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
口語交際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內容,對于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組織構思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關鍵。但在實際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由于尋找素材難,教學方法不多等因素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難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尋找新的更多的方法技巧。俗話說得好“腳是江湖,嘴是路”,只要靠著一張嘴和兩條腿就可以走遍天下。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需要運用交流而開展社會活動的口語社會,初中語文承擔著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任務??谡Z交際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一個人一生的發展,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最終的高度。在九年的義務教育時間里,由于小學生知識量不夠豐富,組織構思能力不夠強,而初中學生卻正處于語言感知能力強,口語表達能力好的黃金時間,因此,初中階段開展口語交際教學是最好的時間段。那么,要能更好地提高初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呢?
一、積極做好膽量儀態的訓練
膽量、儀態對口語的表達效果有直接影響。很多的學生心理素質不是太好,只要一講上臺,心理就開始莫名地緊張,會出現臉紅冒汗等現象,甚至有的頭腦一片空白,不知無措。因此,需要對學生進行進行膽量和儀態的訓練。初中語文教學中,多留出時間來,讓學生多上臺,上臺前給予鼓勵,結束后給予肯定,并共同查找問題,次數多了,學生自然就有了膽量,儀態也就好了。
二、積極做好情境創設的訓練
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孟母三遷教子、斷織教子就是兩個典型的故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學生實際情況,創設適當的情境,營造口語表達的氛圍,幫助激發學生情感和思維,讓學生從敢于表達、勇于表達變為渴望表達。教師要充分利用現在良好的教學條件,特別是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創設讓學生想說的口語表達環境,讓學生不自覺地深入到情境中,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有交流表達的欲望,從而主動與同學、教師開展口語交流。
三、積極做好心理障礙破除的訓練
在初中語文交際教學中要破除學生的一些心理障礙,如懶惰、自卑、膽怯等心理。而自卑是初中學生最大的一個心理障礙。有些學生怕回答問題,怕當眾表達自己的看法,往往是懷疑自己的能力或怕其他人說自己“愛出風頭”。中國人一向有“槍打出頭鳥”的惡習。這種惡習也在純潔的學堂中盛行,這不能不說是中國人的悲哀。一個民族沒有人敢出頭,就有許多發明創造、新思想在沉默中滅亡,這個民族也將在沉默中衰敗。在教學的各個階段,有一個奇怪但又很常見的現象:同樣是叫學生舉手回答問題,小學生爭先恐后舉手回答;初中生寥寥數人主動舉手;高中生都深深埋頭學習,無人舉手,老師只能點名抽學生回答了。老師的思維習慣不變,學生的思維習慣要變就很難。筆者認為要使口語交際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最好貫徹激勵的原則。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可能語言組織不流暢,所答非標準答案,老師都不該指責訓斥,而是要從中找到其優點,加以鼓勵。有的學生的觀點可能不符合教材答案但有獨到的見解,要適當鼓勵,以培養其創新思維的能力。老師沒有權力扼殺學生的思想,有的學生思想有點偏激,老師只能引導。同時要教導學生不要迷信權威。青年學生必須有敢說、敢想的勇氣,要有志氣,有抱負,破除迷信,大膽地向權威挑戰。因為任何權威都是有時代性的,都不是永久的。只有超越了權威,才能有所發展,有所進步。特別是在語文學科,其主觀性很強。有的問題的答案并無定論,有的老師對答案要求過死,將出題人給的參考答案定為標準答案或唯一答案,長此下去就會使學生的思想僵化,失去自主思想形成習慣性思維。習慣性思維是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表現在學習上就是學習動機、態度、方法、策略等方面長期形成的固定模式和習慣。習慣性思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要克服不好的習慣性思維就要求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努力突破現成模式,特別是當思維處于山窮水盡的地步時,要跳出原有模式。
四、積極做好運用恰當態勢語的訓練
人們在交際中僅用純語言來表達是不夠的,還要靠態勢語來輔助。這也是學生口語交際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因此,在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還應該在面部表情、手勢和姿態等方面加以強化,以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效果。在訓練時要給學生說明態勢語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在面部表情、手勢、講話的姿態等方面注意。同時要將這幾個方面進行系統訓練,才能進一步提高口語表達的效果。通過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最后做到一皺眉,一舉手,一投足都能恰到好處地傳情達意。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多種途徑,但僅僅依靠在語文課堂教學和限于教學計劃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要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口語交際不是簡單的說話,而是學生個人綜合能力和語文素養的展現。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細節,留心觀察,并積極參與社會的各種交際活動,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朱家瓏.口語交際:語文學習不可或缺[J].小學語文教學,2010,(01).
(徐 ?輝 ?貴州省正安縣流渡中學 ?563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