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和呼聲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節能減排成為了世界共同研究的課題之一。本文在對出版行業踐行低碳發展意義做出論述的基礎上,結合當前我國出版行業發展的現狀,就低碳經濟視角下出版行業的發展策略進行研究,以期出版行業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出版行業;低碳經濟;現狀;意義;策略
【作者單位】時致衡,貴州行政學院經濟管理系。
在低碳經濟時代,各行各業發展模式逐漸由高碳轉向低碳,出版行業也因此邁向了低碳發展的時代,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相關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出版行業踐行低碳發展的意義
1.低碳出版順應行業發展的規律及要求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行業的發展規律要求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相符。對出版行業而言,低碳發展為之提供了新的增長方式,改善了整個行業的格局,使其呈現出低耗、環保、和諧的發展態勢,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從古至今,我國書業始終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每一次變革無不與生產力的提高息息相關。因此,新的歷史時期,出版行業應與現代社會生產力相符,制訂新的行業發展標準和方向,即低碳發展。在此過程中,轉變原有的產業模式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顯得尤為重要。高科技引領的數字出版模式滿足了這種需求,因此,無論是從競爭與發展的角度出發,還是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低碳應被視為生產發展的基準,是全世界范圍內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2.低碳出版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輸送動力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社會主義文化上的建設力度逐步增強,出版行業作為文化信息傳播的使者,體現出的發展水平映射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強弱。就目前我國出版行業的發展而言,出版逐漸走出國門邁向國際,發出了中國聲音,塑造了中國形象,不斷使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得到世界的認可,但是必須承認中國出版行業的發展仍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出版是一個系統化生產的過程,其所涉及的環節繁多、面廣,高碳現象在該行業中頻頻出現,影響了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為減弱甚至消除這種影響,出版行業力爭與世界同步,走低碳發展路線。低碳出版正是契合了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本質,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輸送了源源不竭的動力,加速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步伐,理應得到推廣和踐行。
二、低碳經濟視角下出版行業的發展現狀
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引領了出版行業新的發展方向,也對出版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出版變革成為必然。反觀低碳經濟視角下我國出版行業的發展現狀,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困難重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環節問題重重
出版所涉及的環節眾多,高碳排放現象亦是頻頻出現。例如,部分出版單位對圖書或報紙的出版要求不明確,過分追求美觀,檔次實用性并不強,出版設計和選用紙張時忽略了對紙張本身特性的考慮,一味使用高成本、高消耗的雙膠紙、銅版紙等,造成紙張浪費;部分出版印刷企業生產技術落后,仍采用傳統的印刷模式,人員操作管理不到位,導致環境污染現象以及資源浪費問題頻頻發生,亟待解決;除此之外,很多企業的低碳消費意識匱乏,為高碳生產行為的繼續提供了更多可能。
2.數字出版落實不到位
