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
摘 要: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良好管理,所以對企業進行科學合理的財務規劃是保證企業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依據,是提高企業經營水平的重要途徑。當前在我國的許多企業中,對于財務管理存在著認識上的不足,導致企業整體效益和管理水平不高,極大的阻礙了企業的長期發展。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對策
一、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目的和意義
這也是企業保障自身發展與運行的基本準則,只有做到對財務管理的高水準,才能保證企業其它領域的穩定發展。財務管理涉及到企業資金、資產各領域,所以對于企業長期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所以必須對財務管理這一塊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通過完善的、先進的財務管理模式來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從而帶動企業整體高效發展。財務職能體現在它對資金的監管方面,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或者是行業內的相關條款,制定符合本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模式,營造出公開公正、公平合理的大環境,帶動我國經濟環境的提升,對市場形成良好的引導,構筑和諧的企業發展空間。
二、企業財務管理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
1.資金流動缺乏合理性。在我國,對于資金流動來講,一直沒有什么有效、適宜的資金核算方法,所以資金余額自然不能得到科學的管控,從而讓資金的運轉出現了種種問題。同時,如果資金流動較為頻繁,還可能讓企業的利潤有所降低,償債能力得不到提高,還有可能影響了企業的長期發展。而相應的對應收賬款來講,企業往往過多的重視較高利益,并不十分關注企業發展規模,讓資金流動出現了漏洞,不能科學有效,部分損失將會出現,這些也嚴重阻礙了企業的良好運行。
2.投資決策任意性強。在企業壯大進步的同時,常常會出現如下問題:投資不理性、并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出現較大的損失。因此企業在發展項目時,務必要詳細的分析市場,從而得到最準確的預估,獲取最合適的結論。同時,還要分析各種有害因素,提前做好預控,假設忽視現實狀況,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最大利益,沒有全盤考慮、統籌安排,就隨意的進行投資,其后果將無法估計,很有可能出現關門大吉。所以說,項目投資和企業規模必須要匹配發展,如此以來,企業的投資才能中肯,才能獲得可觀的效益。
3.相應的會計約束及規范欠缺。在企業的實際發展過程中,會計行為作為影響財務管理水平的主要依據,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隨著我國會計電算化的不斷推進,企業在會計制度方面出現了創新,環境也得到極大的提升。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一些企業為了自身利益,往往會在財務報告上做文章,不顧國家法律法規,肆意破壞市場秩序,這都導致會計管理出現極大的混亂,對于企業發展來說是不利的。
4.財務管理模式與理念滯后。改革開放過后,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起來,外部環境更是呈現出一片紅火的現象,市場開放程度不斷加強。可是,如今很多企業并沒有采用新的財務管理方法,不能與時俱進的發展,相應的會計人員不能有效的進行管控成本,沒有成本意識、管控資源的能力,思想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這也導致了部分財務行為并不有效、科學。
三、解決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有效措施
1.完善內部控制,加強風險控制力度。首先,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重點是要加強財務控制制度。一是強化認知,真正發揮出控制制度的關鍵作用;二是注重控制管理,完善內控制度;三是重點關注應收賬款、存貨管理。企業要用最適宜的辦法來算出存貨資金的結構,并快速處置庫存物資,盡可能的回籠資金。同時,要重點核查賒銷客戶的信用度,強化事前堅持力度,并針對應收賬款加強事中核查。建立健全收款辦法,杜絕呆賬、死賬的出現,改善資金結構,提高利用效果。
其次,企業要完善會計崗位責任制,盡可能的展現監督和管理職能。一是建設適宜的職責分離程序,并進行專人專管,確保交易活動全程都有人負責,從而實現獨立自主的活動;二是制定苛刻的審批流程,確保過程都能夠嚴格按照規定執行,保證交易活動的正規化;三是建立完善的憑證記錄程序,任何一項活動都能確保記錄完整,真正的按照控制流程開展,從而嚴格資產的使用;四是建立監督檢查程序,審計部門要獨立性的開展工作,并不定時進行檢查,或者進行整體核查。
2.拓寬融資渠道,提升融資能力。在內部管理方面,企業要想方設法的避免出現資金運轉困難等現象,務必要根據企業的現實情形,并仔細研究整個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而整體把握融資情況。可以進一步的改進產品結構,努力運用領先的技術,并良好的運用融資優惠政策,從而獲得國家的政策傾斜。
在外部管理方面,要努力建立健全配套金融服務體系。首先是要想法設法的提升服務水平,例如在咨詢評估、財務管理、轉賬、結算等方面;其次是要全面分析自己的優缺點,結合自身特點,揚長避短,進一步培訓、宣傳金融知識,進而讓資金利用的更有價值,確保使用效果。同時,企業還要不斷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讓資產得到充分利用。
3.轉變企業財務管理觀念。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無論是企業的領導者,還是最底層的企業職工,大家都清晰的知曉財務管理所具有的關鍵作用,但是在實際的財務管理過程中卻往往不太注重財務管理的作用,更多的是將財務看作是資金的流通。這種觀念束縛了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企業在經營方式上,要能夠主動的改進,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讓大家轉變財務管理的觀念,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企業領導者務必要時刻謹記三個理念:一是專業化的經營觀念,盡可能的避免各類風險。企業要全面的分析各種問題,從而做出最恰當、最科學的測算,進而有的放矢的采用一些防范方法,最終獲得最優的利益;二是建立財務風險理念,建設預測資金回收期模型。為了規避各類財務風險出現的可能性,企業務必要做好預測,進而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預警能夠長久進行;三是建立現金流觀念。企業要注重現金流管理,進而明確知曉現金流的發展情況,摸清發展方向,進而利用多渠道、多模式對資金和資產進行監管,從而實現最完備的現金流短期預警系統。
參考文獻:
[1]馮毅,張玉榮.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狀研究[J].人民論壇,2011(08).
[2]魏繼東,華國輝.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存問題及解決對策[J].財會研究,2010(16).
[3]鄭彤珺.關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