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果
摘 要: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小企業開始自主創新,企業成功創新離不開政府支持。通過分析美國、日本和歐盟促進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可知,為了有效支持中小企業進行自主創新,政府要采取健全立法,扶持相關服務機構的發展,給予資金支持等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政府
中圖分類號:F27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12-0025-02
一、引言
創新、技術創新是外來語,其涵義早已為國際學術界和產業界所熟知,國際上并沒有“自主創新”的提法。從純學術意義上講,創新是創新主體的一種行為,創新本來就是自主的。在這個意義上,“自主”只是附加的一個定語,并沒有實質性含義。不過,中國提出自主創新有其深刻含義,其目的不是重新定義創新,而是想傳達一種理念、意志和意圖,表明中國想擺脫技術依賴,自強自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轉型。考慮到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本課題研究把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定義為在中小企業主導之下的、由其完成部分或全部創新活動的創新。
二、國外政府促進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主要政策
(一)美國
1.制訂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專門法律法規
健全的法律法規是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基本法律保障、為使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美國政府高度重視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立法保護,制訂了一系列有關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法律法規。美國以《小企業法》(1953)作為其指導中小企業工作的主要依據,在此基礎上,先后制訂了《小企業投資法》(1958)、《機會均等法》(1964)、《小企業經濟政策法》(1980)、《小企業技術創新發展法》、《加強小企業研究與發展法案》(1992)、《減稅法》(1992)、《新稅法(1998)》(1997)。
2.建立專門機構——小企業管理局
為了加強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宏現管理和指導,經美國國會授權,美國政府于1953年成立了小企業管理局(SBA)。小企業管理局是美國政府的一個獨立機構,其主要目標是幫助美國的企業家組建成功的小企業,并與各州成干上萬的信貸、教育以及培訓機構合作為它們提供財務、培訓以及其他各種幫助。作為美國中小企業的最高政府管理機構,小企業管理局的主要職責是執行法律和政策,協調政府部門與中小企業的關系,為中小企業提供直接或間接的資金援助以及經濟、技術、法律等方面的服務與指導。
3.大力發展社會中介組織
社會中介組織在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為此建立了一批中介組織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信息、咨詢、技術、人才培訓等全方位服務。美國政府創辦了小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以協調小企業與各中介機構、社會團體和政府關系的組織;建立了小企業信息中心,定期公布市場的最新發展動態,向小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方面的計算機硬件、軟件和資訊等信息;組織了退休經營服務隊。
(二)日本
1.制定完善的法律體系
從1949年以來,日本政府頒布了30多項有關中小企業的法律,形成了相對獨立的、較完整的中小企業法律體系。例如,1949年頒布的《中小企業協同組合法》,鼓勵中小企業聯合起來與大企業抗衡和競爭;1950年頒布的《防止不正當競爭法》,禁止企業之間不擇手段的過度競爭,確保中小企有更多的發展機會;1950年頒布《中小企業信用保險法》,1953年頒布《信用保證協會法》、《中小企業金融公庫法》,1955年修改了《中小企業協同組合法》;1956年制訂了《中小企業振興資金助成法》(1966年改為《中小企業信用保險公庫法》);而1963年頒布的《中小企業基本法》,是在總結戰后日本的立法實踐的基礎上制定的,是中小企業發展的綱領性法規,被稱為日本中小企業憲法。
2.建立專門組織管理機構
1948年,日本政府設立了中小企業廳。其隸屬于通商產業省,并在各級地方政府商工科內設有中小企業指導課。中小企業廳的主要任務是根據有關法律,對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資金、技術、發展方向給予指導和扶持;同時,對國會和政府部門制訂的中小企業的方針政策提出意見,反映中小企業的要求和愿望,保證中小企業得到政府訂貨機會,調解大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的矛盾以及中小企業內部勞資之間的矛盾等。此外,還有各種民間團體,如中小企業振興事業團、中小企業共濟事業團、中小企業團體中央會、日本商工會議等。形成了官民結合的中小企業扶持指導網絡。
3.實施稅收優惠政策
