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
摘 要:本文以禪宗美學思想中的“空寂”“自然”和“簡約”美學觀,三個方面闡述禪意美學思想精髓在我國現代設計語境中彰顯的“尊重人性、反對浮夸、注重內在”的精神內涵和“自然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藝術理念,以期在今后的藝術設計研究和發展中,能吸納和融合禪宗美學思想精華。
關鍵詞:禪宗美學;藝術設計;應用
“禪”,梵語“禪那”的簡稱,意譯為靜慮,基本精神是“拋卻世俗,到這寧靜的地方”。“禪宗”乃佛教的一支別派,通過“禪”法將心專注在一種法鏡上,以期怔悟本自心性,即“有序的心靈修行”。“禪宗”是印度佛學本體融合了中國傳統儒道精神和智慧形成的中國化的佛教宗派之一,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推崇自性頓悟,而非言傳。禪宗美學思想倡導直視事物本質,強調運用簡潔洗練的手法或自然、單純的材料表現禪意,反映內心的空靈與冥思。這種追求自然與純凈的手法形成了禪宗美學最為獨特的魅力,也為現代設計提供了更多的表現方法。
一、禪宗美學思想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1.“空寂”美學觀——“空納萬境”“天人合一”
禪宗主張“萬法皆空”,意指世界萬物本質是虛空。“空”并不是真空,而是性空。“空”乃佛教根本,具有否定恒久不變存在實體之意,音譯“舜若多”,作“空寂”“空性”“有非”等,包容一切。在禪者眼中,世間一切猶如水中月鏡中花,本質上都是虛空的。
在我國傳統文化國畫的創作和審美中追求的即是“空”“無”的藝術表現和審美境界,一些留白的畫面更能讓人浮想聯翩、意味無窮。早在南宋時期,馬遠的山水畫就是“空寂”意境詮釋的典范代表。其經典作品《寒江獨釣圖》,呈現在畫面上的是一扁舟,一孤叟,獨坐船頭靜心垂釣。畫面中沒有描繪水,通過大面積留白,卻使人感到煙波浩渺,水天一色,滿幅皆水,傳神地表現出寒江獨釣的寂寥和空靈,予人以無限想象之空間,百看不厭。因此,這種留白的“空寂”意境完美地展現出禪宗式的美學。
原研哉為無印良品(MUJI)設計的海報作品《地平線》,也巧妙的采用了“空納萬境、天人合一”的禪宗美學設計理念。海報整個畫面表現的是將空間一分為二的地平線,人們從地平線出發,將天地間所有的景象收于眼底,人與地球的關系也得到一個趨于極致的體現。古云: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該系列海報如同一個巨大、空白的容器,能容納天與地,既是原始狀態下的“無”,也是豐富想象境界的“有”,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建筑藝術中,空寂玄幽是一種精神上的內在智慧之美。日本園林設計的山水式庭園、回游式庭園、“枯山水”庭園等就是運用樸素的材料、簡練的手法來建造的。如京都的龍安寺就是枯山水庭園的典型代表之一。以庭園中的5組巖石為中心,耙出的水狀波紋使其仿佛海中的島嶼,空曠、寂寥的景象中有幾抹綠色的青苔涌動著生命的無限活力,營造出淡泊寧靜、嫻雅恬靜的審美意境,使人在靜觀中得到不同的參悟。
深受禪宗美學思想影響的海報設計師佐藤晃一在他的傳記中寫道,“逐步減少畫面中的物體,是自己一直在追求‘無狀態的風格—什么都沒有,即是一種色即是空的感覺,什么都有,同時什么也都沒有。”“無”為“有”創造了無限的可能性,這種“空寂”并不意味著空洞和乏味,它直指更為深邃廣闊的心靈世界,使人產生與作者心靈的共鳴和感受,傳達出的禪意是具體實物所不能及的。
2.“自然”的美學觀——“返璞歸真”
