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高職英語聽力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所在,提出借鑒美國標準新聞(VOA)來豐富課堂內容這一方法,激發學生興趣,以達到提高聽力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美國標準新聞(VOA) ?聽力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085-02
一、高職英語聽力教學現狀
現在的高職英語聽力教學絕大多數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信息量小,缺乏交互性與個性化教育。在教學模式上,教師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學效率低下,教師大量進行重復性的教學,缺少時間與精力去從事富于創造性的智力勞動,造成教學資源的巨大浪費。教材信息陳舊,缺乏時代感,許多教材所選內容都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錄音資料,所發生的背景及所使用的語言缺乏新鮮感與時代感。
二、高職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的學生一般英語基礎較差,在課堂上的表現比較內向,不善表達,不愿意用英語交際。在英語聽說課堂往往一言不發,運用語言的機會少,聽說能力較難得到提高。學生沒有機會和外教或其他外國人進行直接交流,缺乏真實的英語語言環境,難以提高實際的聽說能力。從學生生源看,有些學生來自中小城市甚至偏遠鄉村,那里的英語教學水平相對落后,很多學生從未用英語與外國人交流過。因此,在他們進入大學前根本沒有受過聽說訓練,甚至有些學生中小學階段從沒上過聽力課,基礎很差。很多學生受方言的影響語音辨別不清,就會造成聽力困難,甚至引起語意上的誤解。另外,文化背景知識方面,學生聽到的聽力材料,不論內容,還是題材都是應有盡有,包羅萬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而很多學生對社會人文科學了解甚少,對西方社會的風俗禮儀相當陌生,因而很難真正理解原材料內容,以及說話者的語氣、態度和真正意圖。還有些學生學習英語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因而提高英語動機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成績提高很慢。還有部分學生在聽英語時比讀英語時感受到的焦慮程度要高,此時他的心理語言活動過程會處于抑制狀態,思維變得遲鈍,就會越急越聽不懂,越聽不懂,焦慮程度就越高。
三、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美國標準新聞(VOA)
(一)夠用為度
美國之音(VOA)英語新聞廣播節目,一直深受我國英語學習愛好者的認同。眾多大專院校和培訓機構都把它作為聽力課程的教學內容。VOA新聞廣播的基本特點是題材廣泛、播出時間長、播音質量好。VOA的英語節目按播音速度可分兩種:Special English(特別英語)Standard English(標準英語)。Special English又叫“慢速英語”,是VOA 電臺專為全世界非英語國家的初學英語聽眾安排的一種簡單、規范的英語廣播節目。它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是VOA電臺的專家們研究如何與世界各地的英語學習者交流時的產物,開播之后迅速覆蓋全球,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慢速英語”,的播音語速比正常語速慢一些,即2/3的標準英語速度,每分鐘大約為90個單詞,詞匯量較嚴格地限制在美國人常用的2000個單詞內;句式比較簡單,因而適用于英語學習者在初級階段的聽力練習。Standard English又叫“標準英語”,是美國人日常適用的規范英語。VOA電臺適用“標準英語”一詞是為了區分“慢速英語”。標準英語的播音語速每分鐘為150個單詞,詞匯量在4000以上,句式比復雜。比較適用于具備一定聽力基礎的英語愛好者。 將“標準英語”分為初級和中級兩個級別。每一級別又都針對其相應層次的學生的需要。對新聞內容作了統一的分類編排,選材包括:社會生活、金融危機、選舉、軍事、經濟、國際關系、法律、會議、聯合國、健康、科技、環境保護、恐怖主義、災難、體育等15個方面的內容。
(二)選材注重代表性和趣味性
在2008-2013年最新的VOA Standard English 英語節目中挑選了有代表性且趣味性較強的100篇文章,使學生不至于感到枯燥。
例如《奧巴馬說經濟是他就職后的第一要務》。新聞背景:奧巴馬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總統,這位帶著變革口號呼嘯而來的肯尼亞小伙子被當做是風雨飄搖中的美國經濟的救世主。很多人對他抱以厚望,希望他挽救美國經濟,重振美國威望。
In polling data gathered during the Novemember 4 elecition, voters across America overwhelming indicated that their biggest concern is the ailing U.S.economy.
