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梁
【摘要】高等院校英語類教學是在中國國內非英語環境,對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進行的英語教學,教學對象范圍廣,學生的專業背景不一,英語學習基礎和水平各異,教學情況較為復雜。隨著時代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英語知識應用能力的需求也不斷增多。目前,很多高等院校都沒有重視起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課程教學,造成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素質有所下降,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發展,以及未來的就業方向。高等院校英語類教學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改革是我們現在教學的當務之急。通過加強英語課程的實踐教學、轉變教學理念和方式、合理設置英語課程教學內容,進而使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關鍵詞】高等院校 ?英語課程 ?教學方式 ?改革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十二五”教育科研規劃重點課題《新課改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課題批準號:CTF 120862)的子課題《高等院校英語類課程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與實踐》課題結項相關論文,課題項目編號:KYD170。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072-01
現今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各高等院校英語教學方式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深入探究了目前各高等院校的英語課程教學現狀,并根據其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應對策略,希望對今后的高等院校英語教學研究提供有力的幫助。
一、高等院校英語課程教學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基本上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未能有效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課程單一
由于非英語專業的英語課程教學作用和地位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教師沒有科學的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對學習英語感到茫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將完成教學進度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很少對英語知識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探索[1]。同時對于課程的設置,也缺乏細致的劃分,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采用相同的英語教學內容和評價要求,學生往往無法真正意識到英語知識的學習對自身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
(二)師資隊伍不完善,教材選用不當
很多院校在英語教師的配置上,常常將英語課程隨意的分配給教學任務少的教師,或是交給公共教師。也沒有對教師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造成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方式無法得到及時的更新,導致整體師資水平不斷下降。同時,在教材的選擇上,很多院校采用的常常都是過時的教材,或是引進的外來教材,沒有根據本院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結構去進行科學的選擇,其教材內容也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
(三)教學方式枯燥、單一
目前,多數的教師都在沿用著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學生也只是機械的接收知識,很少自覺主動的去分析英語問題,也使得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斷下降,常常對學習英語課程產生抵觸情緒。也有的教師往往只注重閱讀和翻譯,常常忽略了說和寫,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學生走出學校后也難以正確的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同時教師也沒有適當的利用現代媒體技術為學生拓展和補充英語知識。
二、提高高等院校英語課程教學策略
新的教學模式應體現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則,應能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尤其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一)加強英語課程的實踐教學
雖然英語理論課程對學生學習和掌握英語知識有著關鍵作用,但是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發展和提高,還是要通過實踐課程去實現。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學習英語知識對自身未來發展的意義,在學生熟練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后,還要加強學生口語交流和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多為學生增加一些英語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在輕松和諧的教學活動中,獲取英語知識掌握英語技能,也是其在學習應用過程中認識到學習英語的價值。同時,為了實現教育目標,教師還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制定出明確的教學方案和目標,科學合理的指導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提高應用能力。
(二)轉變教學理念和方式
高等院校的學生數量往往較多,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采用統一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標準常常會導致學生出現成績分化的現象,不利于學生整體英語素質的提高。因此教師必須要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和方式實施分層教學[2]。例如:在開展聽力教學時,對于高層次的學生,教師要要求其在填寫出正確答案后,對聽到的內容進行翻譯,并總結出相應的聽力技巧;對于中層次學生,教師要要求其在填寫出正確答案后,對聽力內容進行大致翻譯;而對于基礎層學生,教師則要求其對聽力內容的關鍵詞進行提煉,并填寫出正確答案。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引導更多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也能夠促進所有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從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動力,促進其英語應用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三)合理設置英語教學內容
在高等院校英語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上,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要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要根據學生專業的特點,加強英語教學與學生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教學內容要有針對性,對于不同專業的英語教學要選擇不同性質的教學案例。對于教材的選擇和編寫也要充分考慮本院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實際需要,不能盲目的選擇和修改。在滿足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需要的同時,盡量選擇較為新穎的英語教材。同時,各高等院校也要多為教師提供培訓和進修的機會,使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和教學方式能夠得到及時的更新,從而能夠為學生傳授更加豐富新穎的英語知識和技能。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隨著社會的進步其教育內容也在不斷更新,各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方式,并不斷的對教學內容和模式進行探索和完善,在督促學生熟練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還要引導其靈活的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從而為學生未來學業、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謝慶芳.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英語教學質量[J].廣東行政學院學報,2009,21(3):95-96.
[2]王荻秋,傅長樂,黃曉琳等.對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方法手段的幾點思考[J].華人時刊(中旬刊),2013,12(8):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