日本主要在兩個方面對中小企業創新實施稅收優惠政策。一是增加試驗研究經費的稅額抵扣。該措施是1967年修改稅制時出臺的一項政策,側重于對企業在各年度試驗研究經費的增加部分給予稅收上的優惠,其目的是促進企業的試驗研究經費能夠正常、合理地增加,增強技術開發能力。二是中小企業技術基礎強化稅制。該措施設立于1985年,目的是為了進—步調動中小企業開展試驗研究的積極性,側重在試驗研究費用上給予稅收優惠。
(三)歐盟
1.實施金融扶持政策
一是歐盟舉辦中小企業與銀行的圓桌會議,幫助建立良好的銀企關系。中小企業與銀行的圓桌會議開始于1995年9月,以后每年召開一次,請銀行和各中小企業部門的專家就中小企業和商業銀行的關系發表看法,以此建立中小企業與銀行的良好關系。歐盟委員會在此扮演會議秘書和“催化刑”的角色,幫助解決彼此之間分歧,達成共識。二是成立針對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1995年和1996年,歐盟執委會正式通過了兩個關于“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歐洲資本市場”的決議。自1995年以來,一些股票市場被建立起來以滿足中小企業的需要,尤其是那些高速成長的中小企業。三是加大歐洲投資銀行(EIB)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歐洲投資銀行是歐盟的發展銀行,其資金的90%用于歐盟不發達地區的資金項目,其余的10%用于東歐國家或者與歐盟有聯系的發展中國家,歐洲投資銀行通過“綜合貸款”間接地為中小企業投資籌措資金,這是由負責研究中小企業項目的商業銀行根據歐洲投資銀行的指導原則做出的貸款。
2.制定中小企業技術扶持政策
一是制定歐盟企業統一的質量技術標準和認證體系。歐盟成立后,歐盟各成員國企業缺乏統—的質量技術標準。歐盟委員會致力于統一中小企業的技術標準,井將其上升到增強中小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全球戰略的高度。二是激勵中小企業參與研發。為激勵中小企業參與研發,歐盟委員會設立中小企業研發獎金,各成員國的中小企業提出一個為大家共同關注的課題均可獲得一定的資助,一般可承擔75%的研發費用或45 000歐洲貨幣單位。同時歐盟推出合作研究計劃(CRAFT),鼓勵中小企業與大企業共同開發,歐盟的資助一般可達到50 000歐洲貨幣單位或承擔50%的研發費用。三是組織技術交易,建立技術流通網絡。另外,歐盟還成立創新傳播中心。創新傳播中心是非贏利組織、創新傳播中心有52個分中心,每個中心為當地的這些中小企業創新技術提供潛在的購買者的信息。
3.改善中小企業生存環境
中小企業由于本身力量較弱,在市場競爭中往往處于不利地位,因此歐盟對中小企業的支持首先是改善中小企業生存環境。1997年歐盟委員會發起了一個題為BEST行動計劃,以改善企業的生存環境。一是在行政上,簡化行政機構和行政手續,避免給企業帶來負擔。二是在立法上,本著“先考慮小的”的原則保護中小企業利益。三是在財政上,實施財政補貼,制定統—稅則,簡化關稅條例。四是在信息服務上提供積極的支持。
三、啟示
公共政策是政府機構活動的產物、政府體制的函數,是政府進行公共事務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作為一種對全社會價值作權威性的分配的方式,任何社會的經濟繁榮、政治發展和社會進步,均離不開一定的合理的公共政策的指導和調控。能否制訂出切合實際的政策以及能不能有效地推進和貫徹這些政策,是衡量一個國家政府能力大小強弱的一個主要標準。
上述國家促進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為了有效支持中小企業進行自主創新,政府要健全立法,形成完善的法律支持體系;制定針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相關政策,以扶持相關服務機構的發展;強化政府機構和行政職能在服務體系建設中的核心地位和協調功能;給予資金支持,同時注重資本市場建設與整合社會資金以幫助和解決中小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資金需求;整合各種社會資源以全方位促進相關服務機構的發展;通過具體的行動計劃來實現支持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階段性或戰略性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彬.歐盟中小企業發展政策[J].長江論壇,2001,(5).
[2] 王淑賢.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扶持政策的國際比較[J].經濟論壇,2004,(21).
[3] 傅強,鄒曉峰.發達國家中小企業創新成長機制的宏觀政策體系及借鑒[J].科技管理研究,2006,(9).
[4] 田玉敏,趙艷芹,李秀文.美國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措施及其啟示[J].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1).
[5] 吳貴生,張洪石,梁璽.自主創新辨[J].技術經濟,2010,(9).
[6] 佟美玲.完善遼寧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的對策研究[D].沈陽:沈陽理工大學,2007.
[7] 陸艷.歐盟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上海:復旦大學,2003.
[8] 梅偉,陳笛.美國促進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措施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4).
[9] 吳瓊,王學忠.美日德三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法規經驗與啟示[J].生產力研究,2012,(7).
[責任編輯 劉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