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蕊
摘要:肖邦是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一生創作了大量的鋼琴作品,其作品對后人有一定的積極影響。鋼琴練習曲是當時盛行的一種樂器題材,演變至今,已經呈現出多種發展形勢。肖邦創作了27首練習曲,在練習曲的發展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創作的作品可貴之處就是將古典主義最為優秀的遺產與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不斷融合進而達到完滿的境界。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來說,肖邦的音樂作品對后代音樂人起到一定的引導性作用,同時給了大家對音樂創作的重要啟示和借鑒價值。本文將以練習曲的發展形式為研究點,對肖邦鋼琴練習曲的創作條件和特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肖邦 鋼琴練習曲 創作特征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是歷史上影響比較深遠的鋼琴作曲家之一,在波蘭音樂的發展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創作作品多以鋼琴為主,被稱為鋼琴詩人。肖邦之所以對音樂如此感興趣和其自身教育有一定的聯系。他將練習曲中的技巧性內容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將鋼琴練習曲的發展推到了新的高峰,進而使其成為世界優秀的音樂作品之一。
一、練習曲的產生和發展趨勢
“練習曲”一詞來自于法文“Etude”,其本質意思是專門鍛煉樂器的演奏技術。練習曲有兩種類型,其一是為樂器演奏的技術性訓練而寫的樂曲,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技術性,主要以音階和八度音為主。其次是具有炫技性的音樂會演奏作品,該部分的演奏曲與前者之間也存在一定的聯系。在實踐中將其逐漸改變為一種技術性比較強的音樂作品,運用于演奏中。
(一)初期
受到歷史因素的影響,在文藝復興后直到巴洛克時期被稱為練習曲的萌芽期。在此階段,巴赫等作曲家創作了大量作品。其中以鋼琴奏鳴曲為主,但是鋼琴奏鳴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奏鳴曲,多是采用古二部曲或者古奏鳴式的結構。由于樂曲自身比較短,沒有出現戲劇性的沖突,奏鳴曲在提升鋼琴演奏水平中有重要的作用。
(二)發展期
在19世紀,鋼琴演奏技術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比較著名的是M·克萊門蒂的《前奏曲和練習曲》和《藝術津梁》,此兩部作品被成為是近代最早的鋼琴練習曲,同時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后來在克萊門蒂、克拉默及車爾尼的影響下,鋼琴練習曲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需要在實踐中有針對性地編寫各類練習曲。由于創作技術和鋼琴練習曲間存在必然的聯系,初級的入門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從早期的古典主義技術到浪漫主義技術應有盡有,作品的種類比較豐富。由于練習曲在發展過程中講究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創作過程中必須集中注意力,對不同層次的創作投入感情,才能達到提升創作水平的目的。
(三)成熟期
從各個種類的練習曲創作中可知,練習曲的創作仍然是以樂器為主,經過不斷發展和實踐,使得音樂作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音樂表現性。在實踐中將樂傳情和情感論音樂美學觀充分發揮,進而寫出比較大規模的練習曲。同時期的帕格尼尼、李斯特和舒曼都曾創作過該類作品。在成熟發展階段,現有的鋼琴練習曲已經遠遠超過單一的技術性體裁,同時具備了音樂的豐富情感和鮮明的形象,進而取得了比較高的藝術成就。無論是從音樂領域還是其他領域來說,創作者的群體組成和鋼琴作品的練習都是史無前例的。
(四)變化期
在20世紀初期,俄國著名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斯克里亞賓等創作了大量的練習曲。倡導的是將“音畫”概念注入到鋼琴練習曲中,進而使得練習曲題材內涵逐漸豐富。他的兩套《音畫練習曲》在當時被成為是浪漫主義和傳統主義相結合的完美作品。
二、肖邦鋼琴練習曲的創作特點
受到不同階段歷史因素的影響,肖邦創作的鋼琴練習曲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創作特征存在明顯的差異。以下將對肖邦鋼琴練習曲的創作特點進行分析。
(一)民族性
