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博聞
【摘 要】高中化學實驗的實踐操作性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知識的消化吸收,進行轉化的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這也符合新時代對人才發展的需要。本文針對高中化學的實驗教學提出自己的思考,希望對其他教師的實驗教學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化學 興趣培養 教師參與 探究性實驗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185
通過實踐教學和觀察,我發現雖然高中化學設置了實驗課程,但是卻存在一系列弊端,導致實驗教學沒有產生應有的積極作用。例如,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加深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和轉化、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等,相反逐漸消解了學生對化學課程原有的興趣。
因為高中化學實驗趨向復雜,很多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忽略了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即使偶爾開設實驗課也只是為了應付教育部門的考察,并且教師過度對學生的不信任,導致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縮手縮腳,生怕產生失誤、對實驗器具造成損傷。高中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一直就這樣流于形式而沒有真正達到教學效果。
經過教學實驗和總結,我發現,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教師首先應該培養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也是第一導師,只有學生自己愿意并且主動接受知識時,教學才能真正開發學生的主體性,促進教學的快速順利開展。
現在,大部分學生由于總是在課堂上接受教師的講解,失去自主性,習慣于被動式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因此,即使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進行實驗課,學生也不會對其產生什么興致。
因此,我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學生的興趣展開培養,收到了明顯的成效。一方面,對學生進行情感教學。學生對于被動教學往往是表面接受,實際上在心理上是否真正形成認同,教師無法確定,那么如何讓學生從心理上產生對實驗課程的認同感呢?我認為可以采用情感教學法,當學生對實驗課程產生好奇甚至想要親身經歷的共鳴之后,學生就會主動投入實驗的設計和展開。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化學家在實驗中注意觀察、發現問題,并持之以恒、排除萬難的探索精神。比如,青霉素的發現者弗萊明以及金剛石的發明和提取過程,并且詳細敘述這種發明對人類產生的巨大意義,當學生對這種科學精神產生欽佩和驚羨的情感時,就會激發學生對實驗課程的興趣。
另一方面是,教師可以建立實驗課和日常生活的聯系,打破學生對實驗課的陌生感和畏懼,讓他們了解并且意識到原來化學實驗課程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建立學生和實驗的親切感,取消隔閡,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
其次,教師要在日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關于實驗的科學態度,做任何事情,只有態度認真并且嚴謹才能以最高的效率和正確率出色地完成任務。一方面,教師要在日常講課內容中加入實驗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正確姿勢,這是必不可少的內容,也是完成實驗的基礎。
教師幫助學生建立嚴謹的實驗態度,不能當作玩游戲一樣等閑視之,教師可以列舉歷史上出現細節問題決定實驗成敗的例子,為學生敲響警鐘,即使只是試管的拿放姿勢的細節也會對實驗的整體進程產生莫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作為教師要起到領頭和榜樣作用,高中階段,學生的個性等正在塑造階段,可塑性極強,也意味著容易受到誤導。教師是學生學習知識最重要的引導者,如果自身都不能規范行為和實驗態度,又怎么以身作則,帶領學生建立規范的實驗態度呢?
另外,學生在高中階段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行為,并且會對教師的引導產生逆反心理,這是就需要教師及時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在對學生的實驗態度等進行糾正時,不能采用嚴厲批評的方式,要以溫和的規勸方式逐步鼓勵學生建立科學態度,注意實驗細節問題。
再者,在化學實驗課程中,教師也要參與進來,與學生進行互動。實驗課并不只是學生的實驗課,也是教師的實驗課。但是在日常實驗課中,老師將實驗注意事項給學生進行講解之后,就做自己的事情去了,有的甚至都沒有在實驗室呆著,這能對學生的實驗水平和能力產生什么積極影響呢?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重要的引導者和設計者,尤其在高中階段,學生自制能力較差,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約束和鼓勵,正確規范學生的實驗行為。
另外,教師沒有參與進來,就不能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和在具體操作時遇到的困惑。
還有就是,教師有時可能在實驗室瀏覽學生的實驗過程,起到督導作用,但是并沒有充分參與,也不了解學生的實驗思路和準備過程,因此,導致學生在實際操作時問題百出卻無從解決。
因此,教師要充分明確自己的教學職責和重要性,在教學實驗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實驗過程,并且對態度不夠積極的同學給予充分鼓勵,暗示學生自己很關注他,對學生形成激勵。另外教師還要對能力稍差的學生給予幫助和指導,逐步建立信心,培養和發展其對實驗課程的興趣;對于能力較強的同學教師可以鼓勵其進行難度較高的實驗。這樣學生會覺得自己受到充分的重視,態度會更加積極認真,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在不斷探索中形成正確的實驗方法,從而掌握多種實驗技能。
最后,教師要多開展探究性的實驗課程,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現實教學中,教師雖然進行實驗課程,但是并沒有發揮實驗的深層意義,實驗不僅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也是對知識的運用和更新、充實和豐富,學生在實踐操作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是實驗課程的終極目標。
然而,很多老師只是對學生進行簡單實驗的教學,在做實驗時也選擇相對簡單的實驗,自己講解起來容易,學生也好操作。但是,這樣常規性的基礎實驗對學生來說只會消磨其對化學課程的興趣,簡單的實驗對學生來說在操作中沒有任何的挑戰性,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拓展。
因此,我建議教師進行探究性實驗,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為學生設立問題情境。但是這個問題的設置一定要符合學生最近學習情況,不能太難也不可太簡單,要求學生在他人的幫助下努力就能做到的探究性題目。在問題情境里激發學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從而實現對原有知識的升華。
我從以上四個方面來講解了高中化學實驗課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一言以蔽之,就是要以激發學生動手興趣為主,鼓勵師生合作,共同參與,在交流平等的教學環境下,規范學生的科學實驗態度,并逐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