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芹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的水平來說,大班階段的幼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主觀能動性,這個時期的幼兒渴望自主,渴望在活動中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我們在游戲活動中,開展的自主性游戲恰好迎合了幼兒的這種心理,給予他們游戲時自由的空間和自主發揮的機會,有助于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如何在游戲活動中融入自主性活動呢?
一、尊重活動興趣,幼兒自主選材
在活動材料的選擇上,我一方面尊重幼兒興趣特點,讓他們自由選擇喜好的活動材料;另一方面,結合各自家庭、班級的實際情況,讓他們到生活中去尋找、發現和制作活動材料。特別注重引導孩子在生活中發現活動材料,做到廢物再利用。
1.引導幼兒面向生活搜集活動材料
對于幼兒來說,興趣是他們參與活動最直接的內驅力。要讓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教師就應該因材施教,在豐富活動內容的同時,充分利用活動材料的新奇性和激勵作用,以激發幼兒的晨練興趣。比如,幼兒們在晨間鍛煉時,最常見的晨間游戲球棒友誼賽。在組織這個游戲活動時,需要的材料我們可以用孩子們在生活中屢見不鮮的pvc管制作,球場也可以用pvc管加網圍成,這些活動材料在生活中都可以信手拈來。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將它們引入到活動中來,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快樂,不但豐富了幼兒園晨間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還培養他們的動手制作和搬弄組合器材的動手能力。
2.引導幼兒制作簡單的活動材料
因為幼兒的年齡因素,他們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短。如果每天的活動都進行同樣的器械操練,那么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對活動產生厭乏情緒,失去參與活動積極性和興趣。
在幼兒游戲活動中,平時班級的一些舊報紙、海報、廣告紙、雜志等都成了“廢品”,利用這些“廢品”,孩子們制作成了紙球、紙棍,將“廢品”做成紙球、紙棍后,再用膠帶在外面粘一層,遇到雨天的時候,孩子們只能在室內活動。這些簡單的紙球、紙棍就成為孩子們游戲的材料,既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又能確保幼兒的活動安全。
二、開放活動過程,幼兒自主選擇
針對幼兒活動來說,教師也要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提升幼兒在活動中的廣泛參與性,因材施教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全面提升幼兒的參與率。
1.自主選擇游戲項目
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我注重幼兒自主性地融入,放手讓孩子選擇自己喜好的游戲項目。幼兒階段,他們對于自由的向往是無窮的,也只有在充分自主的前提下,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運動效能,全面激發幼兒參與晨間活動的興趣。通過這種自主選擇游戲的方式,引導孩子們自主選擇、自主參與,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自主選擇合作對象
游戲活動通常需要團隊合作,幼兒間相互配合、共同協作,才能贏得游戲活動的勝利。旁邊觀察的老師通過引領和適當的指導,讓幼兒在游戲前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合作伙伴,通過相互間的分工合作來共同完成游戲。游戲過程中,還可以相互之間交換合作伙伴,小組與小組之間取長補短,在游戲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3.自主選擇活動角色
大多數幼兒游戲活動,通常都是以團隊合作的形式來組織完成的。在同一個游戲活動中,一個小組中的幾個幼兒,誰該扮演什么角色?組員之間怎么協調分工?這個環節不再由教師任意分配或指定,讓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游戲角色,遵從他們自身內心的意愿。在一輪游戲結束后,我們還是將游戲的自主選擇權交還給幼兒,他們相互間可以交換角色重新開展游戲活動。這樣一來,幼兒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身份來獲得游戲過程中的心理體驗,全面體驗游戲的快樂和感受,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和團隊協作的精神。
三、拓展評價體系,幼兒自主評價
評價是幼兒晨間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傳統教學中的評價往往是通過等級、分數來進行劃分的。筆者認為,游戲活動結合幼兒自主性活動評價,既能鍛煉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又有利于幼兒認識自身的優點和不足。所以,我認為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大膽鼓勵幼兒想象,開展以幼兒為主體的評價形式。
1.幼幼評價
所謂“幼幼評價”,就是在游戲活動結束時,教師召集幼兒回顧整個的游戲過程,在幼兒與幼兒之間,開展相互評價的形式。A小朋友扮演的角色像不像?B小朋友的表演好不好?C小朋友配合得行不行?他應該怎么演更好?通過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評價,能讓他們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通過評價引導孩子們和諧共處,在游戲中相互幫助、相互支持。
2.自我評價
在活動結束后,組織幼兒回憶自己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對自己擔當的角色、表演的成敗進行自我批評或肯定。這樣的自我評價形式,能夠讓幼兒認識到自身優點和存在問題,以便在今后的學習活動中揚長避短,養成客觀、公正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的良好品質。
總而言之,在幼兒游戲活動中,充分尊重幼兒主體的自主性,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也調動了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將活動鍛煉與能力培養這兩者結合的好,必然會對幼兒的成長帶來“湖光秋月兩相和”的教育成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墩頭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