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強強++包曉露++王青
【摘 要】本文從德語翻譯工作者及德語專業在校大學生出發,通過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形式進行調研。論述當今德語翻譯市場的就業前景及德語專業大學生對德語翻譯行業現實了解。
【關鍵詞】德語翻譯;大學生;德語相關工作;市場與前景
一、問題背景
中德自建交以來,兩國的經貿往來、文化交流、政治交往越發頻繁。2013年李克強總理上任的首次訪問便選擇了德國,從中足以顯示出中德兩國的關系日益密切。然而德語翻譯則是架起兩國交流往來的重要媒介,國內出現了一批德語翻譯相關工作者。據了解,大部分德語學習者對于德語翻譯行業的了解仍存在盲區。據此,我們計劃進行“德語翻譯行業研究與分析”的項目研究,讓德語學習者對這一行業有更透徹的了解。
二、研究設計與實施步驟
為了達到研究目的,本次調研維度主要涉及現從事德語翻譯工作人員及德語專業在校大學生(南昌三所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通過問卷方式調研了六所高校近360名德語專業學生,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360份,有效回收率100%。具體問題涉及主要可以歸納為大學生專業自我認知、未來發展的自我規劃、及專業學習環境。同時還通過對現從事德語相關工作者進行訪談等形式,進一步了解當今德語翻譯市場的前景與存在的問題。
三、結果分析
根據現今從事德語相關工作者的訪談,筆者了解到德語翻譯行業市場日漸成熟,長江中下游地區,及環渤海經濟圈等多地已有相當部分的翻譯公司,然而德語翻譯相較之其他語種翻譯需求缺口較大,相應的薪酬相對較高,因此德語翻譯在我國的翻譯市場前景良好,潛力深厚。當前我國所需德語翻譯主要有:外交翻譯,商務談判翻譯,會談翻譯,旅游翻譯等。然而德語翻譯市場也存在些潛在規則,論資排輩現象及對“海歸派”優先現象,很大程度上限制新鮮血液的發展。
根據對大學生問卷調查研究,筆者了解到受訪德語專業學生選擇德語專業的原因比較多元化,受訪人群中44.3%是基于個人喜好及34.1%是個人認為德語就業前景良好,同時還有少部分是為出國深造(約占受訪人群11.2%),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對于自我專業選擇是遵循自我的意志或是為了未來自我發展的規劃。受訪人群中對于德語翻譯市場人才種類需求了解程度尚淺,其主要了解的有旅游翻譯、陪同翻譯及商務翻譯,對于如醫學翻譯(約占受訪人群6.1%)和法務翻譯(約占受訪人群5.1%)了解甚少,所以不難看出當前我國德語翻譯市場尚不完善健全,同樣學生們對于自我專業的認知程度也存在缺陷。未來工作選擇方面,62.3%的受訪大學生選擇經濟貿易類,29.1%選擇了教育類工作,筆者認為這也與中德兩國之間自建交以來雙邊合作有著密切關系,正是由于近年來中德間貿易往來升溫、文化教育交流頻繁,進而促使更多的德語專業學生未來就業導向經濟和教育兩個方面。在薪資要求方面及工作地點選擇方面,52.5%的受訪人群可接受的薪酬為4500元/月以上,26.8%的受訪者可接受的薪資為3500元/月—4500元/月;47.4%的受訪者選擇以東部大城市作為工作地點,21.6%的受訪者則選擇以北上廣地區作為未來工作地點;根據這兩個方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理解到德語翻譯工作薪資相對來說較高,同樣德語翻譯行業市場最大的還是在東部沿海及北上廣等大型城市。根據我們的調查數據德語翻譯市場前景良好,現今諸多外是單位、新聞編輯、教育、旅游產業、外資或合資企業以及進出口貿易等行業都需要大批的德語翻譯工作者。
四、結語
通過本次的調查研究,我們了解到,當今德語翻譯市場雖處在一個尚未健全的時期,但是德語翻譯行業確實是一個具有高競爭力的行業,其涉及面廣,對專業知識要求高,人才培養時間夸度大。因此我們既要看到德語翻譯行業良好的前景,亦要看清自身實力,以全方位的視角洞察行業現象,以完備的自我競爭力武裝自我,抓住機遇,以最佳狀態投入翻譯行業。
【參考文獻】
[1]博思數據研究中心.2011-2015年中國德語翻譯行業市場分析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2]凱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中國德語翻譯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略研究報告(2011-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