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浪潮之下,音樂教育也相應做了很多改進工作。鋼琴教學是音樂專業學生的主要課程之一,該課程的主要特點就是技術性和實踐性比較強。但是就我國目前的鋼琴教學課程來看,很多高校的鋼琴教學模式并沒有擺脫傳統模式的限制,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音樂專業教學體制的完善,無法適應當前的發展要求。筆者針對這樣的問題就我國專業鋼琴教學課程的改革方法方面進行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鋼琴教學;音樂專業;改革;探討
鋼琴教學是一門十分嚴謹和具有獨立風格的學科,該教學既有常規性的教學規律特點,即與常見的教學有共通性,又具備其獨有的教學特征。但是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傳統的鋼琴教學很難滿足當前的人才培養需求。因為在國家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學的目的是要促進學生自身能力的多方面發展;而傳統的鋼琴教學將重點放在學生的鋼琴專業技能方面,學生為了應付學校的這種技能考核,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強化練習獨奏曲。也就是說,教育者沒有從素質教育出發,進行學生的培養,所以學生在其他方面的素質無法得到全面的發展。從發展的眼光看,高校的鋼琴教學應該滿足社會發展對于鋼琴人才的培養的需求,不斷的豐富鋼琴教學的手段,注重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這是鋼琴教學改革急待深入研究的課題和改革的大趨勢。
一、提高鋼琴課程教師的水平
加強鋼琴教學手段的完善和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都需要鋼琴課程教師具備較好的教學教導能力。為了提高鋼琴教師的這些能力,就得對教師的教學進行科學有效的考核和管理。其具體的考核以及管理措施主要有:教師之間對彼此的課堂教學進行學習和探討,通過交流,改進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尤其是對于一些年輕教師,更是要努力的向有經驗或者教學能力比較好的教師多加學習。此外,學校要開設鋼琴教學方面的講座或者公開課,促進鋼琴教學的研究和學習;鋼琴教學的發展是需要廣泛的互通有無,學校還應該將以“走出去”的策略,給教師提供外出學習和進修的機會,以提高鋼琴教師的業務水平;學校要大力倡導和幫助教師舉辦個人演奏會,以此促進教師自我能力的提升;教師的教學考核主要是課程完成、指導學生和教學效果這三個方面,注重這些方面的監督是督促教師認真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學校除了關注教師的專業技能還需要關注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增強教師的責任感。
二、提高鋼琴教師的綜合專業技能,樹立崇高的教育理念
鋼琴教師作為技藝的傳授者,其自身務必要具備綜合的鋼琴專業技能,也就是說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師所具備的技能水平應該能夠達到改編或創作具備藝術欣賞價值的鋼琴作品,教師的創作和實際演奏能力都是確保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此外鋼琴教學作為一種藝術的教學,對于教師的文化修養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教師要通過各種渠道持續的學習理論知識并積極參加相應的學術交流,確保鋼琴學術知識能夠隨時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以最新的教育觀念和創新理念為國家培養出優秀的音樂人才。
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高等職業院校的鋼琴教學的關鍵,教師除了具備專業技能,還要重視其師德水平的提高,教師是言傳身教的主體,教師通過言語講解鋼琴理論知識,通過動作示范傳授鋼琴演奏技能,在此過程之中,教師的感情、意志和道德情懷等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學生,這對于學生的個人道德情操的形成都至關重要。所以教師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走近學生,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變化,以便及時的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造性。
三、改變傳統教育觀念,調整培養目標
相對于綜合性的高等院校和專業性的音樂學院來說,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在音樂教學的廣度和深度方面都處于劣勢。這樣的情況之下,培養的學生可能出現水平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這樣的結果顯然不符合音樂專業培養人才的基本要求,不僅沒有實現培養目的,還導致了極大的教學資源浪費。所以調整培養目標,因材施教才能夠在有限的教學資源能力范圍之內最大限度的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高職的音樂教育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通過鋼琴教育學科的學習為進入社會參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從學生的就業來看,大多數的畢業生是從事初級音樂教師及其他層次、類型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如廠礦、企業文化生活組織者等。也就是說,高職鋼琴教學需要擺脫傳統的教育觀念的影響,要重視學生的文化素質與綜合專業技能的培養,而非將鋼琴課變為單一的專業技能課。
四、改善教學方式
鋼琴教學內容需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才能被學生所掌握并熟練的應用。就目前一部分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學的授課方式來看,其授課形式有所改變,但是授課本質還和傳統教學無異。高職院校的教學方式還不能實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根據授課形式,改善鋼琴教學的方式主要有幾個主要方面:
(一)電鋼琴集體課
集體課主要是針對電鋼琴教學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行講授,因為領會鋼琴理論基礎知識是鋼琴彈奏的前提,比如鋼琴的構造,發音原理,彈奏的基本原理等都是進行鋼琴技能學習需要了解的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不斷提高分析和處理作品的能力,提高學生對鋼琴理論知識的理解記憶。
(二)“一對二”授課
針對兩名程度相當的學生進行輪奏、重奏、四手聯彈訓練。這種授課方式主要是進行即興彈奏與歌曲配奏能力以及合奏訓練,有利于讓學生在學習彈奏的時候有很好的合作和相互交流的機會。教師針對這兩名學生的彈奏情況進行共性的點評和個性的指導,對于學生掌握彈奏技巧來說十分有效,使得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高效的掌握技能,同時能增強熟悉和掌握曲目的基本量。
(三)個別課
該課程能夠最大限度的幫助學生發展個人能力,教師將根據學生的個體特性進行彈奏方法的指導和訓練。由于每個學生的領悟能力和彈奏能力不同,所以教師根據每個人具體情況進行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促進每個學生的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的發展。
五、加強舉出練習,豐富音樂理論
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不能通過單純的記憶,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融會貫通。一般來說加強舉出練習主要包括:感受各類樂曲和聲的效果和旋律的變化,提高分辨能力,為音樂的創作打好基礎;熟練24大小調的音階、琶音和和弦;加強轉調、移調練習;加強自彈自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伴奏技術與配彈能力。
六、采用鋼琴教學法,加強學生基本功訓練
高職鋼琴專業學生的音樂基礎良莠不齊,水平差的需要從基礎的知識學起。所以教學過程中要對每個學生進行考核,然后按照學生的具體特點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措施。“鋼琴教學法”針對的是鋼琴初級階段的學習,主要研究和闡述鋼琴教學的基本內容、基本過程、基本規律、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對于大多數基礎較差的學生,采用鋼琴教學法能加強學生基本功的訓練,有利于學生盡快入門,提高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
七、結束語
隨著音樂教育的不斷發展,新一輪高職鋼琴教學的改革已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課題。身處變革時代,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實事求是、以變治變,大膽探索,逐步形成一種符合高職鋼琴教學自身特點的全新的教學模式和逐步體現出高職鋼琴教育應有的特色與價值。
參考文獻
[1]韓紹杰.高師鋼琴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拓展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8(08).
[2]王焰.淺議高師鋼琴教學形式多樣化的必要性[J].藝術教育,
2008(01).
[3]劉洋.關于高師鋼琴教學方法改革實踐的探索[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1).
[4]楊林嵐.擴招后高師鋼教學改革之我見[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6).
[5]鄧光年.對高師鋼琴教學的思考與建議[J].人民音樂,2006(11).
作者簡介:楊艷(1982—),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附中助教,研究方向:鋼琴演奏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