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要:一體化教學是近年來職業教育的主流方法,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綜合素質,采用理論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是一種立竿見影的教學方法。本文介紹了學校電子技術應用班PLC課程實施一體化教學的過程及效果。
關鍵詞:一體化 PLC課程 分組教學 信息
一、利用信息化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
現代的科技手段如此發達,學生著迷于手機、電腦、網絡,不愿與人溝通,同學之間感情冷淡,與父母少交流,不信任人與人的真實關系,卻有良好虛擬網絡中的人際關系。我們應該正確引導他們利用網絡,了解網絡的意義。
1.建立群組
在上課之初,教師建立群組,每天發布信息,讓他們與教師共同討論問題。這會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讓他們上課不敢說的話,在群組中或單獨與教師講,教師及時給予解決。QQ群組既聯絡師生之間的情感,也可布置任務,解決課程中出現的問題。
2.利用網絡查找課程資料
專業課程書籍涉及內容為基礎知識,使用時不全面,這反而為學生網絡查找資料提供了機會,教師給學生提供要下載內容的資料名稱,要求學生在網上查找三菱FX編程手冊、三菱FX使用手冊、查找特殊案例以及提高部分的觸摸屏軟件與學習案例。學生在以后遇到實際問題時,可以脫離教師的幫助獨立完成。學生喜歡這種方式,而且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也是對他們能力的信任與認可。
二、推動學生主動性,培養學生多種能力
1.做個“懶”老師
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絞盡腦汁,設置新鮮課題,但根本還是要在改變課題的同時改變課堂形式,轉變角色,設置難度不同的任務。學生分析任務、解決任務、實踐內容,其中遇到問題通過討論、查資料、教師協助的方式解決。學生沒有沉默的時間。教師放手去做,提供課堂所需設備。“懶”教師不再為上課沒有學生聽課而發愁。學生每個課題完成后,都要派代表上臺展示、講解,充當“教師”的角色,而且要讓學生把教師講明白。
2.培養學生多種能力
(1)團隊協作能力。按學生學習水平與態度不同,分小組實踐,每組人員分工合作,設計隊旗、隊名、小組口號,為學生增強團隊意識。學生的頭腦靈活,創設內容新穎,這給他們了一個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間,激發了對課程的學習淺動力。每組組長由表現積極、樂于幫助其他同學、有集體榮譽感的學生擔當。一個好的組長可以帶動全組人踴躍參與教學過程,這比教師一味督促效果強很多。
(2)自我表現能力。展示自我是很多學生不愿去做的,但實際工作中又會要求他們去表現,在學校就要給他們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課題結束時,教師讓小組代表上臺講解,此時他們的能力超乎我們的想象,尤其是在PLC課堂上,他們的程序設計都不相同,設計思維巧妙,每組都會有亮點出現。
展示不僅從課堂開始,有時也會在懲罰中出現,教師可以讓他們因為某個課題得分不高而唱歌,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也告訴他們何時何地都可以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在大家面前。
三、選拔突出學生,延伸教學
在PLC教學過程中,每個班級都會有幾個學習PLC思路清晰、反應敏捷的學生,教師如果設置難度一般的課題已經沒有挑戰了,這時就要抽調出他們,給他們新的設備——觸摸屏,讓觸摸屏與PLC連接。設置此課題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我們可以設置界面來代替按鈕、指示燈,并會安裝觸摸屏軟件,設計觸摸屏界面。筆者認為在這種教學形式下可以讓學生主動學,有真實的工廠工作模式,是適應現代化生產需求的技工人才培養方式。
四、評價與思考
在這次的教學中,我們評分采用了自評與互評的方式,讓學生之間進行比較打分,找出缺點不足。筆者把隊旗放置在黑板的兩面,讓學生每天都可以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激勵學生更加努力。
筆者認為PLC課程在一體化教學中對中等以上的學生是很有效的,個別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生也可以加入到小組討論中,體現了小組協作的重要性。班級26人中喜歡學習PLC的占18~19人,比例較大,能夠選出認真負責的組長,組員也盡量配合,形成和諧的班級學習氣氛。筆者希望能夠在今后的一體化教學中考慮到教學場地和人員。例如我們在進行小組討論時,PLC實訓室為四排,不適合圍坐式的討論,效果不好。另外在學生查找資料時,沒有專用的計算機上網,只能利用教師辦公室的計算機,這會影響教學效果。
五、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筆者在一體化教學中感到還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有幾個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生無法調動其積極性。二是課題所需設備不夠完善,還需要學校與教師及時補充。三是教師不能做到徹底放手。四是對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還要多找資料修改完善。
(作者單位:廊坊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