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數字出版物的設計利用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打破了傳統(tǒng)的平面設計理念,同時,也為讀者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盡管數字技術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對于閱讀形式的理解,但這并不意味著數字出版物在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完全忽略傳統(tǒng)閱讀的優(yōu)勢。數字出版物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充分地將傳統(tǒng)和現代技術有機結合,保持兩者之間的平衡,充分地以讀者為中心,為讀者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
【關鍵詞】 數字出版物;出版設計;傳統(tǒng)與現代的平衡
【作者單位】劉麗萍,河南經貿職業(yè)學院。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廣泛應用對傳統(tǒng)閱讀方式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數字出版物通過網頁、交互式程序和Flash等多種方式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閱讀體驗。數字出版物的設計必須充分地借鑒傳統(tǒng)出版物設計中的一些原則,結合傳統(tǒng)設計的基本理念和方法,進行傳統(tǒng)與現代的完美融合。
一、數字出版物基本設計理念中傳統(tǒng)與現代的區(qū)別
與傳統(tǒng)紙質出版物不一樣,數字出版物是基于網頁進行開發(fā)和設計的。兩者面對的媒介載體是完全不同的,一個是單一化的紙質平面,一個是多維度的媒體平臺。因此,在設計的時候,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到兩者之間的區(qū)別。理論上講,數字出版物的設計內容涵蓋了圖像、聲音等。數字出版物在基本的設計理念上與傳統(tǒng)出版物的設計有非常大的區(qū)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數字出版物的設計更進一步突出了圖像的主體化趨勢。不像傳統(tǒng)圖書設計中,圖像只是輔助性的角色,在數字出版物的設計中,圖像逐步成為傳遞信息的又一“主角”。圖像的主體化趨勢的形成原因有兩個方面:其一是在當下這個信息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伴隨著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興起,以圖像為主的泛閱讀越來越廣泛,“讀圖”成為大眾快速閱讀的一種方式;其二是受數字出版物終端媒介閱讀環(huán)境的限制,在移動終端屏幕上,圖像相比于文字傳遞的信息更加直觀。因此,對于數字出版物的設計來說,設計者需要充分地認識到人們接受信息方式的轉變。
其次,數字出版物極大地提高了閱讀的交互性。不同于傳統(tǒng)紙媒介單向信息傳遞的方式,數字出版物的傳遞更注重交互性。數字出版物突破了傳統(tǒng)紙質書相對固定不變的內容,更像是一個集合多方信息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讀者可以有選擇性地進行跳躍閱讀。例如,微軟公司出版的百科全書,從早期的硬盤版本發(fā)展到現在的網頁版,加入了很多智能化的設計,能夠及時地更新網頁的內容,用戶也可以隨時進行訪問,給讀者提供了高度自由的閱讀方式。
最后,數字出版物的設計理念是不斷變化的。新技術的變革對數字出版物的設計影響巨大。當下,隨著Web3.0技術的發(fā)展、云儲存技術的應用,數字出版物本身的設計理念也得到極大豐富。也就是說,設計者不僅僅要掌握基本的設計理念和技術,還要了解日益變化的新技術,探尋新技術帶給數字出版物設計的革新。比如,數字出版物的設計因Web3.0技術的開放性,呈現出高度的聚合性。Web3.0技術的出現可以使文件系統(tǒng)更加精簡。
二、數字出版物設計方法中傳統(tǒng)和現代的平衡
鑒于平臺的優(yōu)勢,數字出版物的設計呈現出一種高度的動態(tài)化特征。平臺的不同也影響了其設計的方式和理念,使數字出版物的設計呈現出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設計模式的非線性特征,但是在實際的設計理念中,我們并不能忽視傳統(tǒng)設計模式對于讀者的引導作用。也就是這種非線性的設計必須要以讀者為設計的主線,在產生豐富的動態(tài)化信息的同時,充分地照顧到讀者的閱讀感受。
在數字出版物設計中,要保持傳統(tǒng)與現代感的平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多維整合法