肖邦是一名愛國且民族意識比較強烈的一個作曲家,在他的音樂作品中有很多都表達了他積極愛國的情感。例如《c小調練習曲》(《革命》,作品第10號之12)。1830年,波蘭起義失敗了,肖邦在去往巴黎的路上得知這一消息,這對肖邦的影響非常大,當時肖邦的情緒比較激動,在心靈受到震撼的情況下,肖邦開始創作練習曲。該曲是以九和弦開始,其次出現十六音符,十六音符最大的特點是節奏感比較強,好像串珠落地,給人比較強的聽覺沖擊。其次連接的是兩種特色的音調,曲調在展開的過程中,表現了肖邦內心比較焦慮的情感,在尾部則以悲傷的音調結束。結尾處應用是大調主和弦,表現了肖邦對革命的重視,并將自己的情感抒發得淋漓盡致。整個曲子音調比較簡單凝練,能讓觀眾了解到作者尊重悲憤和不滿的情緒。
(二)技巧性
肖邦的鋼琴練習曲將自身情感的抒發和技巧性創作有機結合在一起,27首練習曲中其中有8首是慢速的,其余的均是快速的。不同的作曲都具有一定的技巧性,采用琶音或者弦式練習曲的主要有作品10號的第一、九、十一首及作品25號的第一和第十二首。如:《C大調練習曲》(第10號之1),主要訓練右手的延伸和收縮;《a小調練習曲》(第10號之2)練手按上下鍵重疊動作;《降A大調練習曲》(第25號之1)則練琶音等。其中涉及到很多獨特的處理技巧,主要表現為音調的轉化、音調的遠關系調整等,其中涉及到半音階和聲和附加和弦間的有效轉換,如果不采用應用技巧對其進行處理,會出現節奏處理差錯。在音階的基本轉換過程中,必須掌握作品的創作特點和應用條件,并根據其中的規則性應用方法和節奏性應用方法對作品進行解析。
(三)復調式
由于整體化操作過程中采用的是特色復調結構,在練習曲的創作過程中,要在原有的作曲結構上對其進行適當的調整,肖邦對巴赫音樂有一定的認同感,尤其是在復調結構的創作中,必須對音調進行有效的處理,盡量創作一種具有特色的復調音樂。從創作總體上來說,復調式音樂結構和即興演奏風格有一定的聯系,代表作品有《升C調練習曲》(第25號之7),該曲從整體結構上來說上聲部的旋律比較明顯,但是由于兩個音樂語調間差異比較明顯,類似于將兩個聲部各按自己的音樂個性組成曲調和重疊的二部演唱,主要表現為《c小調練習曲》,呼聲高昂,同時怒不可揭的八度和弦和低聲持續不斷、如雷雨交加般急奏,震撼人心。
(四)和聲
在肖邦的鋼琴練習曲中,和聲應用的比較多,其中和聲的配置異常豐富,從而一些作曲家認為肖邦的音樂作品兼具和聲旋律和獨特的和聲,整體表達富有詩意。由于肖邦的音樂作品類型比較豐富,不同的音樂作品體現出了肖邦對音樂的創作熱情。肖邦的音樂作品不僅體現出了他自身的情感,同時也考驗著他的創作技巧。從他的音樂作品可以看出他自身具有一定的洞察力,能夠敏銳地觀察出和聲在音樂作品中表現的精髓。同時由于音樂作品本身體現了創作者的自身情感,為此必須對樂曲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并針對不同的轉調、和聲及旋律進行構思和創作。例如在“作品10號第七首(《C大調練習曲》)結束前的12小節,表面上C大調在四小節內被瓦解,其實卻沒有真正離開過它。不同的音樂作品自身旋律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受到古典主義和現實主義相關音樂作品的影響,其音樂作品具有嚴謹性、邏輯性和明晰性的特點。
三、結語
肖邦的鋼琴練習曲在世界音樂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他的音樂作品類型豐富多樣,向我們展示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音樂的發展方向。鋼琴練習曲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漸演變為更加高端的音樂藝術。肖邦作為音樂史上著名的音樂家和作曲家,他借鑒了歐洲古典主義的優秀文化,突破了原有文化的限制,對音樂作品進行創新,展示了其獨具魅力的肖邦式音樂風格。他創作的鋼琴練習曲成為一直以來音樂演奏會中的重要曲目,這不僅提升了鋼琴練習曲在演奏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將音樂的發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段卓.探析浪漫主義時期鋼琴練習曲的創作風格特征——以肖邦練習曲和李斯特練習曲為例[D].長春:吉林大學,2013年.
[2]李瑩.藝術·技術·人生——肖邦鋼琴練習曲解讀[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樊燕.淺析肖邦鋼琴練習曲的審美特色——以《冬風》練習曲為例[J].絲綢之路,2010,(20).
[4]王夕嵐.肖邦練習曲作品10號和作品25號的藝術性探索[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5]馬遙.肖邦鋼琴練習曲(作品10)之研究——創作手法和技術訓練[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1年.
[6]馬銀瑜.肖邦練習曲的藝術特色和演奏技巧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