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際,在明確了情感、激勵、情感激勵、正向情感激勵、逆向情感激勵、情感激勵教學策略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情感激勵教學策略的應用問題。集中對逆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用的必要性可行性、逆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應用的原則方法等問題進行了較深入的探索研究。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 情感激勵 逆向激勵 應用的原則方法
【基金項目】本文系天津市“十二五”教育規劃課題資助研究項目“情感激勵教學策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批準號:HE3009)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065-01
情感激勵教學策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研究,前此研究者投入了大量精力。統計結果,我們發現: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該策略應用的意義、原則、方法、評價,且集中于正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的研究,而就逆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則顯得薄弱。根據實際的調研我們發現,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際教學中,逆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一直在為一線教師所應用,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作用不可忽視。正視這一教學實際情況,探討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用逆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存在且應該解決的問題,對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效意義深遠。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逆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是旨在通過逆向的人、事例,達到學生在情感上厭惡否定這些負面的人、事,從而避免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以及品德修養方面產生政治立場上的認識偏差和錯誤。讓學生明晰如果像逆向實例中的人或事去做,將產生什么樣的后果,以威懾、威脅達到引導教育的目的。即通過逆方向的強化,最終達到強化正面效果的作用。
在教學實踐中,所有一線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都在程度不同的運用負逆情感激勵教學策略。逆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的運用與正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的運用是必要可行的,兩者目標是一致。研究表明人是受利益驅動的動物。人去從事什么事,首先取決于他的興趣愛好,其次取決于所做之事對于他的利害,趨利避害,再則取決于他的理想信念及品德修養。堅信科學正確的理想信念,并以此為指導去做人做事,恰恰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著力要去解決的問題。恰當的實例能夠較好的引起學生的興趣。逆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一般是舉出反面的實例,但這沒有違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最終目標,也不會削弱思想政治理論課嚴肅的政治性。逆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與正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運用的目的是一致的。逆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以反面的實例告誡學生如果喪失科學正確的理想信念、僭越做人的理想信念法治道德的底線,將會對個人和社會造成怎樣的危害。以“威脅”、告誡的方法,達到引導教育、強化正確的理想信念道德法制觀念的目的。
運用逆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做到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本。面對好奇心強、思想活躍的大學生,必須充分了解理解尊重他們。馬斯洛的人的需求層次理論有助于加深對此的理解,人的高層次的需求是他人的認可和尊重。尊重學生是搞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前提之一。學生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尊嚴,每個學生都渴望被他人特別是教師的尊重。每個學生又都不愿意他人特別是老師的斥責、嘲諷、慢待和奚落。尊重學生不僅在課上,也體現在課下。尊重成績優良的學生,也要尊重成績稍差的學生。人的智力能力有差異,人的尊嚴無高下。尊重學生,學生的自尊心得到尊重呵護,利于師生間架起情感的橋梁,達理通情,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感染力親和力。尊重學生,才能取信于學生,學生認可了教師,才可能更好地接受、思考教師向他講述的理論觀點。學生的人格尊嚴得不到起碼得尊重,可能形成或加重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教師的心理反感,甚至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教師產生抵觸對抗情緒,無疑會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產生負面影響。
逆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的運用,絕不是簡單的威脅、嚇唬、逼迫,而是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更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如果單純認為逆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就是通過威脅來達到禁止學生想什么、做什么,出發點雖好,可能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要我信的偏不信、不讓我做偏去做、不讓我信我偏去琢磨。如果如此,恰恰背離了我們運用這一策略教學的初衷。我們實際調研發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中確實存在類似問題。人特別是年輕人更推崇自由、強調自我,非常討厭別人指手畫腳。威脅性強制恰恰是說教式的告誡甚至是威脅人們必須如何如何,很容易讓人產生逆反心理,“想用這個東西嚇唬我,我偏不聽!”順應學生的心理、摒棄生硬的威脅強制,教學效果會更好。
運用情感激勵教學策略教學,教師可以適當的以身說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不但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而且具有較強的應用實踐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以更高的思想道德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既“立言”又“立行”。以自己的人生的經驗、經歷與學生進行交流,以增加感染性,拉近師生情感距離。也可以與學生課下較深入的交流,但一定要緊緊圍繞教學,而非自我標榜、或發泄情緒。
情感激勵教學策略運用的原則以往研究者已經進行了多方探討,取得了豐碩成果。如公平公正原則、獎懲結合原則、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原則、真誠關愛原則、平等尊重原則、知情信任原則、滿足需求原則等。除此以外,我們也應當遵循正向激勵優先原則,負面的東西往往容易在人的頭腦中留下印象,當不同的信息交替出現時,人們較重視前面出現的信息。實例列舉與理論闡述結合的原則。情感激勵教學策略特別是逆向情感激勵教學策略的運用,列舉實例不可或缺,但絕不是簡單的舉例釋例,忽略對基本理論的講解。深入系統的理論闡述,結合相應的情感激勵教學策略,輔以恰當的實例,以理服人,不是以例服人,例為理服務。不以例以情代理,科學教育引導,教學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
[1]任江林.論激勵在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5,(5).
[2]唐曼蓮.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運用積極情感提高教學效果的策略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5).
[3]黃藝羨.情感激勵法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中的運用[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2).
[4]牧之.哈佛心理學[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4年.
[5]孫科炎,劉鵬.管理心理學[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2.
[6]徐競草.勸誡語摸透人性[J].領導文萃,2014,(22).
[7]吳曉義,杜今鋒.管理心理學[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
[8]惠曉峰,馮菊香.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人格魅力及其在教學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
作者簡介:
劉閣春(1963.3-),男,滿族,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及思想政治教育,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