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幸
【摘要】行業特色型大學是在中國特定歷史時期發展形成的一類大學[1],作為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的一個重要特色,在服務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歷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做出了積極卓越的貢獻。但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定位不明、盲目整合的問題,如何建設行業特色型大學值得我們思考。
【關鍵詞】行業特色型大學;內涵;問題;思考
一、建設行業特色型大學內涵
行業特色型大學,特指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前隸屬于國務院某個部委(比如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等)。具有顯著行業辦學特色與突出學科群優勢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簡稱“行業特色型大學”。此類高校大致有三種分類:
一是由其它部委劃歸至教育部直屬的大學:盡管不歸原來的部委直屬,現在改為教育部直屬,它們依舊輝煌并繼續以往的盛名和影響力,比如,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
二是歸屬部門辦學:比如,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業和信息化部所屬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等。
三是被劃歸到了地方政府管轄:它們中的不少高校行業特色鮮明,甚至代表了中國行業權威,“外經貿”、“理工”、“科技”、“工業”等有鮮明時代特色。
行業特色型大學是在中國特定歷史時期發展形成的一類大學[1],其特征是具有顯著的行業背景、專才型的人才培養理念、相對集中的學科分布等,作為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的一個重要特色,在服務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歷程中,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做出了積極卓越的貢獻。[2]
行業特色型大學歷來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高等教育領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3]
二、行業特色型大學存在的問題
(一)定位不明,在競爭中處于劣勢。
在高校發展過程中,行業特色型大學傾向于只注重其特定的行業服務,卻忽視了區域社會服務的功能。特定的行業發展由行業特色院校支撐,這些院校兼具合作的聲望和經驗,但是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自身卻喪失了將自身的特色轉化為優勢的能力,行業特色型大學定位相對模糊,導致其在參與行業創新體系建設中缺乏某種主動性與責任感,不能發揮自身的創新功能與特色優勢,導致其在競爭中處于劣勢。
(二)盲目資源整合,特色趨于淡化
因為缺乏合理的指導,在學科設置上過于急功近利、盲目跟風,學科設置過于分散,影響到優勢學科專業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質量。這種重視形式,忽視質量的做法,導致部分高校重復化學科建設、雷同化專業設置,很多院校傳統上具有優勢的特色學科、專業規模不到1/3,使學科、專業特色逐步喪失。由于缺少資源的有效整合,導致有限辦學資源的分散,特色學科、專業的發展面臨窘境。
(三)與行業部門關系疏遠,共建徒留形式
隨著教育資源整合的進行,行業特色型大學與原行業部門之間的聯系逐漸減少,行業對高校的作用逐漸消失。行業特色型大學開始朝著綜合性大學的路子發展,同時這也導致行業特色型大學與行業部門關系更加疏遠,即使教育部門與行業管理部門采取了拯救措施,但是大多數依然徒留于形式。因此行業特色型大學面臨失去政府、企業和政策資金的支持,影響了行業特色型大學的發展,阻礙的此類學校創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高等教育全面發展。
三、行業特色型大學建設的思考
(一)明確行業特色型大學地位
行業特色型大學是我國高等教育進一步發展契機和戰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不斷地參與世界競爭,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這對行業特色型大學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世界新形勢要求高等教育在滿足不同類型產業、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等方面應更具多樣性。雖然世界主流是建設綜合性大學,但是建設行業特色型大學,發揮其特殊貢獻功能,是豐富國家高等教育體系,也是促進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行業特色型大學應當以嶄新的姿態在我國的高等教育戰略體系中占據一個突出的位置,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中間力量。因此,國家各級領導部門應當重視行業特色型大學的發展,以學校為依托,全面支持其發展。
(二)合理整合資源,維持特色本質
現今的行業特色型大學由學科專業化、對口服務走向學科多樣化、服務面廣的道路。但是,這樣的發展并不能發揮這些大學的特色優勢,反而會阻礙自身的發展。行業特色型主要指學校設置學科具有特色,為此,學校應改善學科布局,圍繞自身的學科特色,建立相應的學科特色群,不應盲目新增、刪減學科,為使此類高校更具特殊性,應加強傳統特色學科,謹慎對待新增學科,全方面增強學校的競爭力,在眾多高校中脫穎而出。同時行業特色型大學不能因循守舊,需要其在發展的社會中尋找新內容,打造社會認可度高的新學科,同時,加強新舊學科的碰撞與相互滲透,使行業特色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比如對外經貿大學的特色學科是國際貿易,但該校非常注重相關與相鄰學科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國際貿易為核心,經濟學、管理學、法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等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相互支撐,構成具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科特色的學科群。[4]
(三)探索并建立行業特色型大學與行業部門之間的長效聯系機制
行業特色型大學與行業之間是魚與水的關系,與行業部門的溝通與聯系是其發展的動力和基礎。在我國,政策可以推動一些措施的實施,因此國家要完善有關行業特色大學法律法規以及優惠政策,引導行業與大學建立長效機制,如為此類高校提供專項資金,使行業特色型高校的發展有財政上的保障。與此同時,行業特色型大學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準確定位,加強與行業部門的聯系,根據國家的政策引導,積極探索促進自身發展的有路徑,比如與行業部門合作共建項目,引進高校的人才到企業,同時企業為高校提供平臺,如此合作才能相互促進。
參考文獻:
[1]行業特色型大學需引領行業發展,新華網[EB/OL].[2015-6-12]. http://www.bj.xinhuanet.com/bjyw/2012-12/13/c_114016170.htm
[2]高水平行業特色型大學發展論壇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EB/OL].[2015-6-12].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485/201212/145641.html
[3][4]王亞杰.關于行業特色型大學建設的思考和建議[J].中國高教研究,2009(5):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