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茂
【摘要】本文介紹了大學物理化學教學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從大學生思想發展特點、教師的職業要求和當代教育發展和改革需要等方面進行分析,并從教師角度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為大學理科專業教學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借鑒。
【關鍵詞】物理化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148-01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形成中,學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1]。高校課堂作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陣地,政治理論課、哲學等學科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而各種理科專業課的課堂也具有各自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功能[2]。
物理化學是一門理論化學,用物理學原理和方法研究化學變化的基本規律,涉及多方面、多學科[3]。物理化學的發展史、物理化學原理內容等也同樣滲透著德育等人文因素,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4]。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習總書記在2015年2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要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情景和社會氛圍。在這方面,高校有許多工作要做,如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核心價值觀,探索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思路與對策是擺在高校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2]。就物理化學教學而言,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寫進教材、走進課堂、滲進頭腦,加強物理化學課堂教學管理。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可行性
(一)符合大學生的思想發展特點
習主席在去年青年節在北京大學考察時強調,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祖國和人民同行努力創造精彩人生。他強調,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為當代大學生指明了發展方向和要求。大學生是祖國現代化建設的未來,其思想觀念已基本形成,但沒有完全定型,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二)深化當代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高等教育質量近年來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高等教育仍然存在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等問題,所有這些都需要不斷深化改革來解決。通過改革使教育體系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符合為祖國培養合格甚至是優秀接班人的客觀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體現的內涵恰恰涵蓋了對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
(三)是教師應盡的義務
《教師法》規定教師應當履行的義務包括:“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對學生進行憲法所規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面對熱情求知的大學生,教師應該為他們的健康成長負責,應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下,寵辱皆忘、一心一意教導學生,這樣才能經得起教學實踐的考驗,獲得學生的尊重,為他們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盡心盡力。
(四)學科教學內容的題材優勢
物理化學雖不如政治、哲學等課程的價值觀教育旗幟鮮明,但其中有很多教材內容可以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良好素材[5]。物理化學的理論性強,內容豐富,并且這些理論包含著諸多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有些看似枯燥無味的純理論內容,經過延伸和拓展,也能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內容密切聯系起來。
三、對教師的要求
(一)創新教學理念
人才培養立德為先、立學為基,以核心價值觀的精髓為指導思想,在加強專業教育,注重“厚基礎、寬領域、廣適應、強能力”的同時,更要加強思想品格教育,使學生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廣闊的眼界胸懷,更好地適應未來職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新教育觀念和模式,積極探索科學基礎、實踐能力、思想品行和人文素養融合發展的培養模式。
(二)改革教學內容
為拓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課堂教學計劃中。在教學大綱規定的課堂教學內容基礎上進行合理改革,將純理論內容的教學和社會現實緊密結合,增加人文知識學習,讓核心價值觀烙上時代印記、扎根于現實生活中,真正做到被廣大學生所理解和接受,并逐漸轉化為他們的內在信念和自覺行為。
(三)改進教學方法
構建多元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豐富教學的表現形式,激勵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敬業精神的學習;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合理利用實驗教學形式,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智能發展;巧妙利用課堂討論和課外輔導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豐富教學方法的同時又能進行價值觀教育。
(四)加強學習和提高自身修養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處于思想觀念層面,最重要的是讓人們理性地接受和認同,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說透為什么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自身修養水平提高,更能在教學實踐中引領示范,成為道德品行的楷模榜樣,在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當前呼吁大學培養出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實用型專業人才的背景下,把學生培養成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人才是我們每個大學老師的責任。對于理科學科教學來說,如何通過課堂教學來深刻挖掘傳遞其中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精神理念,提高學生的綜合修養,依然任重而道遠。可喜的是,我們整個社會正在努力做到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時不有、無所不在。
參考文獻:
[1]李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以化學史融入課堂教學為例[J].基礎教育論壇(綜合版),2015.
[2]齊樂.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思路與對策[J]. 學理論,2013.
[3]傅獻彩,等.物理化學(第五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曾義.關于在理科教學中融入并傳遞人文精神的新思考——以物理化學的教學為例[J]. 高等教育研究,2011.
[5]張予輝,葉天旭,張在龍.物理化學課堂教學的實踐與體會. 化工高等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