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王建方
【摘要】高校學生管理直接影響著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對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就業都有重要影響,直接影響著我國在新時期的人才培養質量。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充分運用時代優勢,促進大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已經成為目前高校人才培養的關鍵問題。因此,本文從構建學生管理信息上報體系、增強學生管理的協調性、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全面探究了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構建策略。希望以此促進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新形勢 學生管理 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028-01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際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我國若想在這種新形勢下取得競爭優勢,就必須關注人才培養的質量。目前,我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和往來日益增多,這就要求人才在實踐能力和知識結構方面更加國際化。因此,為了提高高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必須革新那些落后的教育體制、教學觀念、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完善學生的人格,進而滿足社會在新時期的人才需求。當然,在推動教學內容、教育方法和課程體系改革的同時,還應全面探索有效的學生管理模式,提高學生的管理效率。構建一個科學、有序的管理體系。
一、構建學生管理信息上報體系
信息管理是實現師生溝通、加強師生聯系的重要途徑。因此,高校必須構建完善的信息上報體系,及時收集和處理學生的意見、呼聲及心愿,從而增強各方交流,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構建科學的信息網絡,及時聆聽學生的心聲,可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疑惑,從而加強防范。構建和完善學生管理信息上報體系,首先可以創建信息網絡小組。由小組成員負責收集和整理班級學生對學校管理的意見與建議,及時反映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并定期向老師和輔導員匯報信息,增強師生交流,做到防患未然。其次,要建立年級信息收集中心。安排相關人員收集、整理、上報本年級學生的情況,從而了解本年級學生的動向,并核實各班級學生上報的信息,增強信息的準確性。最后,還要建立學院信息處理中心。該部門主要負責收集和分析本院系各年級上報的信息,及時了解本院系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并認真研究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并定期向學校反映信息收集情況,提交處理結果報告。
二、增強學生管理的協調性
若要增強學生管理的協調性,就必須構建一個層次分明、結構嚴謹的管理體系。首先,要建立由校黨委統一領導的決策管理系統。由校黨委組織成立學生管理工作委員會,整體規劃學生管理工作。該部門主要負責處理有關學生管理的重大問題,各個院系的學生管理部門都要參與其中。這種管理體系可以避免出現黨政管理“兩張皮”的問題,促使行政與黨委共同管理學生工作。其次,要建立以指揮管理為主的二級管理系統,在校黨委指揮下成立學生管理工作委員會總攬全校學生工作,各院系則要在其領導下實行黨政交叉的一體化管理。可以讓各院系主管學生工作的黨總支副書記兼任副院長,執行學生管理委員會的計劃和決議,并以此為依據具體部署本院系的管理工作。最后,要設立專門的執行系統,高校可以設立校學生管理委員會的下屬機構,即學生處。在院系領導的安排下具體協調相關的學生工作。當然,各團、黨、工、政等部門都要積極配合學生處,共同管理,齊心參與。各院系則要安排專職學生干部,并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學生管理,以年級、專業、班級、宿舍為單位,實行輔導員全面負責制,推行學分制。
三、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管理效率,不僅要協調學校各管理部門,還要采取措施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學生的自覺性。首先,要普及法制教育,對學生實行依法管理。學校的穩定是高校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因此,要將學生法制工作視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增強法制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引導學生了解校規校紀,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增強守法意識,并堅決同違法行為作斗爭。并鼓勵學生相互監督,共同創建和諧的校園環境。其次,要加強民主管理,鼓勵學生參與管理。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不僅是被管理者,也可以參與其中成為管理者。讓學生意識到學校的管理宗旨是服務學生,從而增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師生共同參與管理,提高學生管理的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唐代喜,鄧玉伢.試論高校學生管理體制創新[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1
[2]楊和健,程家源,王樹忠,吳邊.加強高校學生黨團實踐 建設創新黨團共建工作機制[J].黃山學院學報,2007
[3]王宜勤.談大學生管理觀念的更新[J].高教管理,2001
作者簡介:
王建方(1987.8-),男,山西長治人,漢族,碩士研究生,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輔導員。
李杰(1987.10-),男,山西省武鄉縣人,漢族,碩士研究生,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輔導員,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