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強
【摘 要】物理作為一門學理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一直受到重視。學好物理知識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學習物理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在高中階段,作為教師應當如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為有益的指導呢?這就是筆者此篇論文寫作的目的所在。
【關鍵詞】高中物理 必要性 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152
物理作為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一直受到教師和學生們的普遍關注。物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物理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學習物理知識,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使得我們的生活更為富麗多姿。比如說,有時在天空中可以見到的七色彩虹,有時可以看到的海市蜃樓景觀,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人仰泳不沉海底,以及在寓言中看到的猴子撈月等都是神奇的物理現象。如果能夠很好的掌握物理知識,那么,就可以很好的了解這些事情背后的學科知識,便利于我們的生活和生產。
當然,對于尚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學好物理除了以上提及的比較寬泛的方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目的是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學生們面臨著高考升學的壓力,為此,高中學生更要努力著手學好物理知識。總體來說,學好物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鑒于此,應當具體從哪些方面進行努力,才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為扎實的物理學科知識呢?筆者認為,這一切離不開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和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接下來,筆者將主要從這兩個大方面著手進行闡述,給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提供更多有益的指導。
提到物理教學策略這個話題,我們就不能回避新課改這個大形勢。正因為新課改的實施,教學策略才發生了很大程度的變革。在以往的教學情境下,物理課堂教學主要實行的是教師主場,由教師向學生講述物理學科知識為主的教學方法一直沿用了很多年,但是,在新的教學情境下,人才培養的模式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在當下,對學生的培養上要更加注重對其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側重引導,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留出更多的時間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這對于教師的教學可以說是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挑戰。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策略上做出適度的調整,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培養模式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幫助學生有效提升物理學習效率的重要方法。物理、生物和化學這三門課程與其他人文社會科學類的學科有著本質的不同,這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這三門課程需要實驗作為支撐。教師在課堂上除了要向學生進行扎實的理論知識宣講之外,還要加強對學生進行實驗知識的普及,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驗機會。為此,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理論宣講時,最好能夠做到一邊講解知識,一邊以實驗作為補充,因為,物理需要記憶的理論知識點也是比較多的,這些抽象的理論如果能夠與具體的實驗相結合,那么,學生在進行理解的時候也會顯得比較直觀一些。
教師做實驗的過程也是在向學生解釋物理理論的過程,如果教師在進行理論講解的時候,能夠用實驗作為補充,學生在課堂上聽講的積極性也會大大提升。當然,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是課堂教學中需要達到的一個目的,但最為重要的一個目的,是使得學生能夠比較直觀而高效的掌握所學知識,并能靈活運用。在教師授課的過程中,也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可以讓學生對物理實驗現象進行推測,也可以在課程總結階段,隨機選擇幾位學生上講臺進行實驗操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對實驗的操作情況,進一步的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從而適度的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當然,為了便利班級學生物理學習,教師還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讓學生進入物理實驗室進行物理實驗的具體操作也是一個很實用很有效的辦法,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對所學的物理理論知識有一個更好地消化,對于學生物理學習的鞏固和深化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組建物理學習興趣小組
每一節課教師可以拿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針對物理學科知識的討論,最終由教師做出針對性評價。組建物理學習興趣小組,是一種比較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方法。教師在講完主要內容之后,可以在課堂上留出10-1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們進行物理相關問題的探討,這個問題的設置就由教師按照課程內容進行設定,問題的設定難度不要太大,當然,也不能太過于簡單。
最好是能夠出一些中等難度或者是稍微難一些的題目,這樣既有助于學生能夠及時地將自身所學的物理理論進行綜合運用,使得學生對新學知識有一個更為扎實的掌握,同時,也不會因為問題太難,而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一個問題設置的太難,導致班級所有學生或沒有幾個學生能夠解答的話,那么,該問題設置就是失敗的。
因此,在題目設置上教師一定要注意拿捏分寸,讓大多數小組的學生能夠通過討論得出相應的答案,教師根據各小組的答題情況做出最終總結性評價。這種教學方式,既有助于激發學生們的團隊協作意識,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們通過小組內部及其外部的思想爭鳴而使得自身的思維得以開拓,對自己的物理學生和思考方式有所啟發。
三、定期的開展物理學習經驗交流會
讓物理成績相對好一些的學生或近期在物理學習上進步很大的學生向大家介紹自身近期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法,以便于學生之間及時的交流學習心得,促進班級物理學習成績的整體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一位同學的物理學習經驗可能會讓其他學生的物理學習受益,因為處于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在思維方式和思考層面上不會有太大的差距,而教師傳授的學習方法可能是一種比較廣泛意義上的方式。因此,筆者認為,同學之間的學習經驗交流或許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會有較大的幫助。在學習經驗交流方面,可以選擇一些物理學習成績一直比較好的部分學生,也要選擇一部分在近期物理學習中有很大進步的學生進行學習經驗的講述,這兩種類型群體的講解對學生的物理學習都是有所幫助的,學生們可以通過聽取這些學生的報告而在物理學習上有所受益,這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物理學習策略。
四、適時的開展物理知識測驗
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們的答題情況,對接下來的物理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做出調整,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便于教師針對性的進行一一突破,促進班級學生物理學習成績的整體提升。
當然,幫助學生開展物理學習的方法還有很多,以上幾點僅是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方式,希望對大家的教學有所啟發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