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地加快,并在國際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國企業海外投資金額逐漸增多,進一步加速我國企業海外并購的腳步。據相關統計顯示,自2009年以來,海外并購已經成為我國企業擴寬市場的一種方式,并購活動開展了300余起,在某種程度上帶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海外并購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中國企業的發展,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講還存在一定的風險,文章主要分析了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存在的風險,并給予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國企業 海外并購 風險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G27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b)-0235-02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的逐步完善,我國企業與世界實際經濟聯系逐漸加強,對外投資不斷地增多,這其中主要是以海外并購為主。所謂海外并購,主要是指一國企業將另一國企業的全部資產全部納入,并對其實施管理,或是完全控制,海外并購為中國企業帶來經濟收益的同時,也隱藏著加的風險危機,入不合理妥善解決將對影響中國企業的發展。
1 中國海外并購現狀分析
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企業就開始進行海外并購,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呈現出極好地發展狀態,雖然在這一階段發展速度較快,但是直到2002年,我國企業海外并購才迎來發展的“春天”,并購的規模與速度與日俱增,得到了迅猛發展[1]。從縱向角度分析,2004年,我國企業海外并購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交易額達到了70億美元,而在2009年的前2個月,就達到218美元,只是短短的5年時間,增長了311.43%。從橫向行業情況分析,我國海外企業并購涵蓋兩方面內容:一是自然資源,這一方面的海外并購尤為突出,例如:在2009年,中國鋁業投入19億美元,以此獲得了力拓的12%的股份,這是近年來我國企業海外并購最為成功的一個案例,同時也是最大的并購案。二是技術品牌類,例如:浙江華立集團,他們并購了飛利浦的CDMA業務。
2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面臨的風險及其產生的原因
2.1 戰略風險及其產生的原因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對企業自身發展而言既是機遇,同時也是挑戰,這集中體現在海外并購風險上。很多國內企業實施海外并購的目的基本都很明確,即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這是企業海外并購的內在驅動力,屬于戰略性并購。中國企業進行海外并購需要通過以下步驟來完成:首先,發現海外并購目標,然后對并購的可行性進行綜合評估,由于評估時間較短,對于企業海外并購的所有方案,相關人員并未做到仔細核查,進行全面分析,就倉促作出并購決策,繼而參與投標。企業在對并購目標分析不明確的前提下試試競標風險極大,他們對自身并沒有準確的估量,而且沒有考慮到企業的長遠目標,就盲目進行擴張,在并購之后將會暴露極大的隱患,一旦企業規模過大,企業將難以對其實施管理,面臨資金與人力的雙重短缺,致使企業并未因此得到發展,反而使其承擔沉重的包袱。例如:李東升先生對TCL跨國并購時,曾遭受過巨大挫折,他在進行原因分析時,認為戰略不足是導致其收購失敗的主要原因。
2.2 政治與社會以及財務風險
除了上述風險之外,企業海外并購還面臨其他風險,如,政治風險、社會風險。并購實施階段,通常會涉及到兩國政府,他們批準之后方可實施并購,并購方案會適當時機在大眾面前亮相,如果涉及到比較敏感的并購,將會遭受巨大的社會壓力,對輿論應對不合理,將會使并購面臨極大的困難[2]。例如:中鋁在收購力拓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政治與社會因素的影響,導致其收購失敗。這是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政治與社會風險產生的直接原因。
中國企業在進行海外并購時,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在整合過程中,也將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巨額的資金投入將會使企業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使其背負較大的債務負擔。除此之外,對于即將被并購的企業,其自身可能隱含著較大的風險,如,債務、未決訴訟等,如果并購企業未能及時發現,將在某種程度上增加其債務壓力,增加財務風險。因此,中國企業在進行海外并購時必須清楚了解所并購企業財務狀況。
2.3 客戶流失風險及其產生的原因
中國企業在并購海外企業之后,將會在某種程度上流失并購企業的客戶,很多客戶對于中國企業是否能夠管理與經營好并購企業提出了質疑,并且對其產品質量也并不看好。除此之外,并購企業還會競爭對手提供契機,使其挖走企業原有客戶資源。例如:聯想企業并購IBM的PC業務之后,原IBM的大客戶流失很多,基本都轉向戴爾。原IBM的競爭對手惠普,他們宣稱聯想收購IBM的PC業務之后,對惠普而言是極為有利的因素,為其提供巨大的商機,采取了行之有效地措施,鼓勵IBM的客戶投入其陣營之下。上述案例說明了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中客戶流失風險產生的直接原因。
3 防范中國企業海外并購風險的具體措施
3.1 合理并購
中國企業在進行海外并購時面臨著很多風險,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將會使其受到影響,面臨經營上的困境。針對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存在的戰略風險,應當采取積極有效地措施改變現狀,在實施并購之前,企業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跨國經營戰略,要對自身實際能力有清楚的了解,尤其是針對跨國經營能力,在并購之后,企業必須采取相應的經營策略,并制定明確的規劃。對于海外并購而言,中國企業不僅要做好戰略經營策略,而且還需不斷地完善自身建設,核心是圍繞以人為本,構建優秀企業文化,具備國際化的經營方針,還需具備重組整合理念
3.2 深入了解目標企業
中國企業在實施海外并購時要對其進行綜合衡量,包含并購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業績、企業文化以及戰略資產等,上述方面都需要深入核查,同時還需并購對中國企業發展是否能夠起到助力作用,借以提升企業競爭力,針對于此展開深入的分析,繼而確定并購方針政策,構建合理的并購方案。除此之外,在交易方案中需要滲透下述條款以保證企業利益不受到影響,假設發現交易信息的不真實性,或是存在欺瞞現象,需要進行賠償,上述條款非常重要,中國企業在實施海外收購時必須引起高度關注[3]。除此之外,中國企業在實施海外并購時還需注意其他問題,比如:了解當地企業運行模式,了解當地的政治、經濟以及法律,并且保持高度敏感性。中國企業在海外并購完成之后,需要聘請當地經驗豐富,且熟悉企業目標的機構,比如:當地投資銀行、會計律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以此弱化海外并購風險。
3.3 實施股權投資基金
就目前而言,中國企業海外并購資金渠道比較單一,基本是依靠本國銀行支持,債務融資方式比較單一。對于海外并購企業來說,國際股權融資有一定的優勢,由于中國企業實施海外并購并不成熟,特別是對風險的掌控能力,利用股權基金融資,將會使企業風險減半,快速熟悉國外市場,克服種種困難,以此獲取被收購方的認可,并在基礎上獲取更多的資源。例如:中聯重科,其收購了意大利的CIFA,對于首次實施海外收購的中聯重科而言,需要考慮當地政策法規,中意文化差異等,這次海外并購需要考慮上述問題。引入曼達林股權基金是對雙方而言都是有利的,促進這次海外并購的成功。
4 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企業在進行海外并購時需要考慮多項風險因素,如,戰略風險、財務風險以及客戶流失風險等等,該文針對上述風險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并提出了相對有效地解決對策,從根本上降低中國企業在實施海外并購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杜奇哲.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風險因素分析與控制[J].企業導報,2010(4):51-53.
[2] 李自杰,李毅,曹保林.金融危機下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特征、問題及對策研究——基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跨國并購數據庫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10(4):152-157.
[3] 張家俊.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動因,風險及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0(25):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