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沙拉·烏拉孜別克
(新疆阿勒泰地區衛生學校,新疆 阿勒泰 836500)
中職哈薩克醫診斷學課程標準的可行性分析
古麗沙拉·烏拉孜別克
(新疆阿勒泰地區衛生學校,新疆 阿勒泰 836500)
哈薩克醫診斷學(納日克塔勒格)是為繼承和弘揚獨具特色的哈薩克醫藥學、傳授哈薩克醫藥基礎理論及診療技能的一門課程,是培養哈薩克醫藥后繼人才的基礎課程。通過學習能夠使學生應用哈薩克醫藥基礎理論解釋人體生理病理過程,對人體的病態表現、平衡或失衡狀態做出初步分析和辨別,形成哈薩克醫疾病診斷思維方法,按要求書寫哈薩克醫病案。
哈薩克醫診斷學;課程標準;可行性
為了促進我校哈薩克醫學專業與哈薩克醫藥專業(以下簡稱哈醫藥專業)更快發展,有效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加強哈薩克醫藥學知識與專業實踐能力培養,制訂完善、切合實際的、更適應臨床發展需要的課程標準,加快課程建設,為本地區培養實用型人才,為我校今后哈醫藥專業發展提供參考依據,現針對相關行業、相關人員開展哈醫藥專業課程標準可行性調研。
歷時3個月,對塔城地區、伊犁地區、阿勒泰地區等哈薩克族居住地區的哈醫醫院相關人員、民間哈醫及阿勒泰地區衛校哈醫藥專業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現今各地區哈醫醫院各科室收治病例的種類,對常見疾病、疑難雜癥的診斷及治療情況,了解畢業生在從事哈醫工作以來的情況及在哈醫診斷學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加強哪一方面的理論知識及實踐能力的培養。
(1)調研內容:課程設計、課程內容五大模塊、臨床對中職哈醫藥專業學生能力方面的要求、教學組織及評價。
(2)調研方式:問卷調查。
(3)調研范圍:塔城地區、伊犁地區、阿勒泰地區。
(4)調研對象:臨床一線醫師、科主任、醫務部主任、哈醫藥專業畢業生和教師、民間哈醫等。
(5)本次調研共發放1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表1 課程設計的調查結果(%)

表2 哈醫診斷學課程內容分解后的5個模塊
從整體調研情況看,各醫療衛生單位對我校哈醫診斷學課程標準普遍持肯定態度,一線醫療和護理工作者更是以較大的熱情和積極的態度對中職哈薩克醫診斷學課程建設提出了寶貴意見。但從調研結果中我們也看到,在我校新的課程標準實驗推廣階段,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困難,主要問題分析如下。
(1)調研對象普遍認為哈醫診斷學課程設計應以臨床崗位工作為引領,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哈醫醫師執業資格考試接軌。
(2)教學組織及評價調研結果顯示,調研對象中,認為哈醫診斷學課程理論和實踐教學的比例應為1:1的占98%,認為應為1:2的僅占2%,充分肯定了哈醫診斷學實踐教學在哈醫診斷學教學中的重要性。近年來,隨著各級衛生單位招聘考試內容和疆內外針對哈醫醫師操作技能的要求,我校已適時調整哈醫診斷學課程設置,其中理論和實踐課程的比例為1:1。對本課程評價內容的調研結果顯示,認為應為理論評價和實踐評價的調研對象分別占75%和81%,認為應為作業評價的占67%,認為應為職業素養評價的占43%,但經過與醫療單位臨床護理一線工作者的交流發現,職業素養是體現職業信念、職業知識與技能以及職業行為習慣的關鍵。
綜上所述,中職哈醫藥專業要加強哈醫診斷學課程建設,制訂合理的課程標準,使教學內容與臨床需求一致,并在臨床醫療工作中實施案例教學、情景教學,技能操作訓練要在仿真的實訓室中進行,這樣可對我校今后培養中職哈醫藥專業技能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從以上關于哈薩克醫診斷學課程標準可行性調研的總結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我校該課程標準合理、可行,但仍需持續改進。
G423
B
1671-1246(2015)12-0132-02

表3 教學組織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