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通過設置適當情景,讓學生進行聽說讀寫各方面的大容量的操練,使學生正確地、流利地模仿和使用英語語言。
【關鍵詞】情景演練法 英語教學
有位教育學家曾說過:“教好外語的首要條件是要盡可能地讓學生接觸外語和運用外語。學外語就象學游泳一樣,學生必須泡在水中,而不是偶而沾沾水,學生必須潛入水里面去,并感覺得到其所哉;這樣他最后才能夠象一個熟練的游泳者那樣樂在其中了。”學生只有通過實際運用英語才能獲得運用語言的能力,才能學好英語。
在教學中教師采用情景演練教學法,通過語言、教具及各種教輔設備借助于動作、實物、圖象等各種各樣的情景,為學生營造一個融視、聽、說于一體的語言環境,給學生提供在課堂上運用語言的機會,使其在有限的語言知識范圍內置身于 英語的“氣氛”熏陶之中,很自覺地運用英語,產生聯想,強化記憶,加深對學習目標、課文內容的理解,完成對知識的掌握。
情景演練教學法的運用,會讓學生將注意力放在學習目標和學習對象上,從而避開細枝末節。教師在授課前期,應當對其中的學習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和說明。引導學生認識到此次的學習目的,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活躍學習氣氛,形成一種愉快,輕松的課堂氛圍,達到寓教于樂的學習目的。教師可以通過程序設計,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大容量操練,提高學習效率。此外,課堂上,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直觀,形象地演示課文的邏輯結構,綜合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在演示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控制演示速度,課堂節奏或添加停頓,既可作新知識的講解,又可以跟據情況進行再現,作為復習鞏固之用;同時教師還可以節省大量的板書時間,從而贏得了教學的時間,使基礎知識的講解更詳盡,課堂練習容量和內容更為廣泛有趣,新知識的鞏固更為扎實,為減輕學生課外過重的課業負擔提供了保障。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綜合全面考慮整個單元內容,審核重點、難點,設定應用課件的范圍。因而需重新整理知識結構,使各個教學環節有機的聯系。知識體系更清楚,掌握知識更準確,幾乎相當于一次知識的再學習,能有效地提高和豐富自已。
教師還可以結合本學期或在此之前所學過的內容進行自由式的連鎖對話,尤其適用于上復習課。例如我們在初中學了一般將來時,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態,那么我們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所學的時態進行連鎖性的對話,相互詢問這幾天來所做的事情,正在做的事情以及以后幾天的打算。
在適宜的情況下還可以讓學生憑借自己所想象的情景編制出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故事情節,以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在此情況下都會竭盡全力運用他們所能夠想得到的任何句子。當然這種連鎖對話是在構思的情景中進行,教師不能過分要求學生有很強的邏輯性,而應讓學生盡可能發展自己的思路,相互補充對話情節。這種對話情緒激動時會調動全班同學的情緒,激發學生學英語,說英語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實踐地和創造性地運用所獲得的語言技巧,訓練學生在交際過程中學會言語反應。
現代外語教學理論認為:英語教學是教和學的結合,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互合作的過程。教師除了要明確教學目的,熟悉教學內容,掌握好教學方法之外,還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結合不同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思想狀況,加強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以最有效的方式盡快地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到一定點上來,尤其是對初級階段的英語學習者,更應采取一些象情景對話之類的措施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課堂中,不必要求學生生搬硬套地背誦整個的句型或課文,但要一定重復加深對句子結構中語法規則的印象和理解;使學生正確地、流利地模仿和使用英語語言。
隨著世界科技的迅猛發展,對外開放政策的推廣,外語學習的重要性日趨上升。尤其是對外交流的日益頻 繁,外語便在各行各業上廣泛得以運用。我們知道,在追求高效率的當今時代里,外語的聽、說能力尤為重要。我們在交流過程中,首先要學生聽、聽得懂,然后要學會說,說以運用,說以交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煉就的,必須通過我們中學到大學到社會實踐中慢慢積累以致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其實,情景演練教學法就著重培養了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他們今后的社會實踐能力 奠定了基礎。
實踐證明,情景演練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英語表達能力,大大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交流則需要一定的情景。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創建一種開放、和諧、積極互動的語言活動氛圍,努力產生浸潤性的效果,即讓學生愉快地融合在英語環境中,自然地不知不覺地吸取和操練,增強語感,不斷提高英語口語能力和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
[2]劉妮.英語情景教學的實踐探討[J].武警工程學院學報.
[3]梁松林.情景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J].江西教育,1999,(06).
[4]李吉林.情景課程的操作與案例.
作者簡介:張紹山,男,1970年8月,漢族,山東濟南人,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