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齊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對高中化學教師的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導學生采用題海戰術,死記硬背的方法已經過時。化學老師應當充分利用化學的學科特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教學方法。本文從如何優化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的視角,探析素質教學下高中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 優化課程 教學資源 課后輔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083
目前我國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處于一個矛盾的尷尬境地。一方面由于受高考應試需要的影響,老師不得不把如何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擺在一個舉足輕重的位置;另一方面,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只有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團隊協作能力的學生才能順應時代的洪流。
二者的矛盾也之間反映在化學老師的課堂教學中,有的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推崇填鴨式的教學理念,一切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中心,引導學生采用題海戰術,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嚴重削弱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而部分教學理念看似前衛的化學老師,過分注重課堂氛圍的活躍,導致學生的基本功不扎實,教學活動形式大于內容等問題的出現。實際上,這兩者并非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它們不是魚和熊掌的關系,只要教學方法得當,就能平衡好二者的關系,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復合型人才。
一、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教師教學理念兩極分化分化明顯
在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分為三類。第一類,教學理念墨守成規,堅持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切教學活動為了考試服務,對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持冷漠甚至是排斥態度;第二類對素質教學理念持觀望態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對,教學方式隨意,為了應付上級或者學校的教學課程檢查,象征性的設計一些創新性的教學活動,但本質上他們的課堂教學形式大于內容;第三類教師對新課標理念不僅完全能理解而且極力推崇,他們注重開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探究式教學活動的開展。由此可見,當前在我國的高中化學教學中,老師們的教學理念的兩極化現象嚴重。
(二)教師對高效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有限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難點在于如何平衡好應試要求和素質要求,培養真正符合社會需要的綜合性人才。從化學本身的學科特點來看,對學生的記憶力、忍耐力以及理解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老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著,有義務為學生提高高效的學習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減輕學習負擔;同時,化學還是一門需要立體思維與抽象思維的學科,這就要求老師不僅要擔負起夯實學生基礎化學知識的責任,還要重視學生抽象思維,實驗技巧的培養。因此,作為化學老師,需要具備良好的課堂教學駕馭能力,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但由于應試教育對教師教學活動根深蒂固的影響,相當數量的教師對高校課堂教學的駕馭能力還非常有限。
二、優化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策略
(一)準備充足的教學資源
教師的教學活動有三個必備的三個環節,課前充分備課,課中技巧授課,課后高校指導。課堂教學是化學老師整個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但要真正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水平,一定要做足課前的備課工作。有些老教師,認為自己教學經驗豐富,不需要做多大量的課前準備功課,有的老師甚至上課不帶備課本和教材。這種現象在本質上不利于塑造課堂教學的嚴謹性,眾所周知化學是一門在不斷發展的學科,而且生活中的化學時間也在不斷更新,教學活動需要案例才能具有說服力,讓學生信服,而沒有課前的教學案例積累和準備,教的還是一些過時的和社會發展脫節的案例,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提升。因此,化學老師一定要做足準備工作,提前梳理教學內容,列出教學大綱和知識要點,使講授的知識更加有邏輯性和層次性,可以把幾個有關聯的知識總結歸納在一起,并非一定要刻板的按照教材的內容章節教學;再者,要將一些比較重要或者需要學生特別注意的知識點作重點準備。比如在要組織學生進入化學實驗室前,要重視一些突發事件的產生,不僅要指導學生正確的操作,特別注意一些強酸強堿化學物質,保護好學生的生命健康,還要提前做好應急預案,避免意外發生生后,危害進一步加重。
(二)優化課堂教學方式
化學的課堂教學包括教師知識點的講授,啟發學生思考、學生課堂練習以及教學效果評估幾個部分。化學老師應當針對每個環節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才能優化課堂教學方式。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一些下技巧來提高教學的效果,比如在講解一個化學實驗現象的時候設置懸念,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啟發學生思考。
我在講授關于氮氣的知識時,用一個賽車發動機燃燒的小視頻作為開場白,學生看到燃燒產生的美麗火焰以及其極大的爆發力時,無不發出驚嘆,強烈的好奇心指引著他們迫切的想要知道是什么物質在什么樣的條件能產生這么美妙的現象。這樣的教學方法顯然比傳統的講授更加有效。
其次,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書本知識教學,教師還要善于利用化學實驗幫助學生消化學到的理論知識。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在實驗過程中探究化學變化及原理,進而逐漸培養起獨立、協作的能力,同時化學實驗也是銜接學生抽象思維和實踐思維的最好工具。最后,教師尊重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性,做好學情分析,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和知識點的教學時間分配,增加課堂教學的彈性。
(三)課后輔導是優化課程教學的補充
科學研究發現,人的記憶以及思維的延時性和時間有著密切的關聯,人對新知識的吸收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一般來講新知識如果不加鞏固和復習記憶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星期,但如果對新知識吸收后,注重對其復習鞏固就會使其變為長時記憶,而且一旦記住很難忘記。
在化學的教學中也是如此,很多老師都會發現,自己的學生在課堂都和自己心有靈犀,一點通,但講過的知識要么下個星期再提問就忘記了,要么只有模糊的記憶。因此高中化學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課后輔導,幫助他們更長久的記憶和理解知識點,只有把知識點記牢,才能提升學習的層次,簡單來說,至少避免了學生做實驗時丟三落四。顯然,課后輔導仍然是化學教師的必備功課,老師要充分發揮其對課堂教學優化的補充作用,進一步優化高中化學課程教學。
高中化學的課程優化設計并沒有唯一的優化模式,但無論采取什么策略,都應基于化學的學科特點,尊重學生學習的差異性,做好學情分析,進而做足課前的教學資源準備,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實踐思維,輔之以課后輔導,幫助學生更好的消化知識點,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符合社會發展的新型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