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順
新的課程標準帶來了課堂教學新的變化,在計算器普遍使用的今天,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常用的計算方法便是口算。因此筆算與口算相比,更應重視口算。但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口算教學備受冷落。一方面可能是教師誤認為知識過于簡單,不值得下功夫去教;另一方面是教師總是擔心學生錯題太多,平時就要求學生把口算、計算題一律列豎式進行筆算。使口算教學失去了樂趣、失去了口算技巧。口算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低年級口算教學能否達到大綱規定的要求,將直接關系到中高年級的數學計算能力的形成。對低年級口算在教學中我談幾點自己的感觸。
一、直觀演示,建立表象
手腦并用直觀演示建立表象,從直接感知實物過渡到表象的運算,是低年級口算的重要形式。結合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易分散、邏輯思維能力弱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從學生認識10以內數開始,就始終注重直觀教學。課前師生共同準備大量學生喜愛的實物圖片、小棒等。課堂上讓學生數一數圖片、小棒,再數一數自己的小手指,強化數感訓練。再通過分一分、并一并的直觀操作活動建立表象,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熟練地口算10以內加減法,再如進位加法9+2的表象建立,我是這樣進行的:課堂上先出示盒子里9個小球,外面2個小球,想一想,怎樣擺就可以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呢?學生很快地想出辦法來,說:“我將外面2個中拿1個放到盒子里,這樣盒子里就是10個,外面是1個,一共11個。 ”我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贊揚,并當場獎勵給他一朵小紅花表示對他的獎勵,同時向學生說明這種方法叫“湊十法”,看到9,就想9和幾湊成10。在此基礎上我馬上出了幾道:8+3=?9+4=?學生都對答如流,并準確地說出了湊十的方法,這樣既建立了表象又提高了口算的準確率。
二、注重算理,靈活運用
在口算教學中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和前后聯系適時地為學生提供材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自覺地發現其中規律,獲取知識。讓學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是教學生理解算理,口算方法的靈活運用,又能加深對算理的理解,因此在教學時,我不僅僅教給學生正確合理的算法,而且十分重視算理教學。如在教學20以內進位加法時, 上課前選進行兩數湊十和前兩數和是10的三個數連加式的鋪墊練習,教學時要求學生知道為什么9加幾需要將較小的數拆成1和幾, 并能類推出8加幾,7加幾……的計算方法。教學后,要求學生會講口算過程,會畫思路圖,最后再通過舉一反三地訓練得以鞏固。再如20以內的退位減法教學, 上課一開始出示17-8=( ),問:“17減8等于幾呢?”學生爭先恐后的回答:“等于9?!蔽矣謫枺骸澳闶窃鯓酉氤鰜淼??”學生說:“因為9+8=17,所以17-8=9”,我馬上表揚:“你說得很好,這種方法就叫‘做減法想加法”。我又進一步引導:“大家能不能想一想用其它的辦法來做這道題呢?”這時學生馬上來了興趣,個個都在積極動腦筋。一會兒有一位學生說:“我是這樣想的,先算10-8=2,再算2+7=9。”另一位學生說:“我是這樣想的,先算17-7=10,再算10-1=9?!边@時學生的思路活了,興趣被激發了起來,個個爭相發言,都想展示自己的才華,學生說完之后,我及時出示不同的退位減法,請學生分別用不同的思路說一說口算過程。通過說理訓練,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三、科學練習,鞏固提高
科學合理設計訓練方法,鞏固提高口算能力。小學生思維表象力強,不通過合理的訓練很難形成技能,我在口算訓練中采用了以下幾種措施:
1.視算聽算相結合。視算和聽算是口算練習中兩種基本的形式。視算是通過眼看題目腦算、口說得數;而聽算則要求通過耳聽、腦記和腦算,方能算出得數,難度較大。在口算中經常調換口算形式,將視算和聽算相互結合起來,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學生口算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心理始終保持著渴求積極狀態。
2.筆答。教師事先準備好口算題單讓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強化學生的口算能力。
3.游戲性練習。
①口算接龍。教師事先準備好幾組口算題(可寫在動物、花朵等圖案的反面)各組學生每人一題,逐一填寫得數,看哪組同學算得又對又快。
②找朋友。教師事先準備好寫有數字(口訣)、算式的卡片,在規定的時間內讓學生通過口算迅速找到自己的朋友。
③口算搶答。口算題搶答練習能提高口算速度,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教師提前把口算題寫在卡片上,通過快速的出示卡片,讓學生搶答。
④筆錄口算爭獎章。這種練習可以加大練習量和練習面,教師提前設計一種精美的“笑臉”獎章,備用。練習時教師用投影儀出示或口述提前設計好的算式,全班學生在作業本上將口算結果快速地寫好,前幾名上臺互批,全對的當場獎一枚“笑臉”獎章。
⑤課堂擂臺賽。練習時,大家推薦一名學生為擂主,手持十張20以內數的口算卡片。讓全班學生輪流“打擂”,“打擂者”如能流利地答對擂主出示的十張卡片上的題,就算打擂成功。而成為新的“擂主”,擂主再出示十張卡片上的題,其他同學“攻擂”,依次類推,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口算能力。
4.新舊知識對比練習。低年級學生對新知識接受得快,但遺忘得也快,針對這一特點,我經常采用新舊口算題對比練習。如:進位和不進位的對比;減法和加法對比;乘法與加法對比;除法和乘法對比。這樣訓練使學生既掌握新知,又復習舊知,進一步明確加、減、乘、除之間的關系,使新舊知識互相溝通,形成完整知識體系,有利于學生良好認知結構的形成。
總之,教師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把口算練習經?;?、趣味化、長期化,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培養低年級學生過硬的口算能力的目的。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蒲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