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惠琴
【課題項目】項目名稱及編號: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專業結合環保行業特色的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SP201303012。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252-01
《電工電子技術》這門課程是一門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的科目,涵蓋了電工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等課程的知識,對學生各方面的知識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具有較高的邏輯思維與創新思維能力,很多學生對理論知識不感興趣,而對實踐內容有較大的興趣,但是脫離了理論知識就不能更好的實現動手能力的培養。目前我院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是分開授課的,這就導致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鑒于此問題,本人對《電工電子技術》這門課程提出了“教、學、做”相融合實訓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一、項目實施目標
1.定位準確,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強化技能訓練。為了培養面向社會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按照“面向社會需求,堅持就業導向,突出能力訓練”的辦學理念,安排授課教師到對口企業鍛煉,熟悉掌握企業需求、崗位需求、設備更新等情況。
2.采取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的成績評定方式,保證“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工學結合為載體,以行動為導向是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手段方面的改革重點。如果將“教學做”真正融于一體,必須有與之相配套的課程考核方式和方法。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理論與實踐教學優化結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要改變傳統師資隊伍,傳統上教師隊伍的建設與管理上采用的是理論課教師與實踐課教師人為的分開。教學過程上要實現教學與實訓,實踐的一體化,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必須同步進行。
4.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升實踐能力。注重實踐教學,把能力培養落到實處,就要在學生能力的形成上有所突破,有效地解決學生“從學校到社會過渡”的問題整合學校本位學習和工作本位學習,培養學生對專業學習的情感,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適應能力。
5.加強基礎建設,將實訓教室與授課教室合為一體,真正作到“教學做”一體化。
二、項目對策制定
1.根據教師所做的基層調查的情況,對教學計劃做了較大修改。將《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計劃實訓課時提高,并將部分理論課程內容整合到實訓課程中。提高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培養適應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的中高級應用人才。
2.(1)提高實踐實訓平時成績的比例,提高到40%左右,這樣避免期末考試一卷定終身的評價機制,使其平時實踐能力表現與學業成績參與到終結性評價之中。(2)考核內容多元化,堅持以職業崗位能力為重點。知識、技能、能力考核并重的考核制度,以能力和技能考核為重點的原則,不單單只考查學生理論能力,還要考核實踐操作能力。
3.教學過程上實現教學與實訓,實踐的一體化,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必須同步進行。首先是教學與實訓、實踐指導由一位或相同教師擔任,教學與實踐由同位教師擔任,第一步,任課教師根據專項能力的要求,結合課前準備的各種教學清單的內容,為學生學習而定向,然后采取邊教邊學邊做的方法,使學生初步掌握知識和形成技能。第二步在第一步基礎上進 一步使學生知識與技能得到強化,達到熟練的程度。這一過程主要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主要是不斷地加以指導,鼓勵和幫助,并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但由于一個班的學生人數較多,管理不到位,實訓設備還不完善,導致部分學生應付式完成任務。
三、項目整合完善措施
1.進一步加強教師的理論知識學習,并輪崗到企業進行培訓學習,了解企業最新的技術要求,人才培養目標,技能型人才的定位等,能更熟練形象地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融入到教、學、做的學習氛圍中。
2.《電工電子技術》課程實訓環境設置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實訓室配備多媒體,必須有投影儀及移動黑板,加大投入實訓設備,使專業理論知識貫通到實踐教學中,使學生能更有效率完成各個實訓內容。機房建在車間中,學生在機房編完程序后就可以及時到車間對自己編輯的程序進行加工驗證,使整個教學環境成為一體化格局。
3.加強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溝通,每周開展教研室電工電子技術教學討論會,把各位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討論解決,互相學習,使“教、學、做“教學模式更順利開展。
4.安排全職實訓指導老師,管理實訓室,合理安排實訓內容,協助任課教師輔導學生,監督學生的用電安全。一個班的學生50人左右,一般分為12組,一個專任教師指導學生實踐是不夠的,增加實訓指導老師可以更有效率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同時使得學生能專注到實驗內容的研究與探討中。
四、項目改革結論
《電工電子技術》“教、學、做”相融合實訓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該方案實施一年的時間,經過對學生的調查反饋,學生對《電工電子技術》這門課程的興趣大大提高,能夠很好的把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互結合,快速掌握所學知識。通過“教、學、做”整合為一,教中學,學中做。邊教邊學,邊學邊做,不僅提高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而且能讓學生更快的適合企業工作模式,把課堂所學知識直接應用到工作崗位上,為企業培養出更優秀的技能型人才,使課程改革真正落到實處。