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飛+孫丹
摘 要: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的重要性已經被人們充分了解,但是一直以來我國的物流發展還處于雛鳥階段。物流企業實力薄弱,管理制度方面尚存在很多漏洞,尤其是成本控制方面由于沒有規范的管理制度、積極地成本控制意識導致物流企業成本過高或者得不到合理的控制。針對這些現存問題,怎樣有效的降低成本以及合理分配資源,就成了當代物流企業能以更好發展為目標的首要任務。
關鍵詞:物流成本;企業控制;問題與對策
物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例如我們平時的網購、生產型企業采購材料以及大型設備的運輸都離不開物流。而物流企業則是專門提供物流活動的主體,它有三大特性:無形性、瞬時性、多樣性這決定了物流企業成本構成與其他企業成本構成的最大區別——無存貨成本,這是因為在運輸過程中只有物品的位移而沒有實體存貨。
一、物流企業成本及其構成
物流企業的成本是企業在包裝過程、裝卸過程、運輸過程、倉儲過程、流通加工過程、增值服務以及物流信息等耗費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貨幣表現的總和。成本范圍非常之廣貫穿了整個經營活動的過程,其構成包括:供應、倉儲、搬運和銷售物流環節的職工薪酬、獎金、津貼以及福利費,流通加工成本、增值服務成本和物流信息成本等。其中運輸成本和配送成本占的比例較大。
二、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1.有利于為社會節約大量的物質財富以及物流企業獲取利潤的需要。全過程的供應鏈管理是全局性的而不是局部的,是長期性的而不是暫時的,這就決定了在通過物流服務降低客戶成本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到對企業資金流的影響與完善。
2.有利于改進物流企業的管理工作而且是其取得競爭優勢的需要。由于我國國內的物流業發展不夠發達,針對物流成本控制的研究還不夠成熟和系統化的問題我們應該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和實際物流企業的發展狀況,以成本競爭為中心,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利用低成本對企業擴大利潤空間,或者從當地物流服務有效地促進企業降低成本,進一步改善企業的現金流狀況改善企業資金的效率,從而實現從資本運作的角度,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確立物流企業的競爭優勢。
3.有利于合理和優化物流系統的結構,提高資源利用率。在當今市場情況下,物流企業所需要的經濟資源十分有限不是想要就能擁有。因此,有效的成本控制不僅能降低企業成本,而且還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這樣企業就能將有限的資源補充在其他的服務方面,創造出無限的價值。
三、我國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與問題淺析
1.我國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
我國是20世紀80年代初從日本引進可物流的概念,從最初的COPY到現今的Innovation其良好的發展趨勢為我國其他各企業的成本節約做出了巨大貢獻,可惜的是卻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目前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20%左右。這說明雖然通過不斷的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但這個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
2.我國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1)成本信息失真
一是成本只注意材料、勞動力、生產成本,忽略了產品研發的現代物流企業,越來越多的中間試驗和小批量生產和售后服務,使產品成本內容不完整。二是成本核算方法不當。在機械化程度高的現代制造環境下,直接人工成本的比例大大降低,生產成本的比例大大增加,但是一些物流企業仍采用人工工時或人工工資分配制造費用比例方法,導致成本信息的扭曲。三是人工排除,減少成本的現象普遍存在,不能反映真實成本物流企業成本,導致隱性損失,物流企業虛擬盈余真正的虧。這些成本核算不統一的情況會導致成本核算數據缺乏科學權威性最終的信息差異過大,使信息使用者不能準確地作出決策。
(2)物流企業缺乏規模效應
在近幾年的物流產業發展中,少數企業沒有能夠擴大經營規模,并不能在全國各地大范圍內為人們服務。無論是資金還是管理方面的問題,一個物流企業一旦無法建立完整的、大面積的運輸網那么它的存在就只能是一種累贅。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現在網絡上流行的一種地域歧視:某某地區不包郵,郵費自理。這種“小、散、差、弱”的主體格局大大的束縛了行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許多先進的物流系統沒有得到真正的引入和使用,因此無法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
