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是學生發展的兩個不同方面,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從知識與能力的概念、區別及聯系出發,通過分析兩者的關系,并提出一些思考,以探析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真正內涵。
【關鍵詞】知識;能力;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關于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的關系,一直是教育領域爭論不休的問題。如果把知識和能力的培養看成是相互孤立的過程,則不利于學生真正的發展。如何讓知識與能力的發展在實踐過程中達到動態平衡,才是研究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知識與能力的定義
(一)知識的定義
知識是指人們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的成果。有的知識來源于理論,有的知識來源于實踐。人在與外界相互作用的現實活動中,獲得來自客體的各種信息,用一定方式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和組織,形成對事物的理解,從而形成知識。
(二)能力的定義
能力是指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征。能力往往通過參與某項活動才能體現,也可以稱為完成某項活動的本領。人們在完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各不相同。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質基礎上,經過后天教育和培養,并在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二、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的關系
(一) 知識與能力的區別
首先,兩者的概括性質不同。知識是主體對客體的本質屬性以及非本質屬性的概括,能力則是主體對自身行為的調節以及與活動相對應的心理過程的概括化結果。知識是關于客體屬性的概括,而能力是關于心理過程的概括,在性質上存在本質差異。
其次,兩者的結構不同。知識結構即各種知識要素的排列組合方式。換言之,知識也可以看成是個體大腦中所存儲的有一定意義的各種信息的總和。如果說能力是指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征,那么它的結構應該是心理特征總和所組成的一種動態存在方式。筆者認為,能力的結構比較復雜,要想準確完整地把握其結構,應當從多角度、多學科進行綜合分析。
最后,兩者的發展規律不同。從發展的來源看,知識的來源主要靠后天習得,沒有生而知之者;而能力不僅受后天的環境以及教育的影響,而且與先天的遺傳因素也存在密切聯系。從發展的途徑看,知識是人們認識活動的客觀結果,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或者他人教授獲得;而能力通常是不能依靠外部刺激發展的,它主要是人們理論聯系實際以及實踐經驗內化的結果。從發展的速度看,知識的獲得比較容易和迅速,知識量會隨年齡增長而日益豐富;而能力的發展相對滯后和緩慢,能力具有漸進性,一般不能通過突擊獲得,而且人到一定年齡后其能力發展便會停滯甚至衰退。
(二)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的聯系
掌握知識是發展能力的基礎。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能轉化為能力。而且知識掌握得越扎實,越有利于能力的發展。如果想要在某一領域取得成就,首先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然后還要有實踐理論的能力與條件,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例如當代研究生通過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指導實踐,從而發展自己的能力。
發展能力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當學生發展了能力,才能提高分析、綜合、概括、判斷等思維水平,反過來,思維水平的高低制約著掌握知識的難易與鞏固程度。知識是在運用中不斷地充實、不斷地更新。學習知識的能力是創新的保證。我們都知道,先把所有的知識都掌握了,然后再去從事一項工作,是不可能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掌握一定知識的基礎上,一方面要不斷鞏固和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也要聯系實際,將理論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去,發展自己的各項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與時俱進。
可見,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不是對立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的。
三、如何在教學中正確處理兩者關系
(一)重視掌握知識,循序漸進教學
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不是相互對立的關系,教師要了解知識的特點,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即按照學科的邏輯體系以及學生認知水平的發展順序進行教學,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基本技能。
首先,各學科的知識是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建構起來的,具有階段性、連貫性以及規律性等特點。其次,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也是遵循一定的順序,其知識水平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形象到抽象,由低級到高級逐漸發展起來的。顯然,人們對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步就達到對其本質的認識。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把握學科的內在邏輯,關注學生已有知識的掌握程度,結合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調整自己的教學工作,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
(二)重視發展能力,啟發引導教學
在重視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更要注重能力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在了解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基礎上,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采取啟發誘導等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促進其身心發展。
第斯多惠曾說:“一個不好的教師教人真理, 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我們可以看出,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想象,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將在學校中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有意識地發展學生的各項能力?!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挖掘自身潛力,讓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要正確認識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的關系,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不存在孰輕孰重,我們要努力的是實現兩者在實踐過程中的動態平衡,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作者簡介:呂曉明(1991-),女,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
(編輯:董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