多維整合法,這種方法是將數字出版物多個維度的空間和元素整合到一個空間內,這跟傳統(tǒng)的紙質圖書的設計理念不謀而合。數字出版物和紙質出版物都是將多個信息融合成為整體,不同的是,數字出版物需要整合的信息更多,相對于紙質空間來說,數字空間理論上講是無限的。在無限的設計空間內進行設計,其設計的過程有著非常大的自由度,但是過分的自由設計會給讀者造成眼花繚亂的感覺。因此,數字出版物的設計者必須結合傳統(tǒng)的設計理念,突出文本閱讀的中心,畢竟任何出版物都是為了滿足受眾的閱讀需求。數字出版物的設計必須將多維度的信息進行融合,給讀者營造一個有機的信息內容整體。例如,電子版的《讀者》《青年文摘》就做得非常好,其設計不僅很好地突出了文本信息的主體,而且也將多個維度的信息進行整理和融合,結合文章的內容將更多文本以外的信息有機地整合到數字出版物中,給用戶提供全新閱讀感受的同時,也照顧到了用戶傳統(tǒng)閱讀的思維習慣。
2.自由跳轉法
相比于傳統(tǒng)紙質出版物的順序結構,數字出版物有著一定的跳躍性,其本質上是一個基于網站開發(fā)平臺的軟件,有著一定的邏輯特點和網絡化特點。因此,在數字出版物不同的部分之間可以實現傳統(tǒng)紙質出版物所不具備的跳躍性,讓讀者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自由閱讀。但是數字出版物在設計過程中需要注意一定的原則:首先,跳轉的設計并不適合很多文學作品,其次,跳轉設計必須結合文章的結構,缺少邏輯的跳轉會影響到讀者閱讀的整體感,這也是現代化的設計需要借鑒傳統(tǒng)圖書設計的一點,那就是保持閱讀的流暢感。例如,《孤獨星球》的電子版設計中就有著大量的鏈接和跳轉設計,由于其內部結構采用了網絡結構,因此,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習慣和傾向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這類數字出版物的設計也非常好地照顧到了讀者的需求,在自由跳轉的同時保持了嚴謹的邏輯結構,讓讀者能很好地把握書中的信息。
三、數字出版物設計原則中傳統(tǒng)和現代的平衡
無論是在設計平臺,還是在設計方法上,傳統(tǒng)出版物和數字出版物盡管有著明顯的差異,但是兩者本質上都是傳播信息的媒介,從信息傳播的角度上具有一致性。因此,數字出版物在設計時,也要充分借鑒和參考傳統(tǒng)出版物的設計原則,保持傳統(tǒng)設計與現代設計的平衡,從而更好地實現信息傳播的目的。
總體來說,數字出版物的設計原則需要體現以下幾點:
其一,保持結構平衡性原則。對于單個web的設計來說,它所包含的元素基本上應該保持平衡,這種平衡性必須貫穿到設計的整個環(huán)節(jié)中。例如,保持視覺元素與聽覺元素、視覺元素內在之間、聽覺元素內在的整體平衡性。無論是內容的組織形式,還是其跳轉的設計,數字出版物設計都必須保證整體的平衡性。
其二,保持讀者心理平衡原則。一個好的數字出版物設計能夠給閱讀者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帶來好的閱讀體驗。要營造好的閱讀氛圍,在數字出版物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需要注意兩個問題:首先是要保持出版物形式上的統(tǒng)一,盡量避免失衡的視圖界面;其次是適度地進行視覺沖擊設計,強烈的視覺沖擊會影響讀者的心理,從而影響其閱讀體驗,例如,很多的電子雜志在設計的時候過分地強調背景的顏色以及背景音樂,弱化了實際的閱讀感覺。因此,數字出版物的設計必須保證設計中的平衡性,充分地應用心理學的理論和觀點,在設計中盡量適應讀者的閱讀感受。在數字出版物的設計中,設計者只有實現傳統(tǒng)觀念和現代技術的有機結合,才能達到圖書內容和形式上的高度統(tǒng)一。
其三,保持動靜結合的原則。在傳統(tǒng)出版物的設計中是不存在動態(tài)這一說的,因此,也就不存在動靜結合的整體性。但是在數字出版物中,動靜結合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更加傾向于關注運動的物體,在數字出版物的設計中適當地加入動態(tài)元素設計,有利于其信息的傳遞效果,但是又不能過度地采用動態(tài)設計,雜亂和復雜的設計會給人造成不適的閱讀感。因此,在數字出版物的設計中,設計者必須把握這一平衡性。傳統(tǒng)的出版物是靜止的,我們可以參考傳統(tǒng)的紙質出版物中靜止信息給人的閱讀感受,并以此為基礎來輔助數字出版物中的動態(tài)設計。數字出版物的設計要充分地結合文本信息的內容和風格,結合設計的整體性以及讀者的接受能力,為文本信息提供一定的動態(tài)效果。
數字出版物的本質是傳遞信息的載體,在設計的過程中,數字出版物既要有創(chuàng)新,也應該借鑒和傳承傳統(tǒng)紙質出版物的設計理念,充分地以讀者為中心,集合讀者的認知特點和閱讀習慣,將傳統(tǒng)的設計理念和現代化的技術相結合,才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新。
[1]劉紅菊. 比特思維下數字出版物設計教學實踐[J]. 裝飾,2014(8):74-75.
[2]王靈毅. 解構傳統(tǒng):數字出版物設計理念及方法研究[J]. 出版廣角,2014(14):58-59.
[3]關強. 基于移動終端平臺的有聲讀物數字出版物之設計研究[D]. 北京工業(yè)大學,2014.
[4]黃濤,曾剛. 傳承與拓展——淺談傳統(tǒng)文化視角下的現代出版物設計[J]. 中國報業(yè),2012(2):64-65.
[5]余永海. 從形式到內容的創(chuàng)新——談數字出版物的設計開發(fā)[J]. 包裝工程,2007(9):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