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芳
【摘要】隨著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重視與西方音樂教育理論的傳入,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采用音樂教育方式。通過教學實踐發現,音樂教育方式的引入與推廣,在提高幼兒學習興趣、激發探索能力與培養創新意識等方面具有顯著作用。
【關鍵詞】音樂教育;幼兒;幼兒教育
隨著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逐步重視,幼兒教育成為新的改革方向。何為幼兒音樂教育?幼兒音樂教育是音樂藝術與幼兒教育融為一體的交叉學科。由于其在藝術領域中的獨特地位,其不僅有助于幼兒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提高音樂感受能力,而且有利于陶冶情操、品德教育與智力開發,故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采用音樂教育方式。
一、轉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處于主體地位,一切以教師為中心,幼兒教育處于從屬地位。在制定教育目標、設計教學活動與組織教學過程中,幼兒的認知水平、學習特征、發展需要等遭到忽視,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學任務成為教學活動的依歸。教師基本不考慮幼兒的實際需求,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以自己的喜好灌輸教學內容,扼殺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最終導致其失去學習的興趣,處于被動學習狀態。
如何改變幼兒消極被動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習興趣,成為諸多教育專家不懈追求的目標。著名現代幼兒教育專家張雪門先生認為音樂教育不應追求形式,反對機械模式,而給予幼兒更多自己體驗、自由發表與自由創作的機會。但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通常示范在前,學生模仿在后,一板一眼,忽視幼兒與生俱來的自由性與創造性。在新的教學理念的熏陶下,通過自我反思與總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堅持體驗、感受、創造為主導,激發學習興趣。
以小班學習《小小蛋兒把門開》童歌為例。在正式學習之前,我為幼兒精心準備了很多蛋殼玩具,同時為更加形象生動,在蛋殼上畫上符合幼兒認知水平的活波可愛的蛋寶寶。不出所料,蛋寶寶一出現,立刻吸引了幼兒的注意與興趣。恰在此時,蛋寶寶前面的多媒體大屏幕播出小小蛋兒破殼而出的動態畫面,并飄出幼兒奶聲奶氣的歌曲,讓幼兒很快融入學習氛圍之中,加深其對歌詞的認識與理解。在感受實物、欣賞作品與傾聽歌曲的同時,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去探索欲與求知欲,使其急切想知道蛋兒打開門之后的事情,并就此展開探討。整個教學過程中輕松自在,氣氛活波生動,幼兒很多就掌握歌曲。在把握動作時,我沒有刻意教授,只是適當點撥與提示,幼兒情不自禁隨著音樂翩翩起舞。一群活波可愛的小雞現象展示在我們面前,雖然其動作不甚完美,但形態著實可愛之極。幼兒從一個被動接受者華麗轉身,變為積極參與者,極大激發了其學習興趣,培養創新能力。
二、營造愉悅氛圍,激發探索能力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認為,發現法能激發智慧潛力,培養內在動機,有利于學會發現的技巧以及記憶的保持。幼兒年齡小,心智不成熟,自我掌控能力弱與忍耐力差,無法長時間專注于某一件事情,特別遇到一點困難與挫折是容易放棄。同時抵御外界誘惑能力弱,一有風吹草動,極易轉移注意力,開小差。所以需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創設利于幼兒探索與發現的環境,進一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取得成績的喜悅,激發探究欲望,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一次大班教學過程中,由于所教音樂存在一定難度,部分幼兒無法理解與掌握歌曲的節奏,因而閉口不唱,心理產生絲絲抵抗情趣,這嚴重阻礙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此問題也困擾我一段相當長的時間。直到一次在中班的學習語言節奏的課程中,所遇問題迎刃而解。通過仔細觀察,我發現幼兒能夠較快的掌握語言節奏,與音樂配合相當默契,故學習熱情較高。通過不斷摸索實踐,總結一套有利于掌握語言節奏的學習方法,即語言節奏訓練法。換而言之,就是先進行語言節奏的訓練,找出歌曲中節奏的難點,并解決這些難點,才進入歌曲練習。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切分節奏(|x xx︱x xx︳)時,一些幼兒不知所從,這時我引導其按一下步奏探索:首先,組織幼兒做喜歡的“劃龍舟”的游戲,引導他們感受與尋找上述節奏,并以獎勵為號召,其獵奇心與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嘰嘰喳喳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如小朋友摔倒時︱哎喲啊︱、比賽吶喊︱加油阿︱等,讓其從身邊尋找相同切分節奏,逐漸理解與把握,然后將歌詞中的切分節奏唱出來。以探索的方式引導幼兒尋找切分節奏,并以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說明,充分激發與調動幼兒的主動性,培養其探索能力。
三、改變教學模式,培養創新意識
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很多幼兒老師采取其教一句,幼兒緊隨其后唱一句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不僅枯燥乏味,而且扼殺小孩想象力與創造力。在系統學習幼兒教育的相關理論與知識后,特別是柯達伊的音樂教學法,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于是潛心摸索有效的音樂教學方式。
由于人類發育的階段性特征,幼兒不具備抽象思維能力,故先以具體事物為導入,將客觀具體事物形象映入腦海,助其理解。如在大班教授《小雪花》時,特意選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借助具體雪花來理解歌曲。上課前,我先咨詢幼兒的意見,問他們是否愿意到校園內欣賞漫天雪花。幼兒愛玩天性暴露無遺,話音剛落,不少小孩也伸長脖子看著窗外,急不可待之情油然可見。隨著,我有組織地將他們領到走廊上,他們看到漫天飛舞著晶瑩的雪花,迫不及待地跑到雪地里,伸出雙手去接小雪花,觀察其顏色、形狀,甚至部分小孩玩起雪仗。接著我逐漸引導幼兒去觀察雪花從天空輕輕飄下來的情境與周圍的景色,要求他們將如此美麗的景色畫在繪畫本上,并且教他們在旁邊寫一首優美的小詩。不出所料,幼兒學習熱情高漲,并且陶醉其中,于是我開始彈奏《小雪花》,立刻引起其共鳴,學習興趣頓時高漲。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不僅很快學會了歌曲,而且學著小雪花的樣子張開手臂輕輕舞動,可愛之極。幼兒是想象力與創造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采取較為開放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其自主性,進而培養創新意識與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慧萍﹒芻議創新音樂活動促進幼兒音樂教學[J]﹒時代報告,2012(4)
[2]李晶﹒論幼兒音樂教育活動之設計[J]﹒學術交流,2012(6)
[3]雷文敏﹒淺談音樂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J]﹒幼教論壇,2014(5)
[4]譚美微﹒幼兒音樂教育中的節奏感知與表達[J]﹒科教文匯,2015(2)
[5]王唯唯﹒淺談幼兒音樂教育的方法[J]﹒音樂時空,2014(3)
[6]劉惠﹒淺析如何提高幼兒音樂教育的有效性[J]﹒教育導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