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婷
【摘要】隨著高校課程改革的深入,醫學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然而作為公共基礎課的英語課程,始終不能成為課程改革的重心,因而落后于高職教育改革的步伐和社會發展的趨勢,面臨著被高職高專課程體系“削減”的困境。本文從醫學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入手,分析醫學高職院校英語課程的現狀,并探索英語課程的改革思路。
【關鍵詞】醫學高職院校 公共英語 課程改革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視,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前景較好,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職院校的發展。特別是醫學高職院校,得到眾多高中畢業生的青睞。然而,作為公共基礎課的英語課程,卻并沒有跟上高職教育發展的步伐,在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用語言來處理與未來職業相關業務的能力方面,仍有很大的欠缺,制約了高職英語課程的發展。
一、醫學高職院校英語課程的現狀
1.學生層次差異大,英語基礎普遍較差。以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為例,2013年新生高考英語成績在90分以上的學生占學生總數39.8%,60以下的學生占學生總數的25.7%;2014年新生高考英90分以上的學生占學生總數的46.2%,同2013年新生相比,數量均有所增加,但是60分以下的學生仍占學生總數的21.6%,高考成績超過100分的學生更是鳳毛麟角。學生層次差異大,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差,為英語教學內容的安排增加了難度,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課程難度小,難以激起基礎好的學生的學習熱情;難度大,則放棄了大多數基礎差的學生。更有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完全提不起興趣,上英語課也只是“混日子”,放棄了英語課程的學習。
2.教學觀念偏差,學生對課程認識不足。在醫學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中,醫學類課程作為專業課程占據重要地位,授課課時較多,學生重視度較高;而作為公共基礎課的英語課程,授課課時較少,學生關注度也較弱。在對學生學習英語課程情況的問卷調查中顯示,大部分學生對英語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80.7%的學生認為英語課只是為了通過應用能力A/B級考試而設置的。在通過考試之后,英語課程就成了可上可不上、意義不大的一門學科,對自己日后的就業沒有什么影響。在能夠自覺學習英語的學生(占總人數的33.9%)中,平時的英語學習也只是集中在詞匯、語法方面知識的積累,很少關注在未來職業使用語言能力的培養。
3.教學內容單一,與專業“脫軌”。醫學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應注重對醫學英語人才的培養。在課程設置上,除了包含基礎英語的課程外,也應該適當增加醫學英語的課程,與醫學專業課相輔相成。在近期對英語教師的調查問卷中顯示,絕大多數英語教師認為現有單一的基礎英語課程已經不能適應高素質醫學人才培養的需要,贊成開設醫學英語課程,建立基礎英語同專業英語相結合的英語課程教學體系。同時,在教材的選擇上,大部分英語教師建議選擇同學生的專業相關、趣味性強,并且注重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教材,以此來改變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認為學習英語同日后就業沒有關系的觀念,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為學生將來從事的醫學工作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
二、醫學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改革思路
通過對醫學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現狀的分析,不難看出,現有的英語課程在教學內容、課程設置、課時安排等方面存在不足,影響了教學效果,制約了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目標的實現。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學以致用,英語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
1.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根據學生英語層次的不同,采取分層教學的手段。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加強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對基礎較差的學生,則注重詞匯、語法方面的教學,達到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目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處于中游的學生,應適當增加教學內容的難度。成績中等的學生因為有一定的英語基礎,過于簡單的教學內容很難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要注意難度要適當,處于中游的學生可能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難度過大的教學內容可能使學生產生“知難而退”的心理。
2.明確高職英語課程目標,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高職院校要“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作為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應體現職業能力培養的特色,不單單是為應用能力等級考試而服務。醫學院校高職英語課程的目標應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為其未來從事的職業服務。因此,在課程的設置上,應增加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注重應用語言能力的培養。
3.更新英語課程教材,開設醫學專業英語課程。醫學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的教材的選用應考慮高職學生基礎薄弱和學生醫學專業的特點,內容設置上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但是,要注意避免與中學英語過多的重復,以免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適當的選取圖文并茂、聽說結合、實用性強且包含英語國家文化知識的教材作為基礎英語教材,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培養學生使用語言的技能,同時增加了學生對英語國家的了解,提高了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另外,增設醫學專業英語課程,讓學生熟悉醫學領域中英語的使用,了解英語專用的醫學表達方式,從而體會到醫學專業英語的重要性,調動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促進其繼續學習及提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4.建立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根據學生專業和需求設立選修課。基礎英語課程是開設專業英語課程的前提,專業英語課程則是對基礎英語課程的補充。在醫學高職院校公共英語的課程體系中,二者都至關重要,缺一不可。因此,建立起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對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語言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一般來說,在第二學年開始專業課程是比較理想的。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及應用能力考試的備考,英語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再加上對醫學知識的也有了一定的積累,基本達到了學習醫學專業英語的標準,此時開設醫學專業英語課程取得的效果更好。同時,應開設英語選修課程,以配合學生不同專業及實際需求。例如,給護理專業的學生開設護理英語課程,注重醫護英語方面的知識講授;給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開設醫學英語課程,注重臨床診斷方面英文的學習等等。還應開設醫用口語與醫用應用文寫作技巧方面的課程,來滿足學生未來就業的需要。
三、結語
醫學高職院校現有的公共英語課程已經不能達到高職院校行業化的教學目標。因此,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我們應該立足于醫學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結合學校實際存在的問題我們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以行業的需求為基礎,以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為目標,使醫學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跟上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步伐,滿足高職教育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N].人民日報,2010.3.1.
[2]劉艷群.論基于行業英語教學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J].才智,2014(18),101.
[3]彭茜茜.基于人才培養目標的高職英語課程改革與實踐[J].中國成人教育,2012(16),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