近年來,雖然我國逐步加大了對出版行業的調控和監管力度,使數字出版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并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可,但是很多企業基于對生產成本、建設環境等因素的考慮,并不愿意踐行數字出版,致使數字出版無法大面積推廣開來。這在經濟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勢必會影響企業的發展乃至整個行業的發展。
三、出版行業低碳發展的實施要求及措施
出版行業力求低碳生產是一個系統化發展的過程,應體現在出版的各個層面,結合現代先進技術的運用,構建出版新模式。作者提出了一些低碳出版的實施要求和措施,以供參考。
1.低碳生產改造
低碳生產改造是出版行業實施低碳、綠色發展戰略的關鍵環節,是解決傳統出版模式高消耗、高污染問題的重要舉措,應體現在圖書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
第一,合理選用紙張。根據相關統計數據研究分析,造成高碳出版問題的主要因素在于紙張的選用上,圖書出版者應在此環節力推低碳生產。出版社設計圖書開本時,在非必要的情況下,要盡可能采用標準設計,減少紙張浪費。合理地選用紙張還需要出版社消除奢靡之風的影響,提高紙張的回收再利用率,不應任性追求高檔或艷麗紙張的使用。
第二,低碳設計。出版設計師要在遵循簡約、環保原則基礎上,設計圖書內容結構、印刷樣式、外包裝等,將低碳理念導入整個設計過程中。一個簡約而環保的低碳設計,既能滿足現代經濟發展的需求,助推經濟增長,又能節省出版社生產成本,有利于提高出版社的市場競爭力,從而達到社會利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第三,低碳印刷。圖書或報紙等印刷是出版社高碳量排放的主要環節,實施低碳印刷有利于改善出版行業高消耗、高污染的現狀。在此過程中,出版社應樹立正確的低碳印刷意識,深化對低碳印刷重要性的認知,盡量降低非必要印刷數量,減小能源消耗以及環境污染排放量。另外,出版社還應加強對現代科學技術的使用,轉變傳統油墨、三廢、覆膜等印刷方式,消除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力推環保印刷技術,如使用水性、醇溶性等環保型油墨,即滿足了印刷要求,又保護了自然環境。這些都是基于出版社層面的環保印刷措施,國家或政府層面還應加強環保印刷的監管力度,堅決打擊一切盜版印刷物,規范、整頓市場經濟行為,制定并實施完善的污染排放、治理標準和制度,取締一些產能落后的企業,將自然環境保護落實到實處。
2.發展數字出版
數字出版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其憑借信息量大、攜帶方便、推行速度快等優勢,已然成為出版行業發展的主方向。數字出版實現了出版行業的數字化,適應了信息化時代發展的需求,營造了出版行業良好的發展態勢。數字出版模式的推行和實施,帶動了出版行業整個產業鏈條的變革,使之逐漸實現數字化、信息化。數字出版為出版行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傳統出版社應當機立斷,牢牢抓住此次發展機遇,要深入了解數字出版的意義和內涵,全面推進數字出版的實施,進而引導整個產業的變革;還要大力加強人才培養力度,優化、整合出版資源,提升自身的數字化管理水平。出版社之間可以采用強強聯合的方式,構建數字出版戰略同盟體系,優化產業結構,優勢互補,相互促進數字化建設。
3.倡導低碳消費
倡導消費者踐行低碳消費也是推動出版產業由傳統出版向低碳出版轉型的重要舉措。在整個出版體系當中,無論是出版社還是信息接受者都可被視為消費活動的主體。
對出版社而言,其消費的項目主要包括紙張消費、技術消費等。倡導出版社進行低碳消費,需要企業自身和政府協同努力才得以實現。出版社雖是文化傳播的使者,但從行為本質上來講具有一定的商業性,因此難免更顧及自身的利益。踐行低碳消費,短期內可能會造成生產成本的增加,但是從長遠的角度看,低碳消費無疑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保障企業穩定發展的必經之路。由此出版社應樹立正確的低碳消費意識,立足長遠發展,權衡其中的利益得失,適度加大低碳出版的投入力度,在消費層面上踐行低碳出版。另外,為進一步倡導、引導低碳消費,政府應制定、出臺一些行業相關的低碳出版支持政策,大力宣傳低碳出版概念,鼓勵出版社的低碳出版行為,推動出版產業調整和優化,充分發揮自身應有的助推和輔助功能。
對信息接受者而言,其消費主要是指報紙、期刊圖書等購買行為。信息接受者的非生產性消費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是產業良性發展的根本。因此,廣大的出版產品消費群體應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和低碳消費意識,全面了解低碳消費理念和意義,在可承受的范圍內讓渡部分消費投入,繼而為低碳出版行業輸送源源不斷的動力,刺激出版社的低碳出版行為,助力低碳出版行業的發展。
[1]劉貝貝. 上海:國內率先探索和實施綠色出版戰略[J]. 杭州(下旬刊), 2010(10).
[2]王燦發,侯欣潔. 低碳經濟與出版強國的建設[J]. 中國出版,2011(4).
[3]謝明禮. 關于綠色出版、循環出版和低碳出版的幾點思考[J]. 編輯之友, 2010(9).
[4]徐哈軍. 淺談數字出版戰略聯盟商業模式的構建[J]. 編輯之友,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