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華
【摘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小學語文中,一定要加入有關民族文化的內容。文章即將討論的便是在語文新課程中弘揚民族文化的方法。文章首先會對民族文化做詳細的概述,其次將討論民族文化對于小學生的價值,在此之后將詳細討論將民族文化的有關內容穿插到小學語文課中的方法,希望通過在語文課堂中弘揚民族文化,能夠使小學生在語文課上了解更多的民族知識,從而提高其民族自豪感和歷史責任感,最后達到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弘揚的目的。
【關鍵詞】語文 ?新課程 ?民族文化 ?弘揚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031-02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因此非常珍貴,同時也非常值得我們傳承和弘揚。語文課堂對于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場所,同時通過語文課堂對學生普及民族文化也是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揚的一個重要途徑。對于新疆地區的小學生來說,向其弘揚民族文化尤其重要,這不僅能夠使其獲得更多的知識,同時也非常有利于民族和諧。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新疆小學的語文課一定要及時改革,將有關民族文化的內容加入到教學中,這樣才能夠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揚,才能使我國的孩子從小就認識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一、民族文化概述
文章本部分將從民族文化的概念、分類以及其價值三方面對民族文化做簡要的概述。
(一)民族文化的涵義
民族文化指的是一個民族所創造的,能夠體現本民族的特點以及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綜合。一個民族的民族文化往往是在其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里面包含的是自古以來這個民族人民智慧和汗水以及歷史經驗的結晶,同時也是從古至今,人們在不斷的實踐中,對各種經驗的總結,因此對后人來講是一筆非常有價值的財富。通過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我們通常能夠看出一個民族歷史發展的進程以及文化發展的水平,因此可說,民族文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一個國家的歷史深度。
(二)民族文化分類
民族文化屬于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綜合,在物質文化方面,民族文化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等幾個方面,這幾個方面都屬于人們在生活中必須接觸的東西,因此在民族文化中屬于非常常見,也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
在精神文化方面包含的內容很多,例如語言、文字、藝術、科學、哲學和宗教等都屬于這個范疇,其中語言對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發展的影響是最為深遠的,語言的發明使一個民族之間的人們能夠互相交流,從而大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同時,不同的地區形成的不同語言,也將人類分為了不同民族。宗教在民族文化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尤其是在科學技術還未得到發展,或還未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過去,那時候人們對自然非常崇拜,久而久之便演化成了對神的崇拜,因此也就形成了信仰和宗教,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宗教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逐漸變小,但在民族文化中仍然屬于非常重要的,同時也非常值得我們研究的一個方面。
二、民族文化對小學生的價值
1.優秀的精神品質
在歷史與文化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一些非常值得學習的優秀的精神品質逐漸形成,并流傳下來直到今天。
2.獨特的藝術品位
一個民族的藝術品位與這個民族所生活的自然環境以及人們的性格特點是分不開的,因此每個民族的藝術都非常具有獨特性,同時也非常具有欣賞、傳承和弘揚的價值。
三、在語文新課程中弘揚民族文化的方法
弘揚民族文化要從娃娃抓起,因此,想要使民族文化得到弘揚,首先就應該從小學生入手。由于語文課程對于弘揚民族文化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利的途徑,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在語文新課程中對民族文化進行弘揚,以使小學生能夠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從而能夠將民族文化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一)提高儒家文化在語文新課堂中的比重
儒家文化屬于中華民族的一個非常優秀的傳統文化。儒學所提倡的品質對培養小學生優秀的思想品德以及謙虛的待人接物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語文新課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將儒學融合到課堂內容里。
(二)向學生普及不同區域的不同文化特點
民族文化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同樣,在民族文化當中,各區域的文化特點也是不同的,教師一定要注重像學生普及不同區域的不同文化特點,使學生認識到,文化并不是相像的,而是各有特色的,使其從小就能夠認識到矛盾的特殊性這一哲學道理,同時根據對不同區域不同的文化特點的學習,也能夠在小學生中達到弘揚民族文化的目的,這對小學生來講是非常有利的,同時也大大的有利于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語文課堂全面有效的貫徹新課程標準的思想和要求。
由此可見,像學生普及不同區域的不同文化特點對弘揚民族文化來講也是一個重要,并且有價值的途徑,因此也是值得借鑒和實施的。
民族文化作為一個民族勞動智慧的結晶,它對任何一個人來講都非常有價值,因此非常值得我們弘揚。在語文新課程中,我們一定要掌握弘揚民族文化的具體方法,這樣才能夠使民族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和傳承。
參考文獻:
[1]黃釗.儒家德育學說論綱[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03).
[2]賈志紅.語文新課程與弘揚民族文化的關系[J].現代教育教學探索.2014(12).
[3]李瑞君.當代新疆民族文化現代化與國家認同研究[J].中央民族大學.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