(3)缺少專業物流的財務人員
這個社會不缺財務人員,不管是不是專業會計出身的都可以經過后期自身的努力在財務領域搏得一席之地。但是對于物流企業成本核算卻很少有特別精通的財務人員,他們大多數都將其與普通的成本混為一談,不能正確的、有目的性的控制物流企業的成本。
四、強化物流企業成本控制的對策
1.優化企業物流系統,提高物流速度
在整個經濟市場中,物流是供應商和使用者之間的紐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提高物流速度,縮短物流周期、減少資金占用量和降低存儲費用,進而使生產資料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周轉,到達消費者手中,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在當今無論是哪方面都快速發展的局面下,工作速度是每個行業都必須具有的。沒有人會想要在電商大促時開心的購買后還要因為物流系統崩潰而苦苦等候。美國的物流企業的周期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而中國的周期卻在半年左右,這就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差異。但是這并不是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從另一方面看,我國的物流產業通過加快物流速度來控制物流成本這條路是十分有前景的,并且可以想象到會有多么明顯的效果。譬如建立物流專線,能夠不受運輸過程中交通工具的缺陷所束縛,加快物品轉移速度。
2.實現現代物流信息化,建立健全的管理體制
根據物流成本的分布構成可以看出,運輸成本和配送成本占其比重相對較大。通常來說,物流企業要想提高配送效率,就一定要重視配車的計劃、提高裝卸率和對配送車輛進行合理管理等,從根本上降低運輸成本和配送成本。另一方面,使用現代信息系統來開展物流業務和控制物流成本是十分重要的關鍵。企業應該建立物流信息的共享平臺,實現物流信息的有效傳遞和共享,并且開發和完善物流信息的管理系統。定期檢查信息評估情況,能及時根據評估情況調整控制對策,全局的把握物流作業過程分析和控制物流作業成本。
3.確立成本控制目標,增強企業物流成本控制意識
降低物流成本始終貫穿于物流控制的全過程,無論是采取怎么樣的方法達到目的,首先都應該樹立物流成本控制目標戰略。根據不同區域市場的特點,包括氣候條件、建筑結構等,工廠對該地區消費者定制的模型,充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根據市場狀況,確定購買對象,建立一個穩定的供應合作關系。一些物流公司經營產品多達上千品種,同類產品,有許多不同的供應商。為了管理這些產品,所有操作準確、迅速促進物流,公司進行了分類和編碼的產品。容易使裝運單據;交付時,用掃描儀掃描發貨的商品,商品信息可以直接從系統中讀取,只是檢查貨物數量、質量檢查,不需要輸入商品的名稱,從而大大減少了出錯的可能性。通過在產品標簽,粘貼代碼相關的物流業務,特別是在撿的過程中,核商品工作,使用掃描器讀取商品信息的終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錯誤造成的人工錄入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從而保證了合理化分布檢驗和檢查作業,降低物流成本高效的完成物流過程。
4.加強成本核算,建立核算制度
這需要國家和社會的共同合作,通過完善會計核算制度使物流企業成本核算不再處于“三不管”的位置。積極培養專項的會計人員,加強對物流成本的核算保證其信息的準確性,這也是物流企業能夠快速并且穩定發展的前提。
五、總結
物流成本管理一直是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一項中心工作,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與會計變革是相互依賴,互為連動發展的,這就表明物流企業成本控制是勢在必行的。如果能大大降低物流成本,這也能使某些商品價格降低,便于企業提高經濟利潤。雖然現在的物流產業仍存在很多漏洞,但企業以確立物流成本控制目標為基礎,以優化物流系統、實現現代物流信息化為建筑根本,切實努力合理的降低各項倉儲成本,運輸成本,配送成本等,并充分發揮計算機技術在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建立成本控制保障措施,包括成本控制在提高經濟效益的軌道,以適應形勢的發展的需要。那么,我國的物流發展前景是十分可觀的,也能夠推動我國其他各行各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雅萍,等.第三方物流[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李建偉.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意見[J].上海會計,2010(09).
[3]劉謹瑞,孫丹.淺析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J].中國市場,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