禪宗的自然觀包括三個方面:①人的本性是自然的,即“僧家自然者,眾生本性也”;②修行的自然性,即“平常心即道”;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禪宗的源頭就是生機勃勃的大自然。在東方傳統思想里,人與自然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引用到設計中的“禪”即設計師要尊重自然的發展規律,拒絕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裝飾,探究“物”的本質,順應材料屬性的特質,還物品以本真面目,追求功能的最大化,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不管是產品設計還是平面設計,設計師都應該盡可能地做減法,避開不必要的附著。
賈森·摩爾曾經設計過一款《40 40 31》的DVD包裝令人記憶猶新。通體透明的盒子上只有“40 40 31”而無他,整個包裝言簡意賅,主題清晰。這正是禪宗美學思想中“簡約質樸”的體現,一切“歸真”。
趨向于樸素、低調的理念在LOGO設計中也有一些經典代表,與禪宗所表達的去除繁雜尋求本質的理念一致。如大家所熟悉的“ISSEY MIYAKE”(三宅一生)、MUJI無印良品、±0設計公司等,共同的形式語言皆是表現出了去掉不必要的裝飾,確立簡潔明快的風格來傳達信息,給人以樸素的審美感。
3.“簡約”的美學觀——“以人為本”
設計崇尚“簡”,即平淡天真,簡而有意。老子曾說過“大器免飾”,貢布里希的《秩序感》也談及:“我們的知覺偏愛簡單結構、線條、圓形以及其他簡單平面秩序。我們在混亂的外部秩序中易于看清的是這類有規則的形狀。”
眾人追捧的蘋果系列電子產品是深受禪宗美學思想影響的產品設計。禪宗美學觀念中的“至繁歸于至簡”是蘋果產品設計的重要原則。喬布斯本身就是一個忠實的禪修者,他十分注重最為純粹的簡潔設計,他在自傳中談及對于簡潔的認識時說道:“簡潔并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也不僅僅是把雜亂無章的東西變少或抹掉,而是要挖掘復雜性的深度……必須深刻把握產品的精髓,從而判斷出哪些不重要的部件是可以拿掉的。”蘋果系列產品設計沒有不必要的設計裝飾,其簡單的外型和明了的界面設計,恰好迎合了現代人們簡約至上的審美追求和心理需求。以ipad平板電腦為例,設計更加簡化,屏幕正面只保留了一個Home鍵,機身只保留音量調節鍵和屏幕旋轉鎖定鍵,過濾掉不必要的功能,專注用戶需要的操作,用最少的設計語言詮釋最多的內涵品質,達到最為純粹的以人為本的簡潔設計效果。
室內裝飾設計中的簡約更注重結構,注重造型的簡潔明快和材料的自然功能,反對人工過多的矯飾,真正做到精簡而又不失美感。臺灣屏東的住宅設計即是在禪宗美學的影響下遵循少而精的設計理念,營造出的與大自然密切相連的愜意生活,將現代簡約元素與自然禪意結合,發散出寧靜淡泊的意味。
當所有設計簡單到只剩下基礎素材和功能本身時,喚醒在繁華物質社會中的人們欣賞其原始的美感,讓使用者從外在束縛中解脫出來,則會達到一種更接近于內心自我、原始天然的狀態,即禪宗所追求的真我境界。
二、結語
當代社會經濟、信息高度發達,城市化進程加快,環境污染問題嚴重,整個社會精神空虛、心靈浮躁,使現代設計也不可避免地陷入追求商業利潤的誤區。禪宗認為這是人性中“清凈本性”的喪失。在當今社會中,禪宗美學思想中的“以人為本”“少即是多”“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等審美哲學的意義顯得更加重要。現代設計是人類內在精神的智慧傳達和濃縮,只有更加深入領悟禪宗美學思想的文化精髓,弘揚有益于社會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才能為我國未來的設計之路提供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朱 鍔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2]王 序.佐藤晃一平面設計師之設計歷程[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
[3]郭 鑫.設計·心境[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3.
(作者單位: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