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的作品,它以現實主義手法,采用“無榜樣”意識給我們全景式地描繪了中國從1975年到1985年近10年間城鄉社會生活巨大歷史性的變遷。勞動與愛情,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日常生活與巨大的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通入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關鍵詞:現實主義;平凡;悲壯;歷史變遷
一、《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平凡的世界》它正視了現實,并忠于現實,反映社會生活,緊密地結合了人生。路遙寫作《平凡的世界》從1982年到1988年歷時6年,其間作者為搜集事實進行了不少的工作。作者首先進行了一個大量的讀書過程,在此其間除了閱讀了古今中外大量的長篇小說外,對于其它的雜書如理論,政治、哲學、經濟、歷史、宗教等著作也進行了閱讀。另外對農業、商業、工業、科技等書也做了必要的研究。為了使作品能全景式地反映當代生活,作者提上了行囊開始在生活中奔波。在現代主義橫行的當時,作者毅然選擇了現實主義來創作這部作品,而且打破了傳統的創作規則,采用了“無意識”手法來塑造其中的人物形象,充分顯現了這部作品的偉大。
路遙對于中國從1975年到1985年的農村、城市生活都有著深深的體悟,并且這種體悟讓作家產生了一種要把它表達出來的沖動。《平凡的世界》真實逼真地描繪了農村歷史的變遷。路遙在這部作品中再現1975年到1985年中國北方農村歷史性的變遷,作品中每一個農村生活場景無不讓人想起當時或我們現在所處的農村生活現實。如在修筑水壩時,金家人戀土情結與轟轟烈烈的農業學大寨熱潮的矛盾,在田福堂的精于世故中終于金家人不得不屈服,這也反映了在中國農村中倫理道德與政治風波巨大的影響。諸如以上的種種的農村社會生活無不引起讀者的共鳴。
《平凡的世界》對于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了必要而細膩的描寫,符合了人物的身份。例如孫少平由于貧困而過份的自尊的描寫。“他在眼前環境中是自卑的,雖然他在班上個子最高的,但是他感覺他比別人低了一頭。而貧困又使他過份地自尊。他常常感到別人嘲笑他的寒酸,因此,對于一切家境好的同學,內心中有一種變態的對立的情緒。就說現在吧,他對那個派頭十足的班長顧養民,已經產生了一種強烈的反感情緒……”。對于這一段由于貧困而過分自尊的描寫,相信每一個曾經經歷過的人都有同感。因為作品中的孫少平是一個頑強不屈,敢于奮斗拼博,追求精神美好的人,所以他會更加地認為別人在注視著他,所以他由于貧困而自卑,由于自卑而過分自尊的情形會比別人更強,所以他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反感的情緒。上述種種也充分地顯現出作者對人物心理的把握是有分寸,符合客觀現實的。
二、《平凡的世界》描繪了一個平凡而悲壯的愛情世界
《平凡的世界》描繪的愛情故事是平凡與悲壯的。平凡的生活其實本如此,難得稱心如意。人們常說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孫少安與田潤葉的愛情,兩人都明明喜歡上對方。但是孫少安對田潤葉是愛而不娶,而田潤葉對李向前是嫁而不愛。孫少安作為中國千千萬萬村落中一個平凡的農民,雖然有著頑強拼搏的精神,比較現代的想法,但是卻無法擺脫傳統思想對自己的影響。他內心是喜歡田潤葉,但是心底的傳統觀念告訴他,他們的社會地位相差較大,他不能讓人看扁,他不能害了心愛的女人,于是他只能躲藏起來,只得逃到了山西把一個他認為適合當自己的妻子的秀蓮娶了回來。少安的逃避讓田潤葉為了濃濃的親情與世俗的觀念嫁給了自己并不喜歡的李向前,在一段時間內折磨著這個癡情而可憐的男人。平凡的世界,世俗的觀念,善良的人情讓兩個本來深深相愛的人不得不分開,這雖然悲哀,但又不失為一種壯美。作者并沒有讓這兩個人就這樣默默地過下去,而是讓這個平凡的世界變得更加悲壯。少安娶回的秀蓮讓少安的日子變得快快樂樂,秀蓮的賢慧與勤勞讓少安能大展雄圖。但是夫妻恩愛事業有成的時候,秀蓮又因為積勞成疾患癌癥而去,生活對少安也太不公平了。而田潤葉雖然在結婚后冷酷地拒絕了丈夫與她同居的要求,但卻在李向前因車禍失去雙腿時愛心回歸,重新審視李向前對自己的愛與自己對李向前的愛。決定立即回到李向前的身邊,因為她意識到:“她現在對自己的丈夫有些深厚的、憐愛的感情,不僅有妻子對丈夫的感情,而且還有一種母親對孩子的感情。”在這里作家又給我們顯現了中國傳統女性的仁慈的品格與圣潔的光輝,她們純樸、善良、寬厚、無私,集中代表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她們也在演繹著一場悲壯的愛情故事。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則具有戲劇性,一個是一無所有的窮小子、煤礦工人,一個美麗現代的地委書記的女兒,省報記者。兩個地位懸殊如此之大的年輕人由于心靈的相通而走在了一起,而且深深地愛著對方。雖然少平對曉霞愛得悲苦,愛得不安但是他們仍然演繹著他們美好的壯麗的愛情。他們的生活本應如此美好,但是平凡的世界中這些平凡的人們由于他們善良的愛心使他們的愛情最終留下了深深的遺憾。隨著田曉霞在洪水中因救溺水小孩英勇犧牲,少平與曉霞的愛情也只能劃上一個悲壯句號。作品中其它人的愛情也是難盡如人意。
作品中所描繪的親情與人情世故也是平凡與悲壯的。少安磚廠的發展,本已給家庭帶來了興旺與發達。濃濃的親情本來可以讓兄弟一起走上富貴之路。但是追求獨立少平,卻由于精神世界的空虛,背行囊,拋下這溫馨的親情與有利的條件去了黃原攬工,并最終成了一個吃公家飯的煤礦工人。他達到了自己理想上、精神上的彼岸,但是卻給親情留下一個遺憾。同樣少安為了難舍的人情,為了村民在農耕中有幾個活錢,而擴大了磚廠規模,招攬一部分農民來磚廠做工。但是這些人在少安磚廠陷入困境無力給予他們工錢時,卻忘記了這份濃濃的鄉情,對少安冷嘲熱諷,攻擊鄙視。當少安的磚廠重振雄風時,他們又換上了另一個面孔。作者在親情與人情炎涼中又給讀者展示了平凡而悲壯的世界。
作家的創作心態的悲壯,決定《平凡的世界》描繪的是一個悲壯的世界。眾所周知,文學作品是作家心靈物態化的結晶。因此,只有在對作家人生閱歷精神結構創作心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才能對其作品的深層意蘊,情感指向及相應藝術形式選擇作出比較準確的理解與闡釋。作者本身就是帶著一種悲愴的心態進行的創作,在他創作的過程中及自已的人生經歷中都充滿了悲壯,所以《平凡的世界》中也必然會透露出這種悲壯的氣息。
平凡的社會環境與歷史環境決定了人物的命運,現實中的人們都不可能過得盡如人意。而《平凡的世界》它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作品,所以它描繪的必然是一個平凡而悲壯的世界。
【參考文獻】
[1]路遙.路遙文集(1、2、3、4、5)[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
[2]童慶炳.文學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
[3]丁增武.路遙小說論[D].安徽大學,2001
作者簡介:尹光兵(1984.11~),男,河南南陽人。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助教,本科學歷。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