實際效果。建構主義注重情境的作用,特別是真實情境的作用,他們強調協作學習,交互學習,提倡師徒式的傳授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討論與學習,此外,建構主義特別注意對學習環境進行設計,為教育者提供充分的資源。
二、在閱讀課中滲透“聽說”練習,通過聽說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在練習中移植情景,在情景中反復操練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1.拓展情境設置的方式。在練習中設置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在學完“UNIT1 Topic2 - Where are you from ? ”后,以Make a survey 的形式,讓每位學生開展自己出生地調查,把所學的句型內容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以口頭形式重溫一次,提高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加深對句型的記憶。還可以安排學生改編對話等形式擴展對話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進步取得成功。
2.在閱讀課中加入緊扣課文內容的討論題。在閱讀課中加入緊扣課文內容的討論題,對于開拓學生思維,調動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如在教“Unit2 Good friends” 之后設計許多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如Who is your best friend?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 her? 等由學生獨立思考,各抒己見,通過真情實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途徑。
3.堅持大量有意義句子的重復操練。英國語言學家埃克斯利(C.E.Eckersley )說過:“語言教師最有害的缺點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講得太多,他試圖以教代學,結果是學生什么也學不到。”一般來說,教師在操練課(如學習口語)上講的比例最多不應超過25%,而學生應允許講75%,這種做法可體現在讓學生背誦對話和經典文章段落、做大量的替換練習以及從句型練習到交際等。
三、開展英語課外活動,使學生課上學的英語有更多的機會使用,逐步養成運用英語的習慣
開展英語課外活動能夠鞏固、加深、拓寬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有助于擴大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堅持在課內外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盡量多使用學生學過、會聽或會說的日常口語,起教師的帶頭示范作用,減少學生對英語的陌生感和畏懼感。讓學生真實的感受英語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際工具,自己學了就能有用處,立竿見影。引導學生在課內外使用英語,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形式可有多種,平時我先后有組織英語口語興趣小組,英語課外廣播小組,英語活動角,組織學生閱讀英語報刊,要求學生學習用英語給同學、大中專學校的親戚朋友寄賀卡寫信等等。
四、尊重學生,建立平等協作式的師生關系
學習英語或學習任何科目,都是師生共同合作的工作。教師對學生友愛、同情的態度使師生雙方都能發揮各自的長處。紀律必須要有,但紀律應建立在友善的嚴格要求的基礎上。中學生生理上、心理上都有明顯的變化,特別是自尊心很強,對外界反應十分敏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進取精神,多鼓勵學生,做學生的知心人。
教學評價的適時和標準適當是學生了解自己學習進步,滿足學生預期學習目標的關鍵。教學過程中及時給學生清楚的信息以反饋是成功的開始,無論是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是教學階段的診斷性評價或形成性評價,我始終以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生的進步,開展異步評價,以民主的方式開展學習小組的內部和小組之間互相評價
總之,交際法教學改變了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為現在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最終任務是使學生養成英語語言習慣,引導他們走向令人興奮的、自由交際王國。
參考文獻:
[1]胡春洞,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2]鄒艷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發展根源與邏輯起點[J].外國教育研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