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華 孫自保 宋連久 朱桂麗 袁慶娟
摘 要: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廣泛傳播,以及對個體可持續發展能力培養的重視,學習能力的高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西藏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地理、歷史環境,整體發展落后,高等教育作為整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樣滯后于我國其他省份。因此,對西藏大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是西藏高校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任務。該文著重探討在大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西藏大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為可以通過培養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大學生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來增強西藏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并輔助提升其專業核心能力,不失為一良策。
關鍵詞:西藏 大學生 學習能力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3(a)-0141-02
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重要內容。關于學習能力的定義,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不同的定義,但一般來說,學習能力是指人們在一定的學習環境下,自我求知、自我發展的能力,人們只有做到了“會學”,才能真正“學會”自己需要的知識。對大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已成為各類高校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西藏地處我國西南邊陲,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地理環境,其整體經濟發展水平還落后于我國其他省份,大學教育同樣滯后于其他地區的高等教育。西藏高校招生對象主要是區內藏族學生,由于教育資源匱乏,教學條件落后,大部分藏族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再加上漢語水平低,這直接影響到他們上大學以后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面對這樣特殊的教育對象,如何有針對性的培養其學習能力,使其畢業后能更好的適應工作崗位,為西藏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成為擺在廣大西藏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任務。
該文主要分析在大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西藏大學生的學習能力,以《產業經濟學》課程為例。
1 培養西藏大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策略
針對教學過程中西藏大學生學習能力表現現狀,圍繞教學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結合提高學習能力所開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培養西藏大學生的學習能力。
1.1 激發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
根據筆者在西藏大學農牧學院實踐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感受,結合對該校老師和學生的實地訪談,了解到西藏高校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根據調查,影響學生學習興趣主要基于兩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基礎知識薄弱,學生難以理解新知識,新老知識對接存在困難;其次是語言障礙,區內學生從小接受母語教育,很多學生從小學才開始接觸漢語,且只限于上課時間使用,日常交流仍然使用藏語,這就造成他們漢語基礎薄弱,有的學生甚至在上了大學后連基本的日常漢語交流都存在障礙。知識的單向流動,使得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習知識的課堂變成了應付考勤、應付考試的機械性場所,學習能力的提高更是無從談起。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讓我學”轉變為“我要學”,為學習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是擺在老師面前的首要任務。
1.1.1 精心設計每一堂課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任何一堂課的教學。第一堂課的設計固然重要,但如果忽視后續課程的教學,必然是曇花一現,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保持。因此,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認真準備每一堂課,是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首要前提。
《產業經濟學》是面向農村區域發展專業本科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課,該課程具有專業性強、涉及經濟學原理多等特點,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知識和經濟學基礎。而數學基礎差是西藏學生的一大弱點。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產業經濟學》的興趣?精心設計每一堂課,是老師要做的首要功課。為了使學生把學習變成掌握知識的樂趣,而不是應付考試的任務,我想應該做到:第一,要以輕松活潑的氣氛來呈現知識內容,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第二,要以通熟易懂的語言來講解,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第三,要結合現實生活中學生熟悉的內容來舉例,拉近理論和現實的距離,讓學生覺得學習這門課程很有用。
1.1.2 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
常見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實驗法、發現法、探究法等。傳統的教學方法以講授為主,西藏大學生由于基礎薄弱,在上課過程中以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還應占一定的比重,但單純的講授勢必會讓學生產生聽覺疲勞,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配合使用多種教學方法。
