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仁紅
【摘要】藥理學是高等醫學教學中的主干課程,是聯系臨床與基礎、醫學與藥學的橋梁學科。藥理學課程信息量大,內容抽象,系統性差,知識零碎,學生主動參與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不高。因此,青年教師要上好藥理課,須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針對藥理學課程的特點,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藥理學 ?青年教師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174-01
藥理學是高等醫學教學中的主干課程,同時也是聯系臨床與基礎、醫學與藥學的橋梁學科。它既要闡明藥物的作用及作用機制,為臨床合理用藥、藥物發揮最佳療效、防治不良反應提供理論依據,又要研究開發新藥、發現藥物新用途,同時還要為其他生命科學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和研究方法。藥理學內容繁多,系統性差,知識抽象零碎。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果照抄照搬就會顯得枯燥無味,容易形成填鴨式教學,使學生覺得繁瑣、抽象,枯燥,缺乏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針對藥理學課程的特點,青年教師需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一、藥理學課程分析
藥理學是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及作用規律的學科。它既研究藥物對機體的作用及作用機制,也研究藥物在機體的影響下所發生的變化及規律。它是以基礎醫學中的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為基礎,為防治疾病、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科學思維方法,是聯系臨床與基礎、醫學與藥學的橋梁學科。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相關科學的發展、藥理學的發展亦日新月異,每年都有大量新藥投入臨床使用。因此,只有熟練掌握藥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巧妙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將知識融會貫通,才能適應藥理學的不斷發展變化。
二、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校的青年教師學歷、學位很高,但作為教師的綜合專業素養不高。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大多青年教師重科研,輕教學,專業知識厚重,但教育理論知識嚴重缺乏,經常忽略學生的存在,只聽教師滔滔不絕,很少看到師生互動與交流,課堂氣氛沉悶。(二)青年教師大都沒有經過嚴格的教育教學專業訓練,因而教學經驗缺乏,教學能力和教學技能不強,駕馭課堂的基本功嚴重不足,不能有效地解決教學問題,大學教師角色的適應力較差。(三)很多青年教師功課準備不足,沒有很好地鉆研教材,對教材吃不透,取舍不當,重難點不突出。不能深入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尤其對學生的思想狀況、心理特點以及知識水平把握不多不深,因而課堂上難以引發學生共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四)不少青年教師缺乏課程資源整合與利用意識,不能將本專業知識與其他學科、臨床病例以及其他網絡熱點問題進行有機整合,課堂內容單調乏味,缺少前沿學術動態,缺乏理論聯系實際、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課堂教學很難做到深入淺出。(五)很多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單一,簡單地背誦課件,不能有效地加以擴展知識和引導啟發學生創新思維,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師生缺乏互動與溝通,學生課堂氣氛不活躍,課堂效率低下,難以完成教學任務。
三、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
青年教師既沒有老教師的深厚功底,又沒有他們豐富的教學經驗,要想上好一堂藥理課,讓學生喜歡聽、喜歡學,必須做到以下幾點。(一)了解我們的教學對象。教學工作是教和學的過程,是師生之間的共同活動。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教師的教學效果,最后都要落實到學生身上。因此需要深入了解學生實際,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學習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如臨床專業的學生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臨床實際病例分析,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為學生日后走向臨床打下堅實的基礎。如基礎專業的學生,可以適當的介紹本學科的最新前沿動態,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護理專業的學生,重點介紹藥物的藥效,不良反應及相應的處理措施,確保臨床安全用藥。(二)準備教學內容。所謂“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要熟悉和掌握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材內容,并根據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藥理學是一個橋梁學科,不但教師熟練掌握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每個章節的具體教學要求,還要對生理、生化、病理、病生等基礎專業的知識甚至臨床內、外、婦、兒等科的疾病廣泛深入理解,才能通過分析、理解、歸納、整合,掌握住關鍵,抓住教材中的注意點。(三)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指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各種教學方法都是在一定的教學實踐中產生的,都是為一定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服務的,因而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局限性。因此,教師應從教材的需要出發,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優化組合,靈活地設計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創造性。俗話說“好的開頭意味著成功的一半”。比如,β-內酰胺類抗生素這章以弗萊明如何發現青霉素的故事為開始,這樣的導入能迅速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新課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到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時,可以引入臨床典型的病例,一個心衰的患者應用強心苷治療發好轉后,進而發生強心苷中毒急救的過程,通過這個案例可以有助于學生對抽象、繁瑣的藥理學知識有清晰、直觀的認識,加深學生對藥物的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等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在臨床工作中合理用藥打下堅實的基礎。再比如講到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作用機制時,可以充分利用色彩、聲音、動畫等形式以直觀、新穎、活動的圖像和畫面展示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全過程,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青年教師應根據藥理學的特點,勤奮鉆研教學教法,不斷充電,不斷提高,就一定會上出一堂令學生喜歡、易理解、易接受、易掌握的課。
參考文獻:
[1]董世芬,張碩峰,吳金英,等.案例教學法在護理學專業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藥教學,2012(02):19.
[2]郭云輝.淺談中醫院校藥理學教學改革的思路[J].當代醫學,201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