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學茹
摘 要:職業素養對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目前在國內,各高職院校對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大有成效,但對職業精神、職業尊嚴、職業生涯規劃等職業素養培養還不盡如人意。承擔著人才培養任務過程關鍵一環的專業課程教學,如何把職業素養培養和專業課教學有機融合,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高職學生 專業課教學 職業素養培養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3(a)-0150-02
職業素養是當前中國企業管理面臨的關鍵問題之一,提升管理者及員工的職業素養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現代企業選擇人才時看中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職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個人基本素質、職業精神等職業素養。培養滿足企業需求的學生,是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進而如何培養在校學生優秀的職業素養成為職業教育必須研究的重要課題。
1 在專業課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必要性
目前,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高職院校在學生職業技能提升方面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但對學生其它職業素養的培養還不盡如人意。據相關調查顯示,在校生普遍重視職業技能的鍛煉,但對綜合能力的鍛煉相對較少。有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目標定位不準確,好高騖遠,對自己將來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沒有認真的思考,缺乏吃苦精神,解決學習生活中出現問題的能力較差。以至于畢業以后不能勝任相應的工作,堅持不住就跳槽,缺少對工作崗位的熱情與鉆研業務的精神和能力,職業素養較低。這就造成了企業方面用工難,而畢業學生卻感到就業難的尷尬局面。目前,在高職院校,大部分專業教師非常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認為職業道德、職業生涯規劃等的培養是人文社科類教師或輔導員的任務。但在職業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素質教育課程占比例很小,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學課時較長,僅憑人文社科類教師或輔導員的力量,遠遠不夠,這需要全體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其中專業課教師充當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探討研究職業素養與專業課如何有機結合是目前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師的首要任務。
2 在專業課教學中進行職業素養教育的切入點
如何實現專業課教學與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有機融合,又區別于專門的素質教育,經過多年的摸索探討,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 課堂加強職業引導,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和職業生涯規劃能力
在課堂上,尤其是新生入學的第一次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職業引導。(該文以寶石專業為例)可以首先通過多媒體放映讓學生了解本專業,如“寶石的前世今生”,已畢業學生在工作場地的照片、畢業生成功案例等等,讓學生對將來做什么、在學校要學什么等問題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激發學生的職業興趣,樹立高尚的職業理想。同時,授課過程中有意識的對寶石專業國內外行業情況進行分析,結合專業知識講授對寶石專業職業崗位進行描述,讓學生了解本專業在產業結構中的地位和價值,以及社會對本職業的看法,對自己職業生涯形成自己長遠的規劃,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有的放矢,減少彎路,讓學習成為一種樂趣。
2.2 加強課程內容與工作的相關性
專業課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可根據實際工作中典型工作流程,以企業對崗位勝任能力的基本要求為標準,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在“適度、夠用”的前提下,構建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如在專業講授過程中,通過“任務描述、任務分析、相關知識”和“任務實施”來引導學生,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知識。引導學生對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分析、討論,找出哪些是已學知識,哪些是新知識。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并完成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后,對知識掌握可能還不太牢固,教師要及時總結,分析問題所在,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困惑,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從而實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通過任務的完成,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自主解決現實問題,從而培養其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善于思考,并具有了團結協作精神。
2.3 在課堂活動中內化職業素養
把課堂理論教學與激發學生積極向上、培養良好行為習慣、誠實精神和責任意識有機集合起來。一方面,在課堂上改變教學方法,把課堂的主體讓給學生,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給予充分表現的機會,一旦發現他們的亮點,應及時表揚,增強榮譽感,以克服“畏懼心理”障礙,激發積極參與,奮發向上的心態;同時對他們的“陋習”,要一分為二,不能“一棍子”打死。高職類的學生在精神風貌、個人行為習慣等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如學生愛玩手機的問題,教師對這個問題要加以正確引導,愛玩手機不見得是壞事,關鍵是怎么“玩”,要引導學生會正確使用手機,不只是用來上網聊天、看小說等,還可以通過手機上網查詢有關寶石的相關知識,比如老師講過的某種寶石礦物,實驗室也許沒有那么好的標本,我們可以通過上網搜索圖片等加以補充,引導學生擴大自己的認知范圍,回到健康的生活軌道上來。上課時間可以與學生約定一下,45 min強制自己不玩,就當是培養自己的自制力了,教師幫忙監督,及時提醒,不要看見就沒收或批評。大學生都很愛面子,都希望在老師和同學心里留下好印象,這是好事,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幫助他們改正身上的不良習慣。要允許學生犯錯誤,一旦有錯,坐下來和學生共同面對,盡量減小負面影響,把問題化解在無形之中。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會對學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生活中處處充滿矛盾,無論是處理同事間的矛盾或是顧客的矛盾,都不能過分強調“自我”,要學會利益兼顧,和風細雨解決問題,避免兩敗俱傷,實現雙贏。另一方面,適時將寶石行業的一些信息傳遞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本行業的發展,同時通過案例讓學生充分認識企業要生存要發展,需要明確社會責任,走誠信經營道路。
2.4 實訓課以能力培養為主線,整合知識、能力與態度
實訓教學即是教學中的技能訓練,又是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關鍵環節。
實訓教學只有把職業素養的培養融入到整個實訓過程中,才能達到培養適應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技術應用性人才。所以,在實訓過程中,結合實際工作崗位要求,我們要從點滴做起。例如:課前點名,要求學生準時到達實驗實訓場地,檢查學生著裝,讓學生學會遵守紀律,學會規范儀容;進實訓場地,學生要清點及檢查實驗實訓用品,養成工作前做好準備工作,工作過程中有務不紊的習慣;實訓過程中要求學生規范操作,培養嚴謹的工作態度。同時要學會互助協作,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自主管理,讓學生輪流來管理班級,讓每一個學生都有用武之地,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自信心。同時也能嚴格約束自己,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實訓結束要做好實訓物品歸還和實訓場地清理工作,培養學生工作責任心和兢兢業業的工作作風。當然,在整個實訓過程中,作為“配角”的教師起著靈魂作用。教師通過實物、多媒體演示等手段拋出實訓任務,以完成實訓任務的步驟為主線,設計出新穎、生動、有序、有層次、開放的問題,如在晶體對稱操作實驗過程中,對稱軸軸次的確定,五次對稱軸在花瓣中是存在的,在晶體中真的不存在嗎,讓學生通過晶體對稱操作加以驗證,并嘗試用理論來解釋。通過類似這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變被動為主動。有的學生盡管沒有得到正確的結論,但對所學知識也會有一個深層次的認識,并養成勤于動腦,不怕困難的學習習慣。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進行身份的轉變,改變以往教師滿堂灌主宰課堂的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轉變成咨詢者或指導者,完成教學過程。這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學生的責任感,培養了團隊意識,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勇于面對困難、挫折、批評,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為學生畢業后的可持續性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職業素養是高職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是現代社會對高職教育的要求,作為職業教育關鍵環節的專業課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楊千樸.職業素養基礎[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杜,2007.
[2] 蔣菁.職業素質培養是高職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國成人教育,2008(l):106-107.
[3] 周建良.高職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現狀調查及分析[J].才智,2008(17):13.
[4] 韓凱軍.高職院校在發展建設中借鑒企業文化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
[5] 李建波.在實訓課中加強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探索研究[J].中等職業教育,2011(12):20-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