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豐等



摘要 對廣東省植保機構和隊伍發展現狀進行了全面調查研究,分析了廣東省植保機構和隊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強化植保機構和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植保植檢;機構;隊伍;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S4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08-306-02
廣東省是農作物病蟲草鼠害等有害生物(以下簡稱病蟲害)多發、重發、頻發地區,防控好病蟲害是植物保護工作的主要職責。植物保護是公益性、公共性、社會性防災減災事業,植保機構隊伍是植保事業科學發展的基礎,是建設現代植保體系主要內容,事關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農民增收[1-2]。為此,省植保植檢總站和省農業有害生物預警防控中心組織了全省植保機構和隊伍現狀調查,以期全面分析我省植物保護機構隊伍現狀、存在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1 研究方法
植保機構數據來源于2013年度省植保植檢總站組織的針對全省植保機構的全面調查,由省級下發調查表格,主要調查內容包括植保機構名稱、數量、性質、經費等情況,采取省、市、縣三級逐級填報和分級匯總的方法上報數據。
植保隊伍數據來源于2014年度全國植保專業統計系統中植保系統人員情況統計報表,主要統計項目包括省級、市級、縣級和鄉級植保隊伍人員總數、按分工不同各類人員數、按學歷不同各類人員數、按職稱不同各類人員數、專職植檢員數、培訓植保技術人員和農民期次人數,報表為每年年底統計上報一次[3]。
2 結果與分析
2.1 全省植保機構發展現狀 全省植保機構情況見表1。
調查結果表明,全省共有地級市21個,縣市區119個,有植保機構(含內設)的地級市21個,占比達100%,有植保機構(含內設)的縣市區90個,占比為76%。共有地級市植保機構23個,其中機關內設植保機構2個,參公管理植保機構9個,行政類植保機構1個,公益類植保機構11個,市級植保機構以公益類為主,其次是參公管理事業單位。縣級植保機構117個,機關內設或參公管理事業單位14個,行政類事業單位12個,公益類事業單位90個,其他類單位1個,縣級植保機構以公益類事業單位為主,占總數的77%。
2.2 全省各級植保專業隊伍發展現狀
2.2.1 全省植保專業隊伍發展現狀。
據統計,2014年全省植保專業隊伍共有2 345人。按照崗位分類來看,技術干部(人員)為植保專業隊伍的主體,占68%,行政干部(人員)占15%,其他人員占17%(圖1);按照學歷來看,大、中專學歷人員占大多數,占全部人員的64%,本科及以上學歷占25%(圖2);按照職稱來看,農藝師和助理農藝師為植保專業隊伍的主要職稱層次,占54%,推廣研究員和高級農藝師僅占10%,其他人員(無職稱)占36%(圖3)。
2.2.2 省、市、縣、鄉四級植保專業隊伍發展現狀。廣東省、市、縣、鄉四級植保隊伍現狀調查情況見表2~4。
省級植保隊伍共有42人,其中:技術干部25人,占比60%;本科及研究生學歷的35人,占比達83%;推廣研究員和高級農藝師27人,占比達64%。統計數據表明,省級植保隊伍具有很高的專業能力和水平,主要表現為技術干部比例合理,學歷層次高,職稱資格高,技術能力強。
市級植保隊伍共有169人,每個地級市平均8人(按21個地級市計),其中:技術干部107人,占比63%;本科及研究生學歷的114人,占比達68%;推廣研究員和高級農藝師44人,占比達26%。數據表明,市級植保隊伍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主要表現為技術干部比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高級技術職稱人員占有一定比例。
縣級植保隊伍共有862人,每個縣(市、區)平均7.2人(按119個縣、市、區計),其中技術干部599人,占比69%;本科及研究生學歷的255人,占比29%;推廣研究員和高級農藝師107人,占比13%。數據表明,縣級植保隊伍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水平,技術干部比例合理,本科及研究生學歷人員有一定比例,但高級技術職稱人員比例明顯偏低。
鄉級植保隊伍共有1 272人,每個鄉鎮0.8人(按1 585個鄉鎮街道計),其中:技術干部855人,占比67%;本科及研究生學歷的174人,占比14%;推廣研究員和高級農藝師40人,占比3%。數據表明,鄉級植保隊伍專業技術水平較低,突出表現為“兩低”,即本科及研究生學歷人員和高級技術職稱人員比例低。
3 存在問題
3.1 植保機構還不夠健全、統一和強大 根據調查結果,地級市植保機構設置較為健全,覆蓋率達100%,但是縣級植保機構設置覆蓋率較低,僅為76%。植保機構設置分類較為混亂,有機關內設植保科(股)、有參公管理事業單位、有公益類事業單位,需要進一步統一和規范。有的地方植保機構分設過細、職能分散,有植物保護站、植物檢疫站、病蟲測報站等,應進一步整合歸并,做大做強。
3.2 基層植保隊伍還不夠壯大、水平不夠高 根據調查結果,縣、鄉兩級植保專業隊伍還不夠壯大,特別是鄉級植保人員不夠,平均每個鄉鎮還達不到1人。縣級和鄉級植保隊伍學歷層次偏低,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資格人員很少,專業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4 對策建議
4.1 進一步健全植保機構 植保機構是開展植保事業的基礎和前提,要把植保機構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必須實現植保機構在有農業生產的縣、市、區全覆蓋。必須進一步規范植保植檢機構屬性,統一設置為參公管理事業單位或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必須進一步整合植保植檢相關工作職能,設立職能整合度高的植保植檢機構,盡可能統一機構名稱,例如植保植檢總站(站)。
4.2 進一步壯大植保人才隊伍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植保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力量,要把植保人才隊伍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必須增加植保專業技術人員,配齊配強基層特別是鄉級植保技術人員,力爭每個鄉鎮達到2人以上。必須強化植保專業技術培訓和職業教育,不斷提高植保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學歷和技術資格層次。
4.3 進一步加大植保事業建設投入 資金投入是開展植保事業的根本保障,植保工作是一項公益性、公共性和社會性事業,要加大資金特別是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必須保障植保人員工資待遇,要達到同轄區同級別公務員的水平。必須保障必要的植保工作經費,因為植保工作是一項必須深入基層、田間開展調查的工作,需要獲取第一手的調查數據,才能準確監測預警及指導防控和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郭海明,張政兵,歐高財.湖南現代植保建設之管見[J].中國植保導刊,2014,34(11):68-69.
[2] 李明立,楊久濤,王增君,等.加快推進現代植保體系建設勢在必行[J].中國植保導刊,2014,34(12):69-73.
[3]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植物保護統計技術與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