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英蓓
摘 要: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教育模式的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中,校園文化氛圍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本文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涵的闡釋入手,提出了校園文化滲透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重要途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從七個方面提出了其具體實施路徑。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任務,構建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日趨明顯。如何培育就成為思政教育面臨的新課題,探索其教育模式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通過校園文化滲透來使大學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涵闡釋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具體表現,是大學生所有價值觀念中本質的、具有決定作用的價值內核。進一步闡釋,它應是大學生立志成為符合國家、社會需要的有用、有德的人才,并通過內在轉化將其落實到行動中去的一種理想信念。
二、校園文化滲透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必要性
高等學校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高校社會角色的必然要求,是培養和梳理大學生社會主義信念的必要保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方向。“認同是在文化特質或相關的整體文化特質的基礎上構建意義的過程。”之所以我們認為校園文化滲透必須要在這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如下幾方面考慮: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受到新文化思想和價值觀的沖擊
新的文化思想和價值觀念蜂擁而至,他們在精神層面影響大學生的行為,甚至是價值觀念的改變。優秀的傳統思想文化影響被弱化的同時,一些低俗亞文化漸漸占據主流,并在同輩群體中得到宣揚,政治信仰迷茫、價值觀念功利、民族精神缺失、道德觀念缺失等現象普遍出現。在這樣的轉型關鍵期,我們如果不以主流文化、核心價值觀來引導青年學生,那就必將會失去這個重要陣地。
2.校園文化滲透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作用實效性長久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發展不僅能夠對引領現階段的主流價值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未來社會文化的發展也能起到啟示和塑形的作用。它能夠表達社會的主導思想觀念、理想信念、社會風尚、行為規范和價值取向。因此,校園文化滲透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作用不僅體現在當下,并且在大學生走上各個崗位之時,依然能夠體現其作用。
3.校園文化滲透能促進大學生知識結構、綜合能力提升
建設和諧校園文化,能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和完善知識結構、提升素質能力等方面提供一個和諧的環境,并且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文化養人、文化造人。
我們在大學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上,必須倡導以“隱性教育為主”的教育方式,這其中,文化滲透是一種重要方式,對大學生進行熏陶和感染,使他們不知不覺地在富有文化的氛圍中,自我感受和領悟,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之功效。
三、校園文化滲透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可行性
高校校園文化是一種校內文化和社會文化相互碰撞、交互發展而產生的特殊文化,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精神家園,是大學精神風貌、價值觀念、人文環境與育人功效的集中體現。它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成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
1.校園文化滲透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在批判費爾巴哈的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時曾經指出:“有一種唯物主義學說,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因而認為改變了的人是另一種環境和改變了的教育的產物——這種學說忘記了,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這為我們教育工作者優化教育環境、實行環境育人,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理論依據。以校園文化為教育載體,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文化環境建設之中,有助于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懷。
2.校園文化滲透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實踐基礎
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告誡我們:“千萬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輕人講什么理論。如果你想讓他們懂得你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種東西去‘標識它。”所以,作為文化形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可能是抽象的、中性的。那么,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就必然要通過同屬文化形態的校園文化來滲透,將大學生的主流方向與短期行為進行有效結合,引導他們形成長期的、固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校園文化滲透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國外經驗
在此方面,美國的校園文化滲透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他們的價值觀教育無處不在,隱含于各類公民教育、品格教育、法制教育、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或某些隱性課程當中,其目標具有明顯的穩定性和自覺性。換句話說,美國在使學生認同主流價值觀的時候,采用校園文化滲透的方式,獲得認同,客觀地說,卓有成效。作為同樣是多民族、多元化的社會,同樣面臨著各民族的國家認同和各階層的價值認同難題,美國的這種路徑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四、校園文化滲透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具體路徑
校園文化滲透主要指一種以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為內核的意義載體對大學生的隱性影響。它包括物質文化影響,精神文化影響和制度文化影響等。
學校應結合本校本院本專業實際,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容進行凝練、概括,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象化、具體化,并以校園文化作為介質實現對核心價值觀的傳導,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大學生思想深處認同的觀念和自覺踐行的規范。在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原則指導下,具體來說,校園文化滲透有如下幾個具體路徑。
1.加大先進文化宣傳力度
學校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體化和形象化,要在校園中大張旗鼓地宣傳。例如,對于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事件及其發展趨向進行深入挖掘,廣泛報道,深入發掘傳統文化的優秀資源和現代社會的先進資源,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現在校園文化的方方面面,成為大學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2.發現先進文化要素
學校應善于發現校園內外有利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文化要素,通過總結、積淀,形成文化積淀,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營造積極向上的和諧氛圍,讓大學生感受、認同并深深習得這種文化,將這種和諧校園文化的烙印帶入日后的工作崗位,在工作中建功立業。
比如校園建筑、校園綠化、美化工程等均可以成為校園文化滲透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具體文化要素。
3.培育先進文化載體
學校可以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主題創建活動,廣泛開展社會志愿活動,立足于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信念,讓大學生在參與中不斷增進對社會的認識和了解,增強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
例如校訓、校歌、校徽所構成大學精神,教風、學風、校風所構成的校園風尚,校園各種文明公約、行為規范所體現的制度文化等均可以培育成為校園文化滲透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文化載體。
4.打造先進文化精品
校園文化精品的主要特征在于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完美結合,外在價值與內在需求的和諧統一,同時還必須與大學生的生活世界渾然一體。校園文化精品的打造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從關心愛護大學生成長出發,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熏陶和滋潤,防止粗制濫造,同時,校園文化精品的打造還要注意提升大學生的文化審美情趣,可以適當開設文化賞析課,開展文化鑒賞活動等;還要教育大學生遵紀守法,倡導助人為樂,營造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校園文化氛圍,可以開展和諧校園、平安校園建設活動,等等。
5.利用先進文化社團
學校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論學習型社團,熱情鼓勵學術科技型社團,正確引導興趣愛好型社團,積極倡導社會公益型社團。學校要以社團為依托,加強宿舍和學區文化建設,開展學術科技活動。
6.運用先進網絡文化
網絡作為一個重要的平臺,要有效發揮其作用,讓“互聯網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
要注重建設一批有質量、有層次、有特色,為大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寓教于樂的紅色網站。所謂紅色網站,即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目的,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直接或滲透的方式融入各種資訊形式為手段,整合國家、社會及學校的各類教育資源,對大學生群體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使其在獲得有用資訊的同時受到教育,心靈受到震撼,自覺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擁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媒體。
7.重視手機聯動教育平臺
手機短信發布平臺的建立、紅色APP的設計、公眾微信平臺的推送、信息甄別中心的建立,等等,都有利于將枯燥的理論形象化,避免說教形式,使學生樂于接受宣傳的價值觀念,培養健全高尚的人格。
我們在堅守思想政治課這個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主要陣地的同時,必須要重視多元途徑,鞏固和開發校園文化滲透路徑的開發,充分調動學校一切有利于青年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積極因素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使學校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員育人的教育網絡,構筑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共同體。
參考文獻:
[1]張 瓊.網絡境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04).
[2]梁永藝.美國學校價值觀教育及其對我國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啟示[J].河池學院學報,2010(01).
[3]唐小芹,夏繼春.關于引導大學生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路徑的研究[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9(01).
[4]徐柏才,覃小林.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04).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