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琴
計算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貫穿小學數學教學的始終。無論是數學概念的形成、數學結論的獲得,還是數學問題的解決,都依賴于計算的參與。隨著新課程的深入推進,計算能力也成為了數學學習的關鍵因素。對小學三年級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同時提出改進方法。
三年級學生計算錯誤原因分析三年級作為低高年級的重要過渡期,同時也是計算逐步深入的學段。在教學中我們發現,這一年段學生的計算正確率較低,特別是進入乘、除法計算后,學生計算的正確率更是大不如前,老師們習慣于把錯誤歸咎為學生“粗心馬虎”所致,其實不然,我認為,學生的計算錯誤的原因,應歸結于學生自身的原因和老師教學的因素兩方面。
一、學生自身因素
1.學生的感知不精細
在三年級教材中,由于計算相對集中,計算形式單一,口算、筆算、驗算交替出現,這個階段小學生的感知籠統、不夠具體,再加上對計算數量、計算速度的要求,學生對計算過程急于求成,經常會出現計算符號錯誤、把數字寫錯、加減混用等現象。
2.學生的注意不集中
注意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三年級學生注意力發展還有待完善,不能同時兼顧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如初學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時,老師強調了筆算的計算順序,同時講解了算法算理,讓學生嘗試計算時,學生就會出現格式準確,但用加法計算,或者計算順序顛倒的情況。
3.短時記憶出錯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知識的儲存、積累和更新,都要依賴于記憶,無論是口算還是筆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時記憶力作保證。一些學生由于短時記憶力發展較差,直接造成計算錯誤。如進位加法,向前一位進1,可忘了進上的1要加上。這樣的錯誤在計算連續進位加和連續退位減的時候,就更常見了。
4.思維定勢影響
思維定勢是思維的一種“慣性”,指由于先前的活動而形成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它使人以比較固定的方式去進行認知和作出行為反應。不良的思維定勢表現在按照固定的思維模式去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例如,學生在學習了萬以內數的計算后,老師加入了混合運算,學生就對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遞等式格式等含糊不清,出現了以前不曾出現的問題。
二、教師教學方面
1.注重基礎知識,不注重基本技能
口算教學是計算教學的開始階段,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口算能力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地組織口算訓練,有助于提高筆算的速度和計算正確率,因此,口算練習要做到天天練,逐步達到熟能生巧。三年級剛剛進入了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和多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等計算,學生的計算錯誤較多,主要因素是口算不過關。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針對基本知識點介紹比較透徹,但不注重基本技能的長期訓練。如乘法口訣、20以內的進位加、退位減等基本計算,課標要求每分鐘的計算8道,但在實際教學中卻降低了要求,只要學生會算就可以了,從而導致后續的計算出現錯誤。
2.注重算法,不注重算理
算理是計算的依據,是算法的基礎。算法是依據算理提煉出來的方法和規則,是算理的具體體現。算理和算法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計算教學最忌諱重結果輕思維、重法則輕算理的做法。算理不清自然影響對運算的正確表述。今天有幸觀摩了杜亞萍老師執教的《兩位數乘一位數》一課,講23×8的豎式時,她著重指出:用8去乘23個位上的3得24,個位上寫4,2寫在十位上。再用8乘23十位上的2得16,6寫在十位上,并且要加上進上來的2,所以十位上寫8,最后在百位上寫上1。杜老師反復強調用一位數乘23十位上的2其實是乘20,所以得數是160,學生明白了這個算理,自然就知道計算結果寫到哪位上了。所以,明確算理,就會防止實際計算及表達發生錯誤,學生就會形成正確的算法。
3.注重算法多樣化,不注重方法提煉
在計算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進行算法多樣化,但出現多樣化的算法后,教師僅僅以“你想得真好”“你喜歡哪種算法就用那種算法計算”“比較哪種算法更好”等模糊的表述進行評價,使得學生要么按教師指定的算法計算,要么對多種算法無所適從。題緊密結合,我們有的老師因未能很好理解新課程理念,在課堂上出現了算用顛倒現象,學生基本算理未理解,急著進行大量生活應用;還有的老師一味追求算法多樣化,大量時間化在探究算法上,不注重算法提煉,最終學生連基本的方法都不會,更不用說能熟練、靈活地進行計算。
三、非智力方面原因
態度不端正,習慣不良。由于部分學生本身不重視計算,加上平時教師也不注意對他們進行習慣訓練,方法欠妥,因而養成了一些不良的計算習慣。如,計算時書寫馬虎,字跡潦草,0寫得像6,6寫得像0,把題目抄錯,數據漏抄,等等。由于不良的學習習慣,導致計算頻頻出錯。
三年級學生在計算時,總喜歡爭第一,計算書寫潦草,不注重格式美觀,書寫習慣差。還有的學生,遇到計算題里的數據較大或算式煩瑣時就會產生排斥心理,表現為拖沓、不愿動手等現象,草草完事,造成計算錯誤。
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培養小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計算的準確性同時也決定著學數學、用數學的效果。特別是三年級這一特殊年段,更應該深究其原因,從自身的教學出發,努力排除自身教學的因素,并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情,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更加有效的教學設計,為后續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