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媛媛
【摘要】高校學生社團與大學生素質拓展屬于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互動關系,為進一步貫徹國家關于深化高校素質拓展,充分發揮高校學生社團作用的精神,提高二者互動關系的成效。筆者從分析高校學生社團、大學生素質拓展的概念性入手,以分析高校學生社團在大學生素質拓展中的有效性及必要性為抓手,提出基于高校學生社團在大學生素質拓展中的職能定位的可操作性分析,使學生社團真正成為校園文化建設大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軍,成為拓展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載體和重要途徑,以饗眾方家。
【關鍵詞】學生社團;素質拓展;分析;定位
近年來伴隨著高校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屢創新高,高校學生社團亦相應步入高速發展期,呈現數量、規模激增的態勢。在當前高校學生社團的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新問題成為當前研究的新課題,高校學生社團作為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中的重要載體,屬于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互動關系,其結果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素質拓展的質量優劣。
一、基于高校學生社團、大學生素質拓展的概念性分析
高校學生社團,是高校學生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志向等因素自發組成的學生群眾團體,是學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有效形式。作為校園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它對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有著重要作用。自2002年以來,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就共同頒發了《關于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明確定位高校學生社團在大學生素質拓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其列為大學生素質拓展的重要平臺。
大學生素質拓展的基本內容是“著眼于大學生人力資源,益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各類活動和項目,在思想政治與道德修養、社會實踐與支援服務、科技學術與創新創業、文化藝術與身心發展、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技能培訓等六方面引導和幫助廣大學生完善智能結構,培養全面人才”。
高校學生社團與大學生素質拓展屬于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互動關系。高校學生社團作為大學生為培養各種能力,開拓知識面,調整知識結構,挖掘潛能,發揮個人興趣愛好和特長,以自愿方式組成的學生群體組織。既滿足了學生發展的需要,又是課堂教學在實踐中的延伸和補充,它補償并發揮著課堂教學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它對實施素質教育、繁榮校園文化、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推進大學生社會化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基于高校學生社團、大學生素質拓展的有效性分析
(一)、培育良好品性,促進全面發展
高校學生社團通過創設良好環境,努力為成員發展提供條件。社團成員間的素質相互促進、社團與校園社會環境的相生相長,為大學生培育良好品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生社團作為學校課堂教育的有效補充,因為其專業的交叉性、活動的實踐性、組織的社會性而具有實踐和教育的功能,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學生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有益的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進行著潛移默化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從而培養其自律自控的能力,逐步形成高度的自覺性、強烈的事業心、緊迫的責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社團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大學生開拓視野,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促進其全面發展。
(二)增強能力拓展,創新實踐能力
高校社團為學生增強能力拓展提供了良好平臺,能力拓展是當前大學生面向社會生存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社團內部廣大同學在工作上各抒己見、兼容并包,能夠積極促進社團組織群策群力、集中力量辦事的優勢,增強了大家在思維上敢想、在行動上敢為。高校社團還為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活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通過科學研究、學術論壇、學科競賽、社會實踐等課外科技文化活動提升學生創新實踐的能力。
通過高校學生社團搭建的良好平臺,經由組織學術性活動、服務性活動、科研創新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鍛煉他們獨立工作的能力,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使他們的組織能力、應變能力得到相應鍛煉、提高,從而縮短學校教育和社會需要的差距,及早去了解認識社會,鍛煉自己,為將來個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三、基于高校學生社團、大學生素質拓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外部影響因子
1、管理模式落后,重視程度欠缺
近年來,在高校學生社團快速發展的同時,存在著管理模式落后、重視程度欠缺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一是一些高校社團管理部門對學生社團的認識不明確,對學生社團的管理往往表現為兩個極端:要么對學生社團統得過死,社團所有活動都由管理部門親自過問或組織,社團缺乏自主性;要么將學生社團的管理全權交給學生會,對學生社團采取不聞不問的態度,導致學生社團的發展比較盲目。
2、主體地位缺失,缺乏有效引導
當前高校學生社團面臨缺乏自由度和靈活度,社團活動的吸引力不足,學生參與性不高的現狀,導致了學生社團成員主體地位的嚴重缺失。另外伴隨著學生社團的種類和數量逐漸增多,參加社團活動的學生也會越來越多,龐大的有組織的學生團體必須要有專門老師進行專職指導,隨時應對社團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有效的引導。
(二)、內部影響因素
1、管理制度混亂,阻礙健康發展
當前學生社團內部管理亦存在制度混亂的現狀。有些學生社團組織結構松散,會員流動量大,缺乏組織紀律約束,隨意性大;有些學生社團缺乏社團骨干,成員僅憑興趣湊集,其活動往往沒有任何計劃;還有些學生社團組建程序不規范,沒有社團章程,也沒有健全的工作制度。以上這些現象的出現,嚴重阻礙了學生社團的發展。
2、質量層次較低,缺乏發展后力
當前高校學生社團數量眾多而活動較少,或根本不開展活動,社團成了空架子,名存實亡;或者雖開展一些社團活動,但許多社團活動缺乏整體規劃,缺乏老師指導,只是一些低水平的重復活動,不能很好結合社團的特點,社團的風采難以展示,其影響力和凝聚力大打折扣,這些情況嚴重地損害了學生社團的形象,影響了社團的穩定發展。
此外,學生社團的持續發展問題也未得到足夠重視。如一些學生社團輕視新老成員的銜接和傳統的承襲,不注重社團資料和活動檔案的留存,以至于經常出現一些學生社團在前幾年活動還轟轟烈烈而近幾年就銷聲匿跡的現象。
四、基于高校學生社團、大學生素質拓展的可操作性性分析
1、加強管理,提升素養
加強對高校學生社團的管理工作,首先引導學生社團準確定位,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加大對其建設投入,提供相應的經費扶持,積極引導學生社團按照各自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相關活動;再者,要將提升學生素養確定為素質拓展的目標之一,將學生發展和導師指導進行有效結合,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社團活動的質量,努力把學生社團建設成為大學生素質拓展的實踐平臺。
2、深化內涵,培育精品
通過打造有內涵、有深度的學生社團,使學生充分利用這一良好載體來培養興趣愛好、展示智慧才華。發揮精品社團對大學生素質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與影響,通過意識塑造、能力拓展等途徑綜合提升學生素質。既通過精品學生社團讓學生汲取養分,提升自我,又通過精品社團活動拓展視野,提高專業素質,激發創新思維,順利完成大學生素質拓展。
高校學生社團與大學生素質拓展屬于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互動關系,為進一步深化高校素質拓展,充分發揮高校學生社團作用的精神,提高二者互動關系的成效,使學生社團真正成為校園文化建設大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軍,成為拓展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載體和重要途徑,我們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的過程中,進一步密切二者關系,加強隊伍建設,增強服務意識,引導開展活動,發揮指導作用,讓高校學生社團在大學生素質拓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蔣滿元 對現階段高校學生社團組織發展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的思考【J】 菏澤學院學報 2009(1)
[2]謝明敏 對加快發展高校學生社團的思考【J】 上海金融學院學報 2005(7).
[3]劉海濤 關于高校學生社團的幾點思考【J】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 2002(6)
[4]王志杰 高校學生社團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 高等函授學報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