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維哲
摘 要:糧食供應鏈建設與管理的關鍵是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在設計利益分配方案時基于糧食物流網絡的一般模式,綜合考慮投入、實際貢獻、風險、技術創新水平等因素對糧食物流網絡利益分配的激勵作用,建立具有激勵作用的利益分配策略,來保證糧食物流網絡的穩定健康發展。
關鍵詞:糧食物流網絡;利益分配
一、引言
對于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講,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糧食安全則是重中之重。在我國糧食是重要的戰略性商品,關系著整個國國計民生的穩定持續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徐紹史同志在2015年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上強調,2015年糧食流通工作重點要“守住四條底線,狠抓改革攻堅,依法加強監管,提升三個能力,統籌三大建設”,其中特別強調要加強對糧食流通能力的建設,在流通過程中,提升糧食收儲能力以及加工轉換能力等,為全面實施糧安工程提供保障,加快推進糧食流通能力的現代化進程。要提高糧食流通能力需要有糧食物流網絡的支撐,糧食物流網絡的健康運行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糧食物流網絡的運行管理涉及諸多問題,如信息共享、風險分擔,利益分配等,這些都直接影響糧食物流網絡的運作效率。
二、糧食物流網絡利益分配的原則
1.公平性原則。公平性原則是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則,物流網絡中大多存在諸多參與方,存在著多個合作關系,涉及的利益主體,在利益分配過程中公平的利益分配是保障合作關系持續進行的基礎。如存在不公平的利益分配,導致合作關系破裂,物流網絡的結構發生變動,不利于整個網絡的穩定發展,甚至導致物流網絡的瓦解。
2.風險與利益對稱性原則。在整個物流網絡的運行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確定的風險,處于物流網絡不同節點處的參與企業承擔的風險的種類、大小均不相同,為承擔風險而支付的支出也不同。若在利益分配方案中不考慮風險的承擔,參與方承擔的風險得不到利益補償,就會喪失合作的意愿。因此利益分配要體現風險與利益相對稱的原則,承擔風險大的參與方,在利益分配中得到相應的利益補償。
3.利益分配的激勵性原則。利益分配不僅僅使得各個參與方得到其應得的利益就好,這樣企業之間沒有競爭,沒有進步。物流網絡要不斷進步,不斷發展,就要不斷提高參與方之間合作的積極性,在利益分配中進行實質性的激勵,是最為直接,最為有效的方法。按照各方的努力水平實施激勵措施,激勵其付出更大的努力,調動各方的積極性,使得物流網絡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三、糧食物流網絡利益分配的影響因素
1.投入:投入是成員企業參與物流網絡的基本要素,由于處于物流網絡的不同環節,投入方式和投入水平存在較大差異,特別是物流網絡的核心企業,對于整條物流網絡的運行與管理所做的投入明顯更多,承擔的任務更多,在進行利益分配是不得不考慮,否則會造成分配不公,引發物流網絡成員的不滿,影響物流網絡的運行。
2.實際貢獻:利益分配不僅與參與方對物流網絡的投入有關,還與投入后的績效,即對物流網絡的實際貢獻有關,因為利益分配的客體就是所有參與方績效的總和即物流網絡的實際績效。貢獻是利益分配的最主要依據之一。
3.風險:糧食物流網絡運行的過程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風險承擔著不同,為承擔風險所支付的費用,承擔的損失不同。按照風險與利益一致性原則,參與方面臨的風險大,付出的風險成本多,在利益分配中獲得的風險補償就多。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應全面考慮各參與方承擔的風險,按照風險承擔比例來分配利益。
4.技術創新水平:物流技術對于糧食物流網絡整體績效有重要影響。在糧食物流網絡中保證糧食質量是重要任務之一,特別是儲運階段,要求物流網絡合作企業具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包括先進設備新技術的使用,新管理方法,質量檢測方法的應用,在分配物流網絡利益時要對企業的技術創新程度加以考慮,對沒有技術創新或技術創新低的企業進行懲罰,對有技術創新或技術創新高的企業加以獎勵。
四、糧食物流網絡利益分配的對策
1.發揮核心企業的主導作用。核心企業是整個糧食物流網絡的信息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物流網絡是圍繞核心企業建立起來的,核心企業一定要掌握全局,明確在物流網絡中的主體地位,否則物流網絡就會失敗,各方利益受損。核心企業一方面要加強自身管理,發揮其“信息中心”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發揮核心企業對物流網絡的引導作用,通過合理分配物流網絡價值,保證各方參與的積極性。
2.建立公平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各方參與物流網絡的動因是對利益的訴求,利益是合作的基礎。參與各方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利益沖突。建立公平又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是保證糧食物流網絡穩定發展的關鍵,是各方合作的基礎。利益分配機制要做到利益共享,風險、投入與收益相匹配,公平合理,具有激勵作用。
3.建立糧食物流網絡績效評價體系。在糧食物流網絡中,按照參與方對物流網絡的貢獻來進行利益分配,這是合理的,但是如何確定參與方的貢獻大小,需要建立起公平有效的績效評價體系,通過績效評價,科學合理地確定出聯盟成員所做出貢獻的大小,并以此為基礎來更加公平地進行利益分配。沒有績效指標的評價,難有說服力,不能夠對整個物流網絡產生激勵作用。
五、結論
本文分析了糧食物流網絡利益分配的原則,充分考慮了影響糧食物流網絡利益分配的各個因素,包括投入、實際貢獻、風險、技術創新水平等,提出了糧食物流網絡利益分配的對策,來保證糧食物流網絡的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曉麗,乞建勛.供應鏈不同合作模式下合作利益分配機制研究——以煤電企業供應鏈為例[J].中國管理科學,2007,04:70-76.
[2]鐘昌寶,魏曉平,聶茂林,姜殿玉.一種考慮風險的供應鏈利益兩階段分配法——正交投影熵值法[J].中國管理科學,2010,02:68-74.
[3]周欣,霍佳震.供應物流利益分配機制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11,10: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