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時代,網絡對人們的工作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對教育也產生了十分直接的沖擊。隨著網絡和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書在教育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對教育產生了積極和消極影響。本文在對我國電子書閱讀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針對電子書閱讀對教育產生的影響,提出了應對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電子書;閱讀;教育;影響
【作者單位】李昕,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計算機與通信工程學院。
【基金項目】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學改革重大項目,課題編號:JY-A201402,課題名稱:《計算機應用技術實驗》課程“BUS”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學改革項目,課題編號:JY-B201410,課題名稱:程序設計基礎課案例化教學改革的研究。
信息時代,電腦、手機和電子閱讀器等閱讀終端的快速發展,深刻影響、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調查研究顯示,2014年,我國網民電子書閱讀率比2013年上升7.7%,達到69.3%。由此可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電子書閱讀將在人們生活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這也將對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我國電子書閱讀現狀調查
當前我國網民的電子書閱讀,主要呈現出以下4個特征。
1.內容以淺層次閱讀為主
與傳統紙媒閱讀相比,電子書閱讀以娛樂消遣為主要目的,小說特別是網絡原創小說是主要閱讀內容,快速瀏覽和掃讀是主要閱讀方式。其中,睡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等待的時候,是手機用戶較為集中的閱讀時間,碎片化特征十分明顯,且以“文字+圖片”的內容呈現方式為主。總體來看,我國網民電子書閱讀,目前主要停留在淺層次的閱讀上,需要通過相應的引導,吸引網民向更深層次的閱讀發展。
2.閱讀群體呈現“三低”特征
我國網民的電子書閱讀主要以手機閱讀為主,手機閱讀以其極大的便利性贏得了讀者的喜愛。在電子書閱讀群體方面,主要呈現出低齡化、低收入、低學歷的 “三低”特征。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2015年所做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4年,我國手機閱讀人群以18—29周歲的年輕人為主;在學歷分布方面,主要以初中、高中和大專人群為主,在電子書讀者中占據八成以上的比例,基本上呈現出“學歷越低,閱讀率越高”的現象;在收入方面,工人、服務員和營業員是電子書閱讀主要職業構成,其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1500—3000元之間,由此可見,我國電子書閱讀整體消費能力較低。
3.電子書讀者付費愿望較低
由于電子書讀者主要以低收入群體為主,其付費閱讀的能力直接影響其消費支付愿望,而且消費支付的價格也比較低。2014年有關數據顯示,不到30%的讀者能接受付費下載閱讀,與2010年的53.8%相比,下降趨勢十分明顯。而且,大部分讀者能夠接受的價格僅為每本2—3元之間。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原因在于電子書種類較多,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而且相同的電子書可能在其他地方能夠免費下載。
4.網民對電子書接受程度不高
隨著網絡的普及和應用,電子書被更多的人接受,許多網民開始嘗試電子書閱讀。但是,也有一些讀者對傳統紙質圖書更為青睞,對電子書閱讀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他們更習慣于“手捧一卷書”的閱讀方式。上海市統計局做過一項調查顯示,約61.2%的讀者認為,紙質圖書閱讀的效率要高于電子書。大部分讀者認為“容易疲勞”是影響他們閱讀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有一些讀者認為電子書具有“內容較為淺顯、不方便摘錄學習、權威性不夠、找不到閱讀感覺”等缺點。
二、電子書閱讀對當代教育的影響
1.電子書閱讀對當代教育的積極影響
第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于電子書包含的信息十分豐富,電子書閱讀有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讓他們了解更多的知識,有利于他們的全面發展。特別是電子書信息查找較為方便,成為他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如在論文撰寫和學術研究等方面,提供很大的便利和幫助。同時,以消遣娛樂為主要目的的電子書閱讀,可以有效調節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使學生能夠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之下放松自己。
第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正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所言,“在我所認識的所有偉大人群中,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都是一個偉大的讀書者”。同樣,在信息時代,人們需要通過學習來武裝頭腦,特別是在快節奏時代,閱讀紙質圖書成為許多人的奢望。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通過閱讀電子書,滿足了繼續學習的愿望,還能培養自身修養,豐富內涵,陶冶情操,啟迪智慧。
2.電子書閱讀帶來的消極影響
第一,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顯而易見,電子書閱讀容易使人沉迷,造成閱讀時間過長、睡眠休息時間較短,導致視力降低、頭昏腦漲、身心疲憊和生物鐘紊亂等問題,給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影響學習效率。
第二,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由于部分電子書文字粗糙,內容浮淺,甚至出現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內容,虛擬性較強,影響讀者正常的判斷能力和社會交往。長此以往,使他們出現思維遲緩、孤獨焦慮和認知紊亂等問題,尤其對學生讀者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三、教育如何應對電子書的影響
1.借鑒電子書的優秀思想
由于電子書出版審查至今缺少規范性的法律法規,與紙質圖書相比,出版更為自由,導致電子書市場良莠不齊。這就要求我們在高等教育教學中,必須要創新教育思想,要做到兼容并蓄,能夠勇于接納新生事物,把電子書納入出版專業教育中,適度借鑒優秀電子書中的思想,充實到現代教育中。
2.借鑒電子書創新教育方式
在信息時代,網絡成為影響人們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樣在教育行業中也有廣泛應用。在此背景下,電子書應該是教育創新的一個重要途徑。特別是在終身教育理念之下,人們缺少在教室接受繼續學習的條件和環境。因此,在教育開展過程中,可以積極借鑒和運用電子書,創新教學模式,延伸到線上學習,創新當代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3.加強電子閱讀器在教育中的應用
與手機和電腦等終端媒體相比,電子閱讀器對讀者眼睛傷害最小,具有適合長時間閱讀的優點;而且同樣具有紙質圖書閱讀的體驗感覺,適合喜歡紙質媒體閱讀的讀者和深度閱讀的讀者。但是,要想讓電子閱讀器在教育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就必須要讓學生充分了解電子閱讀器的優點,針對學生群體推出適合他們使用的電子閱讀器,適當降低閱讀器價格,采用“以終端為依托,輔以內容盈利的新模式,贏得更多學生的喜愛,使電子書在教育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1] 于新國. 網上科學技術類免費電子圖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 . 石油教育,2004(2):86-88 .
[2] 徐階斌,萬毅. 電子書在圖書館的應用服務模式探究[J] .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12 (1 ) ?.
[3] 尚慧,李雪琴. 電子圖書在大學圖書館中的利用狀況及存在問題研究[J] . 晉圖學刊, 2010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