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福娟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加深,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溝通越來越頻繁,面對這樣一個復雜的形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產生了許多問題。本文將主要針對當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現狀進行分析,并且給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優化;建議
近年來高校大學生因思想不正確走向違法道路的事件也時有發生,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問題一度引起社會關注。只有根據目前的狀況,總結經驗,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才能全面的分析與實踐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工作。
一、高校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必要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優化依賴于教育者對于環境改進的手段,只有適合學校和學生發展的優化方式才能得到公眾的認可。教育者應該準確把握優化的方向,對優化的效果有一定的預見性,也就是在整個過程中起到主導地位。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優化可以具體分為外在和內在兩個方面,外在主要指一些物質設施的建設,內在則是校風師德的建設,只有綜合考慮才能保證教育的良好進行。面對一些不良風氣不斷涌入高校的現狀,對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進行優化已經迫在眉睫,只有樹立大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才能保證他們在步入社會之后適應社會的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一些消極文化的流入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的經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隨著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同世界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系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的一些不良思想與消極文化以及一些價值觀念逐漸涌入了國內。與此同時,大學生作為先進知識文化的學習者,但是在許多方面的辨識能力卻不是很強,所以一些自制力不強的人便會受到這些消極因素的影響。
(二)家庭教育的影響
家庭作為每個孩子從小生活的環境對孩子的思想行為養成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外加父母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日常行為與思想觀念對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作為大學生雖然已經離家在校生活,但是除了在物質方面需要家庭的支持以外,他們的思想觀念卻有很大幾部分繼承與家庭,換句話說,他們在精神方面受到其所在家庭的傳統觀念影響很深,這種影響即便在他們獨立生活之后也會持續。目前的大學生多是90后獨生子女,從小就像生活在溫室中一樣,很多父母對孩子可以說是溺愛,這種要風得風的生活養成了他們任性的思想,于是步入大學之后同學關系緊張。
(三)有些教師的素質有待提高
教師對學生而言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同時也是思想道德的學習者,所以教師的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很重要的。目前在我國大部分的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表現還是積極的,但是卻存在少部分教師的職業道德有待改善的現象,這個原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達到要求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有很多教師認為自己是年齡大、經驗豐富,所以對于學校倡導的一些進步向上的教學要求便不重視;還有一些教師的思想非常傳統不能與當今社會接軌,外加他們對社會時事熱點的關注度不夠,因此在對社會趨勢與先進知識的傳播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另外,還有的教師只是一味注重教學內容與進度,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交流。
(四)學校自身環境的缺陷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不斷推行,我國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更加社會化、商業化,這樣的發展情況使后勤管理忽視了對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外加大學生可以自由出入校園,所以他們受到學校周圍環境的影響也很大,這種現狀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環境更加復雜,同時也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難度加大了。目前在很多高校中學風建設都存在很多問題,由于一些學生在脫離了初高中教師的時常叮囑與家長的嚴格管教之后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外加社會中一些娛樂設施的誘惑,所以他們便開始注重享樂對學習逐漸淡化。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是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領地,所以對校園環境的優化勢在必行。
三、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有效方法
(一)加大力度宣傳優秀文化,摒棄消極文化
面對世界一體化為我們帶來的雙面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開展的時候應該有所側重,更加注重對優秀文化的宣傳,正確引導學生摒棄消極思想。在思想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導向,用科學公平的態度評價西方文化,針對他們文化的優秀方面應該有所借鑒,但是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全盤否定。另一個角度,對于那些流入我國的消極文化,我們堅決抵制,杜絕消極思想在高校中的傳播。學校應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方式,不斷優化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
(二)父母應該用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由于家庭傳統掛念對學生日后的思想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小抓起,父母應該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性。提到家庭教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必不可少的,父母應該營造一個互敬互愛、尊老愛幼、和諧禮貌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另外家長應該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步入社會之后從一個人的身上可以反映他所生活的家庭背景,所以父母應該了解自己的思想行為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除此之外,由于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快,先進思想也在不斷更新,所以父母應該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自己也要不斷學習,保證自己的思想與文化知識不過時。
(三)高校應該重視教師素質的培養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道德的標桿應該做到為人師表,只有自身先做到才能在學生面前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提到教師素質的培養,首先要說的就是師德,師德是一個教師立足于教育行業的根本,作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更加應該注重師德的養成,自身必須做到愛崗敬業、勤于奉獻、熱愛學生,遵從黨的正確領導,作為學生人生路上的引導者。另外在教學方式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老師應該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法,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課在對學生的人生導向上發揮作用,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社會主義思想。從時代大環境來看,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應該對時事有所了解,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際相結合,保證自己知識的先進性。教師還應該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使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富有生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應該注重我國傳統美德的傳播,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
(四)注重校園環境建設
校園是學生學習的大環境,更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領地,所以高校進行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必須考慮到校園環境的建設。校風的建設是必須要重視的,在這方面采取的方法應該具體落到實處,不能搞形式主義,根據以往經驗,以班集體為單位進行校風建設是比較有效的方法,因為一個班集體是學生在大學中學習生活的單位,班級的班風對集體中每個人都有一定影響,也是最直接的。所以學校作為一個整體,應該重視與班級的溝通與管理,班級的代表就是班委會,學校應該定期通過班委會了解班級的近況,另外學校還應該有效利用輔導員老師的中間紐帶作用。以班集體為單位推動整個學校的校風建設。在另一方面,學校也應該注中校園環境設施的建設,美麗宜人具有書香氣息的校園環境對學生會起到督促的作用。從社會大環境來看,學生畢業的走向就是社會,所以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應該側重與社會的聯系,將課堂理論內容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學生不僅局限于課本和校園,更多的與外界接觸,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培育出可以與社會需求相適應的人才。
四、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行,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已經不再僅僅是局限于經濟往來,還有很多文化方面的溝通,在這種趨勢下很多西方的文化元素涌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在這種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需要不斷的進行優化才能適應當今的發展形勢。
【參考文獻】
[1]鄧卓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以構建和諧校園為視角[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劉洪波,王江浩,淺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優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