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華

這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中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三位數乘兩位數,單價、數量與總價的數量關系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
一、創設情境,認識速度
1. 速度的認識
創設情境,把童話“龜兔賽跑”的故事改版成“賽車比賽”,讓學生判斷出誰會獲勝。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
2. 速度的體驗和欣賞
以生活中豐富、生動、直觀的速度體驗和欣賞,加強學生對“速度”的理解,滲透自然科學知識的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3. 速度的再認識
師:課件中同時出現許多物體的速度。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速度,你發現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速度的時間單位不同,可以是時、分、秒 。
師:是的。速度可以是物體1時行駛的路程,也可以是1分、1秒行駛的路程。物體單位時間(1時、1分、1秒)內行使的路程叫做速度。
4. 速度的計算
師:知道了速度,你們會求速度嗎?
出示課件,學生交流,教師引導,指名板演。
師:速度是怎樣算出來的?
生:我發現速度都是用除法算出來的。
師:說具體點,速度是用什么除以什么得來的?
生:路程÷時間=速度。
師:這個發現太重要了,把它記錄下來。(生齊讀)
師:速度的單位就是路程的單位除以時間的單位,這個“/”相當于除號,從速度的寫法中就可以看出速度與路程、時間的這種關系。
二、探索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
師:生活中我們乘坐的交通工具的速度也是有快有慢的。這些交通工具中,哪一種速度最慢?哪一種速度最快?
生:自行車(直升飛機)。
師:那我們來解決一個與自行車有關的問題。王老師騎自行車每分鐘行225米,10分鐘行多少米?(課件出示)
師:這里是已知(速度)和(時間),求(路程)。
課件出示問題,學生匯報,課件出示答案。
師:求路程怎么求?請先寫出數量關系,再列算式。
生:速度×時間=路程。225×10=2250(米)(教師板書,學生齊讀)
師:也就是說我們知道了行駛的速度和時間,就可以求路程。根據乘法關系式,你能寫出另外兩個除法關系式嗎?
生: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板書)
師:我們一共得出了有關速度、時間和路程的3個關系式,通過這3個關系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想求出其中的一個量就必須知道相對應的另外兩個量,可見路程、時間和速度之間的關系是多么密切呀!
教師讓學生自主探索、分析交流,借助教師的指點,速度的概念自然生成,行程問題的數量關系的歸納也水到渠成。
三、實際運用,鞏固提高
師:我們知道了速度、時間和路程三者之間的關系,請能利用它們之間的關系來解決下面的問題嗎。
課件出示:
1. 王叔叔從縣城出發去王莊鄉送化肥。去的時候用了3小時,返回時用了2小時。(1)從縣城到王莊鄉有多遠?(2)原路返回時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2. 帶有這個標志的路共長140千米,張叔叔駕車想花2小時開完這一段路。他會超速嗎?
聯系生活實際,應用行程問題數量關系解決生活問題,培養數學思維,體現數學價值。
四、全課總結、欣賞速度
師:同學們,學到這里,我們了解了這么多有關速度的知識,也知道了速度、時間與路程三者關系。其實,速度不僅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與我們的科技也是緊密相連,最后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速度的魅力!(播放神十升空視頻)
此節課,教師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圖片視頻等資料,呈現給學生的信息既是生活化的,又有數學味;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創新思維和能力。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