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多少分補多少分”是“奇葩”新政
考試掛科怎么辦?重溫一本書的內容補考。然而,武漢商貿職業學院卻推出新政,擬在下學期考試時執行剛性考核、彈性補考政策。以100分為例,60分及格,若只考了58分,就只用補考2分。師生對此反映不一。
(1月14日《武漢晚報》)
點評: “缺多少分補多少分”不僅不能算是創新,而且直言不諱地說,還是一個 “奇葩”考試“新政”。即便是職業院校也應該努力讓學生全力學好文化課,把考試成績定位在75分及以上,而不應該只是60分過關即可。高職院校要讓公眾普遍認同,就得從嚴要求學生,杜絕“60分萬歲”的錯誤功利教育觀。
北大撤銷抄襲女博士學位是好的開始
北京大學1月10日發布通報,稱其校世界歷史專業2013屆博士畢業生于艷茹在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2013年第7期發表的論文存在嚴重抄襲行為,決定撤銷其博士學位。北京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調查確認抄襲屬實。
(1月11日《新京報》)
點評:我們不滿足于此——希望學校能夠撤銷其他被舉報有嚴重抄襲之人的博士學位。要是學校真的敢撤銷某位或某些副處級以上官員的博士學位,那么我們就對學校會有更多的敬佩和贊揚。在國家越來越要求大學應該有學術獨立追求的總體趨勢下,我們相信學校今后會這么做,讓學校博士學位真正體現出學術的分量。
期待出現真正的“省立大學”
1月7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的一攬子修正案草案,完善了高校設立審批、經費投入等管理制度,把部分高校的設立審批權下放到省級政府。
(1月8日《中國青年報》)
熱點直擊
任性“神考題”褻瀆了大學考試嚴肅性
一道南開大學“神考題”爆紅網絡。題目需辨認上課教師照片,答對不得分,答錯或不答不及格。南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侯欣一當天對記者證實這張試卷確實是真的。他還說該試卷出題教師只是想娛樂一把學生。 ? ? ? ?(1月19日《南方都市報》)
點評:授課教師照片或名字能不能是大學考試考題?首先,一門課程試卷的考題須緊密圍繞課程大綱(教學計劃),否則就是超綱的不合適考題。課程大綱中有教師的照片和名字嗎?其次,學生有沒有權力不認識上課教師或記不住教師的樣子與名字?按理說是有的。再者,考試是嚴肅的,不能兒戲,也不能開玩笑。
點評:我國現在沒有真正意義上完全屬于地方政府的省立大學。進一步來說,對于經濟發達地區的地方政府來說,國家給它們下放高教權力有利于加快它們的高教改革。例如:像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山東、浙江、廣東這些經濟實力很強的地方,國家完全可以放手讓它們改革、發展、壯大自己的“省(市)立高校”。
用“高級講師制”破解“周鼎式難題”
“講好一門課能折算成幾篇論文?”四川大學教師周鼎近日在一篇感性、決絕的《自白書》中痛陳了現在高校教學、科研、職稱評審中的種種弊病,從而讓高校“教學和科研孰輕孰重”又一次進入公眾視野。
(《中國青年報》1月5日)
點評: 我們先不爭論高校教學和科研哪個更重要。僅就高校教師的分類管理來說,如果實行了教學型和教學—科研型兩個系列,那么就能很好地破解“周鼎式難題”。教學型系列是指高校對這個系列的教師完全以教學為標準來考核工作,職稱序列走的是“助教→講師→高級講師”。英國高校在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國高校學習。
特約主持胡樂樂(中國海洋大學)。點評系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