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應該隨之改變,不能墨守成規,而應該接受現在的新思想新方法。尤其是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高中對于學生是非常重要的時期,教師根據新課改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既是對學生的負責,也是對工作的認真。本文主要探討了新課改的背景下化學教學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化學新課程改革更加健康地向前推進。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教學方法
新課改以來,很多學校都實施了新課程教學,開展實踐活動、開展研究性的學習等課程改革的理念已經逐步深入人心,廣大教師對于新課改研究的意識已形成,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總結出一個適應高中化學的教學方法也是老師們仍然在探索的問題。高中化學是理科高考的學科之一,高考中的題型均是以元素和化合物知識為主,分數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要儲備大量的知識信息。因此,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刻不容緩。
在新課程改革下面對的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才能使課堂教學的效益最大化,教師如何才能夠在遵循教學活動的條件下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教學成果,這就要求教師擁有有效的教學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去有效地學習,這就是我們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目前教學方法中影響教學的因素
(1)教學目標的單一化。我們的教學方法往往只是單純地關注學生的認知,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受到以往的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只是重視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應試教學,這種教學使課堂的學習氛圍死氣沉沉,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起來,老師和家長不得不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來提高學生的成績,這就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2)在以往的學習中學生不是教學的發展中心,其實教學這個事件發生的主角應該是學生,但是以往的課堂卻不是這樣,往往是以老師和課本為重點,學生的學習不是一個主動的學習的過程,而是被動的學習,這樣被動的發展過程嚴重地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這樣的發展使學生的個性受到了限制,使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受到了限制,而且最主要的是這樣的學習效率往往非常地低下。
(3)合作學習只是表面的形式,改革以來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分組合作學習,這對于老師而言是一個重大的改革,然而在現實的操作中,大都流于形式,這樣的課堂在表面上看,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課堂的教學熱熱鬧鬧,但實際的教學成果,學生并沒有學到什么東西,教師也沒有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追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師沒有真正地掌握新課改的精髓,只是一種搞形式主義。
二、新課程理念下有效教學的合理性建構
師生交流互動是新課改的本質屬性,交流互動是實現教學長遠的共同發展,在交流溝通的過程當中,師生雙方互相交流經驗和知識,既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又能夠得到心靈的發展。
互動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動,互動的內容不僅僅是課本知識的學習,還有生活經驗的互動,生命意義的領悟,從而達到在情景上直觀生動的教學情境,是融洽和諧的人文環境,是發人深省的問題背景。
在互動的背景之下,以學生為主體,而不是教師和課本,學生是一個發展中的人,學生自身的發展是有規律的,為了強化教學,教師應該掌握高中學生這個特殊的年齡段的學生的發展特征,從而堅信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地成長。這個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學生自己學習的過程,還應該有教師的大力配合,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作為一個旁觀者可以時時刻刻都有一些建議告訴學生,而且還能夠不斷地鼓勵他們。
教師一方面需要打破之前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方式,另一個方面應該使得整個的教學過程自始至終都充滿主動學習的氣息。教師在整個教學的過程當中都應該重視過程,應該重視學生學習的體驗,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創建一個情景從而使得學生有強烈的想要學習的興趣。除了按部就班的學習方式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積極地促進各種技術手段的協同互補,從而使教學技術體系整體協調地發展。
三、新課改下中學化學有效教學的策略
(1)采用興趣教學法,新課程標準中要求要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才是學習中的最好的老師,新課改的課本也是根據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編寫的,需要運用到興趣化的教學策略,從而使學生有學習化學的興趣。
在化學的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實驗法,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會激發自身想要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還有設疑法、競爭法、開展課外活動法都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上打下堅實的基礎。
(2)生活化教學法,在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要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這也是我們想要學以致用的最重要的關鍵。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夠僅僅局限于課本,我們學習知識的目的就是學以致用,特別是化學這么一個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所以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分析化學,將化學與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結合起來,學會依靠我們所學習的知識解決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深刻地認識到化學離不開生活的概念,所以實施生活化教學非常有必要。
在進行生活化教學的時候需要進行角色對換,這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在教學的時候多多地舉一些與現實相關的例子,使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學以致用。要關懷到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后進生,使他們共同進步。
(3)信息化教學策略,當今社會在處于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若是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要實施信息化教學。信息化教學策略最終目的是讓學生不再是信息簡單機械的接受者,而要讓其成為信息的運用者,在互動和主動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信息的教學中,教學內容不僅僅是局限于課本上的內容,也應該緊跟著化學的發展,了解到世界的發展動態,在了解的過程中也不僅僅是口授耳聽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探討、上網等方式,這不僅能夠擴大知識面,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崔允淳,張 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王祖浩,王 磊.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張 璐.略論有效教學的標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11):37—40.
(作者單位:重慶市綦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