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芳
摘 要:“工學六合一”模式下的中職學校機電專業的課程不僅要滿足企業的崗位需要,而且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個提升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進行中職學校機電專業的“工學六合一”模式的教學應該首先合理設計課程規劃,要調整原有教學計劃,適時調整專業課程結構,積極開發校該課程,注重學生全面發展。還要進一步完善理論教學體系,注重課程改革,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建立校企合作的綜合考評機制。該文主要對“工學六合一”模式下的中職機電專業人才培養設計了一個詳細的方案,希望可以提供參考。
關鍵詞:工學六合一 中職 機電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c)-0156-02
所謂“工學六合一”是指學校與企業合一、教師與師傅合一、課堂與車間合一、學生與學徒合一、產品與作品合一、上課與上班合一這六個合一,強調的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滿足企業和勞動力市場的需要而進行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如何進一步落實這六個合一成為中職院校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1 合理設計課程規劃
職業教育的目標就在于培養企業需要的技術人才,使學生獲得各種職業崗位所必需的能力。所以應該合理規劃中職院校課程,對于機電專業來說,尤其要從市場需要入手,市場需要什么就培養什么。第一,要調整原有教學計劃,設計符合需要的教學規劃。更應該注重對職業分析以及勞動力市場的分析調查??梢杂蓪W校的教務部門每半年主持進行一次以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為主題的社會調查項目,邀請用人單位的經理以及負責人力資源的人員和基層管理人員對學校的迎接畢業生進行評價,并對課程開設提出建議。學校的機電專業要及時根據反饋意見和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計劃的調整,重點突出教學規劃的針對性和具體性。
第二,要及時對專業課程結構進行適時調整。對于那些難、偏、繁的以及與專業相關性不大的內容應該減少在課程中的比例。此外,對于可以對部分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的整合,避免內容的重復,以便加強實踐教學。例如,在機電專業的課程中可以集中開發機械設計基礎、制造基礎以及電子技術基礎三門綜合性課程,并在三種綜合性課程之下進行各課程的內容整合。第三,要積極開發校本課程。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有其獨特的鮮明特點,國家課程有時并不能夠滿足地方行業對于專業教育的需要,所以,對于專業教育來說,校本課程成為需要重點建設的工作之一。對于機電專業來說,要以培養“高能力、高素質”的技能性人才為目標,以職業分析為基礎,緊密結合理論與實際,適當打破原有的課程體系,要將學生作為中心進行課程開發。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還需要關注與學校聯辦企業領域的最新知識、新技術和新需求,根據合作企業的實際需要開設特色課程,使得專業教育的教育致力于滿足企業崗位的需要。第四,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中職學生進入學校時大多不滿16歲,處于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學生心理、勝利成長的重要階段,學校對于學生的培養至關重要。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各企業對中職人才的要求擴展為四個方面,包括團隊工作能力、交往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進取精神,中職學校教學計劃應該圍繞人才培養的目標進行設置。對于中職學校的機電專業來說,課程的設計尤為重要,應該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要求進行調查,了解市場需求,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專門人才的培養,要更具針對性。
2 完善理論教學體系
要完善理論教學體系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注重課程改革。首先,優化基礎課程,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梢栽谶x修課上開設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以此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其次,要對專業課進行改革,通過調整課程體系以及教學內容將其中與職業資格證書相關的內容列入教學計劃。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有步驟的規劃,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合理科學選擇證書的考取。要選擇合理、實用的證書,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證書。積極推行一體化教學,教師要善于運用現代技術進行輔助教學,保證教學的質量。最后,要注重對綜合課程的設計??紤]學校的設備情況,最大程度的利用學校的現有設備。
第二,構建“雙師型”師資隊伍。實施“六個一工程”,即聯系一家企業,學好一門技術,結交一批專家,帶好一批學生,下廠一天,完成一篇調研報告。還要聘請一些客座教師,根據不同課程的需要聘請一些社會上機電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專家擔任學校的客座教師,定期或者不定期到學校進行授課,與原有教師結合,起到互補的作用。學校還應該積極鼓勵教師參加企業的科研活動,增強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技術。第三,建立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做到學歷教育和職業資額證書培訓結合教學,實施“雙證制”畢業制度。學校應該和當地勞動與社會保障局的職業技能鑒定相關部門達成協議,對于與學生工種相對的專業課理論考試及格就可以免除該理論考核,操作技能合格就可以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學生畢業必須獲得畢業證書以及相關的技能等級證書才可以。
同時,還應該邀請用分單位參與評價,保證評價考核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之后,優等生可以獲得企業和學校的共同獎勵,優先安排上崗,待遇從優,而對于綜合評價不合格的學生企業可以降低其待遇。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只有做好理論教學工作,才能夠保障實踐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以及課程的改革,有企業與學校雙方參與的綜合評價考核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好理論教學工作,使得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論學習,在理論的基礎之上方可展開實際操作與練習,這是最為基礎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3 健全實踐教學體系
教育的關鍵不是讓學生一次就業,而在于讓他們不斷提升內在驅動力,使得學生主動學習而受益終生。中職學校培養的學生應該是學習能力強的“能力型”學生,通過專業教育與通才教育的結合,改革工學背景下的教學模式,培養出實踐能力強的新一代人才。這就需要加強對實習基地的建設,要增加學校對各類實驗室以及實習工廠的投入,建設好校內實習基地,建設技能型人才培訓基地,使得機電專業的教學設施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同時,還要建設穩固的校外實習基地,可以聘請一些在職技工作為兼職實習指導教師展開實習教育工作,為他們頒發聘書,專門負責學校學生的下工廠實習指導工作。為了保證校外實習基地的有效管理,應該與企業共同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簽訂協議,保障校外實習基地的穩定性。
對于機電專業的學生來說,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技能訓練效果會更加明顯,能夠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提高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可以安排一些學生到校企共建的專業實訓中心進行專業技能的專項訓練,例如普通車床的加工技術以及數控編程技術。還可以在教學計劃中安排一些時間組織機電專業的學生到聯辦企業進行見習,讓學生真實感受企業的生產環境以及對崗位的技能要求,建立起邊看邊學以及帶著問題學習的教學模式。同時,頂崗實習也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其重點在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執行操作規程、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學生先作為技術工人的角色進行崗位技能訓練,然后再經過更為能力測試合格之后作為崗位工人上崗工作,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同時更是一個巨大的進行實踐操作的機會,有助于學生提前感受工作環境,適應崗位需求。作為中職學校的機電專業的學生,最總要的就是實踐,再多的理論知識沒有時間仍舊是一紙空文,只有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才會將課堂所學進行實際運用,才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學校更加應該重視對校內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場地進行實習,讓學生在實習中摸索技術,在實踐中提升能力。中職學校與普通的學校不同,更加強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專業技能,所以,對于中職學校機電專業的教學工作來說,引導學生參與實踐,為學生創造實踐的條件,是一個重要的內容和關鍵的環節。
4 結語
健全實踐教學體系,注重實習基地建設,強化專業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實習空間。唯有如此,才算得上是真正踐行了“工學六合一”的教學模式,滿足了企業和學生的需要,適應了經濟發展變化和市場的需求,達到了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光梅,徐鑫.淺談用工學一體化教學模式助建高效的中職課堂[J].東方企業文化,2014(13):35-36.
[2] 朱明龍.對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中“問題—互動”教學模式的思考[J].科教導刊,2012(30):42-43.
[3] 劉巖.探討中職學校工學交替實習管理模式[DB].http://www.zyt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