比如在《產業經濟學》中講到市場集中度的衡量方法時,首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把有關公式及背后的經濟原理講授清楚;接著,通過具體的例子讓學生自己動手來做題,在掌握了理論知識之后,通過相關圖片、視頻資料,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最后,讓學生舉他們熟悉的例子展開討論,討論他們了解的行業在一定的市場范圍內是什么類型的市場結構,應該怎么來測度。總之,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1.3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很多情況下,學生愿意學某一門課程,是因為喜歡上課的老師,讓學生喜歡老師、信任老師,得益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因此,老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一定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對學生有一種責任感。特別是對學習差、不善于溝通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鼓勵和機會,鼓勵他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使說錯了,老師也不要直接批評,最好先進行正面表揚,然后再婉轉說出正確的答案。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2 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善于思考的人才能不斷進步,腦子是越用越靈活,不用反而容易“生銹”。西藏由于其特殊的自然、歷史原因,當地大學生思想簡單而單純,面對問題不善于思考,缺乏探索知識的主動性,因此,培養西藏大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讓思考成為一種學習習慣,是擺在老師面前的又一重要任務。
1.2.1 以提問方式代替陳述方式來講解
在講課的過程中,避免把學生要掌握的內容一股腦兒的陳述出來,而是以提問的方式,逐漸啟發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自己把答案思考出來。
如在《產業經濟學》的授課過程中,在講到產品差異化時,我會讓學生思考在他們購買產品的時候,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他們會考慮什么因素,最終打動他們購買的原因是什么,并讓學生自由發言。這樣,在大家討論的時候,學生自己就把答案說出來了,老師只需補充總結一下即可。通過這種授課方式,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成就感,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思辯能力。在后面的學習中,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學生會更加主動地進行思考。
1.2.2 理論聯系實際
在講完理論知識的時候,要及時讓學生思考現實生活中的經濟問題,哪些方面用到了所學的理論知識,比如在講到企業定價行為的時候,我會問學生,電信為什么會在新生入學或教師節的時候有那么便宜的價格,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將來自己創業可以使用什么樣的價格策略贏得市場?通過把理論和身邊的具體例子結合起來進行分析,不僅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而且讓他們覺得能夠學以致用。通過這種方式逐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1.3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增強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
動手能力的培養是突破紙上談兵的重要一步,是提升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給學生創造動手的機會。這主要是通過布置適度的課后作業來完成。
1.3.1 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產業經濟學》是一門和現實聯系緊密的學科,比如在講到產業結構這一章的時候,在老師講完相關理論知識之后,讓學生課后查找相關資料,分析西藏或各地區,甚至是西藏某個縣、某個鄉的產業結構現狀以及變化趨勢。
這里要注意作業的選擇一定是學生熟悉并感興趣的內容。在以往的教學中,出現了一種現象,學生對全世界、甚至是全國的東西并不是很感興趣,讓學生放眼全國,放眼世界本身沒有錯,但要看你所面對的接受對象。對西藏學生來說,他們接觸的知識面很有限,很多同學的認知,只是停留在自己村、鄉、縣,對西藏的情況都不是很了解,這樣讓他們把全國作為分析對象,顯然是不合適的。這就要求老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圍繞主題,給學生充分的選擇自由。
1.3.2 培養學生運用辦公軟件的能力
鼓勵學生應用常用的辦公軟件來完成相應的作業。如在講完產業組織這一章時,讓每一位學生完成一個作業,題目為“假如讓你自主創業你會選擇做什么,你所選擇的行業屬于什么產業,在該產業中,競爭對手有哪些(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我們減低了作業的難度,把市場范圍縮小,比如界定在林芝縣八一鎮)他們的市場占有率大概是怎么分布的,你通過采取什么樣的市場行為(比如價格、產品差異化等)來盡快的獲得收益”。要求學生通過PPT的形式來呈現作業內容,并鼓勵學生登臺講述。另外,在平時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也要求學生用相應的辦公軟件來完成作業,這樣,既強化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又鍛煉了辦公軟件的應用能力。
2 結語
圍繞因材施教的教育主題,針對西藏大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培養西藏大學生的學習能力,是當前西藏大學教育的主要任務。學習能力的提高,不僅能使學生能夠更好、更快、更牢固地掌握專業知識,提升專業核心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提升學生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吳寶瑞.高等教育心理學[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
[2] 張仲明,李紅.學習能力培養教學原則探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1):27-31.
[3] 徐愛華,竇敬堂,韓田居.激發高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8):185-186.
[4] 王莉.大學生學習興趣激發的策略探討——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3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