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清
摘 要:地理圖像作為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在地理教學中地位不容忽視。在地理教學中,重視讀圖技能的培養,讓學生掌握好地理的鑰匙——讀圖技能,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理解鞏固學過的地理知識,獲取新的地理知識,而且有利于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關鍵詞:讀圖方法;讀圖習慣;讀圖技能
1.明確地圖三要素,掌握讀圖的基本方法步驟
要學會讀圖、用圖,首先應掌握好地圖的基本知識,讓學生懂得地圖是用什么符號表示什么地理事物,是讀懂地圖的基本前提。學生通過熟悉圖例、聯系地圖上的符號,最終達到能夠認識具體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聯系和空間結構。其次,引導學生要考慮看圖的有序性,在觀察每一幅地圖時,應注意先看清圖名,直到地圖的主題或主要內容;再閱讀圖例注記、比例尺和方向,知道地圖的表現方法;最后,要深入到地圖內部,關注具體的內容和信息,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讀圖效率。
2.問題引導,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能力及析圖能力
讀圖能力的關鍵是完整而準確地獲取地理圖像中的有用地理信息,并調動相關知識對所獲取的有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最終得出結論。為更好地培養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教學中教師應針對地理圖像設計問題來引導,引領學生正確的讀圖方向。例如,對地圖可設計“在哪里”(位置、范圍)、“有什么”(地理事物)、“怎么樣”(分布特征)、“影響或意義如何”(與其他事物的聯系)、“形成原因”等問題。讓學生通過讀圖回答這些問題,一層一層地引導學生把讀圖引向深入,一方面把地理圖像中蘊含的地理信息完整而準確地提取出來,另一方面使學生學會對信息進行加工、重組和取舍,實現由圖到文的順利轉換,并運用所學相關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逐步提高讀圖、析圖能力。
3.啟發學生,養成良好的讀圖習慣和興趣
要讓學生多看圖,培養學生經常讀圖的習慣。首先,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經常創設一些與圖有關的問題,讓學生明白地理圖像是打開地理知識寶庫的鑰匙。其次,還要讓學生與現實生活聯系,明確地理圖像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特性,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都需要豐富的地理圖像知識作指導,通過讀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讀圖來掌握基本知識和原理,了解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內在聯系與規律。
4.養成繪圖習慣,提高用圖水平
繪圖包括彩描黑白地圖的點、線、面及繪制各種分布略圖、示意圖、剖面圖、統計圖等。養成繪圖習慣重在老師引導,繪圖有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同時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地理技能。引導學生繪制地圖是地理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是目前地理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如近幾年地球知識這部分內容的考查多以抽象圖出現,難度大,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繪圖習慣的培養,讓教學過程離不開地理圖像,從而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地理技能,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5.通過繪圖訓練,加強圖文互換和圖圖轉換能力的培養
學生習慣文字的表達方式,不習慣利用圖來表達地理現象,更不用說在這兩者之間轉換。圖文互換和圖圖轉換是考試中常出現的一種題型,要求學生將文字知識轉化為圖形語言,重在考查學生的“文圖轉換”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要突破這一教學難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地進行繪圖訓練,培養學生的圖文和圖圖轉換能力,這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太陽光照圖中側視圖和極地圖的轉換,抽象圖和平面圖的轉換。
6.運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增強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要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需要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不斷地刺激,以加深學生對各種地理圖像的認知和記憶。傳統的教學可以通過經常使用教學掛圖、教師邊講邊畫、學生動手、讀圖強化訓練等手段達成目標,現代教學中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推進,多媒體教學將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一些地理知識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使文字知識圖像化,動畫化,有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講解城市天氣受鋒面天氣系統的影響時,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將鋒面過境前后及過境時的天氣變化用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實踐證明,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既是地理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地理教學的目的和重要任務。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就能借助地圖用自己的頭腦和眼睛去探求各種各樣的地理現象和它們相互間的關系,從而獲得新的知識,大大地提高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