本句中出現In polling...的形式,是表示原因的同步狀語從句,后半句的動詞構成前后的因果關系。
(三)因材施教
針對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我們將初級的學習內容每篇定為1分30秒左右,用做基礎階段的聽力練習。中級英語的內容定為2分30秒左右,用于鞏固和提高學生聽懂自然速度的“美國之音”英語廣播節目。
(四)詞匯+聽力雙突破
每篇新聞我們都設有“詞匯突破”和“聽力詳解”兩個板塊。在方便學生掌握本類新聞的用詞特點同時,既能聽懂又能聽透。怎樣利用VOA練習聽力首先要清楚自己是處于英語聽力的那一階段,只有選擇聽力難度適合的聽力素材才會收到明顯的效果。
四、教學步驟
(一)復讀與聽寫
將聽力材料先聽一遍或幾遍,看看自己能聽懂多少,然后再聽寫。復讀聽寫一般以5-8秒的短句為單位,5-8秒短句實際上機械記憶音節,超過10秒音節太多,只能理解記憶,不利于聽寫。遇到聽不出來的單詞,盡量查字典,實在聽不懂的時候,再對照參考譯文。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增強變音能力,同時也是為了增加聲音與腦子翻譯之間的刺激程度。
(二)對照譯文
對照的前提是實在聽不懂,通過對照參考譯文可以從自己的錯誤中學到很多知識。對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具體做法如下:錯誤總結和分類,可以包括語音、語法、拼寫、增漏。
例如:Mr.Obama told reporters at his first news conference he understands their concerns.
他在他首次新聞發布會上告訴記者,他了解人們所關心的問題。
Tens of millions of families are struggling to figure out how to pay the bills and stay in their homes.
數以千萬計的家庭正在努力搞清楚如何支付賬單并留在自己的家園。
“Their stores are an urgent reminder that we are facing the greatest economic challenge of our lifetime, and we must act swiftly to resolve them ,”he said.
他說“他們的故事正在緊迫地提醒我們,我們正面臨著有生之年最嚴重的經濟挑戰,我們必須迅速采取行動解決這些問題。”
(三)統計錯誤率
依據學生每堂課出現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總結出每位學生都出現錯誤的方向,如下表:
雖然這張表看似簡單,卻可以清晰地顯示每次課每位學生最弱的環節,從而有的放矢地去引導學生,使學生自己看到不足和努力方向。同時通過每次課后讓學生自己匯總,可以看到自己的進度,使之有成就感。一個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在自己最弱環節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互譯
為了鍛煉口語和翻譯能力,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消化聽寫內容,將聽寫材料翻譯成中文。將譯文翻譯成英文。對照英文無誤后一次一次翻譯背誦(看著中文,背誦英文)。
五、結論
關于人類記憶持久性的實驗顯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用聽覺學習,經過3天遺忘率是80%;只用視覺學習,經過3天遺忘率是50%;而視聽覺協同學習,相同時間內的遺忘率則降低為18%。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在我們人腦的記憶活動中,情景信息的記憶要比語言文字信息的記憶牢固得多。VOA作為一種聲、色、形、情相結合的信息通過視覺、聽覺傳給人的大腦中樞,誘發人腦迅速做出反應,加速記憶,從而使記憶痕跡長期貯存。因此,VOA所提供的聲音和形象生動的畫面使學生同時接受到聲音信息和圖像信息,從而使他們有親臨其境的感覺,這就等于把語言學習放在真實的交際情景中進行,無疑使語言學習變得十分真實自然,而且對語言表層和內涵有深刻體會和理解,從而更加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提高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代寧.輕松聽懂美國標準新聞英語[M].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